亲,欢迎光临多多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就在N—37军用专列向南京飞驰的时候,在重庆的南山官邸,军委会召开的一次特别军事会议也正在进行之中。

“各位,关于日军的下一步动向,大家有什么看法?都可以提出来,今天把各位请过来就是要好好的探讨一下这个事情。”一个口音明显的声音缓缓说道。

在座众人皆是一身戎装,肩膀上都扛着或多或少的将星,此刻 却无一人答话。

在场的每一位将领和参谋人员都在仔细的思考着,他们并不急着发表自己的想法,唯恐误导了他人。

会议桌旁的这些军人,神情都很严肃,他们的目光中透露出坚定与忧虑,他们深知此次会议的分量,国民政府已经很艰难了,经不起再一次的惨败了。

最终,军委会作战部陈部长站起身来,率先说出了自己的判断。

他清了清嗓子,朗声说道:“根据我们近期截获的日军电讯,以及军统潜伏在敌占区的情报人员反馈,日军在宜昌当面方向有大规模的物资调配迹象。大量的弹药、给养正源源不断地运往那里,同时,铁路运输也异常繁忙,似乎在为部队集结做准备。”

他的话音刚落,军委会兵站总监俞长官接过话茬:“从战略情报分析来看,日军此举很有可能是为了进攻枣阳。枣阳地处鄂北,是连接武汉与襄阳的重要枢纽,一旦占领枣阳,日军便可进一步打通其南北交通线,为后续的战略部署创造有利条件。而且,枣阳周边的地形,也适合日军机械化部队展开作战。”

此言一出,桂林行营主任兼副总参谋长白长官却提出了不同的看法:“我不同意这种观点。日军的物资调配固然值得关注,但我们不能仅仅据此就判断他们的战役目标。从目前的情报来看,日军在其他地区也有不同程度的活动。比如在信阳方向,我们发现有小股日军在进行侦查性的进攻,这可能是他们在故意分散我们的注意力,为真正的主攻方向做掩护。”

此言一出,会议室里顿时议论纷纷。有人点头表示赞同,也有人皱起眉头陷入沉思。

作战部陈部长再次站了出来,试图平息这场争论:“各位先安静一下。我们不妨从更宏观的角度来分析。日军在华中地区一直企图巩固其占领区,并寻求进一步扩大侵略范围。宜昌以及枣阳的地理位置对于他们实现这一目标至关重要。如果我们不重视这个方向的威胁,一旦日军得手,后果将不堪设想。”

做为桂系的另一位大佬,第五战区的李长官此刻插言道:“陈部长所言不无道理,但我们也必须考虑到情报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目前我们所掌握的关于日军动向的情报大多是零散的、间接的,并没有确凿的证据表明他们一定会进攻枣阳或者宜昌。而且,日军善于运用伪装和欺骗战术,我们不能排除他们是故意放出这些假情报的可能。”

\"日军此番必是佯攻!\"军令部刘次长突然拍案而起,\"去年随枣会战,日酋冈村宁次同样摆出南下态势,最后却转攻南阳。此次定是欲诱我江防军北上,而后奇袭襄阳!\"他手指划过地图上汉江弯曲处,参谋们窃窃私语的声音在穹顶下形成诡异回响。

白崇禧先是说道:“刘次长所言之佯攻不无道理。”

他的手指亦重重敲在鄂西地区的地形图上:\"诸君请看,根据前线部队的侦查情报,日军第11军自前日起,已经开始动员,据传涉及七个师团之多。且在信阳至钟祥间,其辎重部队正在汉水北岸操练架设浮桥!\"

参谋本部林长官立即递上最新航拍照片,日军工兵正在用特制钢构拼接渡河器材。

与会众人讨论的愈发热烈,军令部徐部长猛然扯开领口铜扣,脖颈青筋暴起:\"诸君莫忘武汉会战教训!日军若得宜昌,长江水道即被截断,我陪都与西南大后方的联系将成死局!\"

他的钢笔在地图上戳出墨点,\"第11军新任司令官园部和一郎最善装甲集群作战,据悉其第4战车联队已秘密换装新式装甲战车!一旦猛攻宜昌,大事危亦。\"

此言一出,众人又开始了交头接耳。

军委会办公厅的贺主任缓缓站起了身来。

他的声音打断了众人的窃窃私语:“诸位,我们不能忽视任何可能的威胁,但也不能仅凭一些模糊的情报就盲目行动。我们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做出最明智的判断。”

坐在主位的一个人,听了这么多的意见,却难有让他信服的判断。

这让他颇感烦躁,用力的敲了敲桌子,一边摩挲着自己的光. 头,一边说道:“诸位的意见都有一定的道理,但却很难有一致的结论。在我看来,这还是我军目前所掌握的情报不够充分所致。”

他一说话,众人皆不再聒噪,一个个的正襟危坐,目不斜视。

此人继续说道:“我的判断如下,日军此番之目的应与武汉会战一致。既主要是寻求与我军主力决战,借而达成消灭我军主力,逼迫我议和之企图。故此,其必不以一城一地之得失作为重点,因而我军拟定之应对策略也要以此为基准。另,会议结束后,贵言你立即通知戴春风和徐嗯曾,着令不惜一切代价,尽快弄清日军接下来的战略意图,伺机获取日军作战计划……。”

众人闻言,皆出声夸赞此人之论断果然老成持重,深思熟虑,英明神武,决胜千里。

李三水不知道在千里之外的重庆发生的这一幕,他现在也没有精力想其他的事情。

刚刚推着餐车进来的那个人已经牢牢的吸引住了他的心神。

按照戴春风昨天发给他的密电,局本部这次派出了一个行动高手,设法混到了专列上,全力配合他的行动。

根据戴春风的电文,这名代号“鹞”的特工,在专列上的掩饰身份刚好就是侍应生,而面貌特征与刚刚进来的这个络腮胡子也十分相像。

按照约定,李三水此刻应该拦下此人,然后问他有没有锡兰红茶,接下去再用暗语对话两句,以此完成接头。

这样下来,“鹞”就会知道自己要配合行动的人是谁,他也会完全按照李三水的指示行动。

但是李大少此刻根本看都没看他一眼,也没有任何要与他接头的意思。

“鹞”此刻心中也在暗自嘀咕,他已经到了第五节车厢了,还没有人与他接头。

前面只剩另外两节贵宾包厢了,难道与自己接头的是兴亚院上海联络部的某个人?还是那名军统的同仁出了什么事情,根本就没有能够登上这趟专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