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蜜要结婚了?”
刘奕菲在沙发上抠脚时突然刷到了这一则娱乐新闻。
李元青就在她面前陪女儿玩。
听见老婆的声音,李元青才抬起了头。
“我不知道,她和刘凯威谈了多久?”
刘奕菲想了想。
“应该不到两年吧。”
新闻里写杨蜜与刘凯威年前就把证领了。
“你要是好奇就打电话直接问杨蜜呗。”
“我正在给她发微信消息。”
不到两分钟,杨蜜就发来了语音。
“传成这样了啊?不是真的!我就是过年去香江见了他父母而已。”
刘奕菲打趣道
“都见父母啦,那看来也快咯。”
杨蜜脑子活,立马玩笑道。
“那可未必,我可知道某人十五岁就见了对方爸妈,到二十多岁才嫁进李家,我这才哪儿到哪儿。”
刘奕菲稍稍脸红了一瞬,接着不着痕迹的看了看面前做鬼脸逗女儿笑的李元青。
心想。
“早就早呗,反正结果是好的。”
杨蜜的假消息刚压下,房龙的真消息就上了热搜。
按照房龙自己的意愿,他打算把手上十几间徽派古建筑送给新加坡大学。
很多网友希望他慎重,国之瑰宝最好还是要留在国内。
你不能说刚刚演完《十二生肖》,在电影里为国家追回文物,现实里却把老祖宗的老东西送给国外吧。
但这明显就是站着说话不腰疼,这批古建筑每年的日常维护就得好几百万港币,光是清洗就得至少三千万港币,即便如此依然还有蛀虫的风险。
交给专业人士研究、养护才是最好的归宿。
房龙在微博上给大家详细讲述了自己买下古建筑的由来。
“二十年前经人介绍,我买了十间安徽的古建筑。本来想找一块地,把老房子重新建好,让爸妈住。不料爸妈在十多年内相继离开。这些老建筑,是中国建筑艺术的精髓,如果不摆出来让人欣赏实在浪费。”
这一批古建筑里其中有7间明清两朝的古屋及古戏台等,有200年到400年的历史,材料多为紫檀木等名贵树种。这批老房子购自安徽,被拆散后先运到苏州修补,最后运到香江收藏。
房龙有找过香江政府,若是有可能,批一块地给他,他愿意把这批古建筑捐给政府,以做旅游观光所用。
香江政府拒绝的理由是“这么做会让房龙挨骂,所以一直不拨。”
仔细想想,很可能是香江李黄瓜等房地产商在背后施压,坚决不愿开这么一个口子,免得影响房价。
至于内地如此辽阔,让老建筑回家的想法,房龙也考虑过,甚至内地不少人主动联系过他。
但都没有谈妥,因为这些人压根不在乎老建筑是否被保护好,他们只想用“房龙文化园”、“房龙博物馆”等由头向政府拿地、再去旁边盖个别墅、修个小区。
这种商人,以房龙的见识能一眼识破。
这个新闻引起热度不小,当天晚上李元青还看见新闻一加一对其进行了报道。
因为涉及“文物”与“收藏”能否出国的法律条款。
后续不用猜,国家会有人出手,能不能全拿回来不好说,至少能收回一部分。
看新闻时,刘奕菲还问起李元青。
“你想住这种老房子吗?”
“不想,你别看现在很多人讲什么回归自然、返璞归真。
单就生活便利度,老房子肯定没有咱们这别墅来的好,而且咱们房子还能根据科技进步不断改造。房龙买的那种老房子,你改一个试试,在那些木头上打钉,房子价格得降一半,与其提心吊胆,还不如住咱们这别墅,坏了就换新的,旧了就拆了重建,一点都不心疼。”
李元青就是典型的实用主义,他请了阿姨打扫卫生、照顾孩子,就是为了让自己舒适,住进老房子,自己还得伺候里面的木头,怎么想都划不来。
《心迷宫》以563万华币的价格下画,《李献计历险记》以“好莱坞科幻片”的名头,在第一周拿了两千万华币票房。
青奕公司给郭凡营销的称号是——“小成本科幻片的后起之秀”。
甚至拿当年李元青出道作品《彗星来的那一夜》做比较。
两人都是根据一个“科学设定”从而引申出带些悬疑色彩的故事。
郭凡和景田在《李献计历险记》国内路演现场蹭起了李元青的情怀。
“02年李导横空出世,那一年我还在海南大学法学院读大四,我没去电影院看,只是买了一张光碟。
我还记得那张光碟的封面是范兵兵穿吊带的照片,香艳谈不上,但确实很吸引人。
等我看完电影,我发现李导的才华比美照更吸引我,尤其是其中巧妙的故事结果、惊艳的概念设定,让我欲罢不能,到现在为止我看了不下二十遍了。
现在我自己当了导演,管理起一整个剧组,愈发觉得李导当年就是不折不扣的天才,一百来万,请来了明星、用时不超过一周,拍好了故事,你可以说它简陋,但不能说它不完整,这份功力,哪怕让现在的我去追赶,也得非常认真的规划、耐心的准备。
18岁的李导,信手拈来。”
景田补了一句。
“还顺带发了一张专辑。”
最后这句话惹来全场爆笑,现场气氛终于调动起来了。
主持人立马把话头递给景田。
景田回忆起第一次看《彗星来的那一夜》。
“我没看懂,其实到现在我也有些地方不是很懂。
第一次看《李献计历险记》得剧本也是这个感觉,但好在有郭导的耐心解答,才让我能够顺利进入状态,完成表演。”
“以后你还会演这种科幻片吗?”
“要看有没有好剧本,以及好导演愿意找我出演。”
郭凡连忙点头。
“我觉得田田是很敬业的女演员,若是有机会一定会和她再合作。”
这么多观众,当然要说两句客套话。
虽然蹭上了情怀、冠名了好莱坞。
可《李献计历险记》在内地的口碑表现一般,不是所有光怪陆离都能被称为科幻神作。
蹭《彗星来的那一夜》情怀的同时容易被反噬。
【李元青在02年,一点特效没用,拍出了公认的科幻片。
郭凡在十年后,借用好莱坞特效的条件下,拍出来的电影仅是套了层科幻的片,人性探讨也很肤浅,有点失望。】
豆瓣高赞评论反应了部分观众的心声,这也是为什么《李献计历险记》后续票房飞速下降的原因。
华国观众还是渴望科幻片,但不是这种简陋的小成本而是真正的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