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多多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多多书院 > 都市言情 > 华娱,辉煌璀璨 > 第46章 《太极》是部电影吗?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46章 《太极》是部电影吗?

今年国庆档的电影,仅是看海报,就让李元青没有观影欲望了。

要么是张子怡与范兵兵互撕,要么就是那部稀奇古怪的电影。

导演冯德伦很得意的向大家介绍他在片中加入了很多电玩、摇滚、蒸汽朋克的元素,包括“街霸”、“愤怒的小鸟”、“切水果”经典潮流游戏植入。

此外,片中更有特洛伊一号、天威翼、克鲁伯大炮等“穿越时空”的超凡道具,设计师叶锦添将工业革命的蒸汽怪兽移植到了未开化的清末农村,1832年的西方科技加上来源于达芬奇的创意让特洛伊一号这样的亚洲最大实体道具都有了人性,打起了太极。

就这一段介绍,这电影的烂片特质扑面而来。

但陈果赋一点都不愿认怂。

“从来没有人在‘十一档’胜过我!”

还放狠话,让其他电影避《太极之从零开始》,因为你们会失败。

范兵兵在《二次曝光》首映现场直接贴脸开大!

“《太极》是部电影吗?其他片应该避,我们这部电影更独特!”

看着国庆档的刀锋如此激烈,李元青反而在片场说出一番让电影局领导听后会感到头疼的话。

“今年国庆档的盘子一定比往年要小!”

“为什么?”

“因为节假日高速公路免费通行,这个政策能促进旅游,让更多人愿意回家或者出门,自然就会流失一部分电影观众。”

贺斌突然想道。

“那这么说,以后节假日档期反而不是电影上映的好时候了?”

李元青摇头道。

“不能这么说,这个政策首次实施,才会有这么大的效果,以后经历多了,大家会习以为常,其他消费需求会正常回流。”

经历多了,大家反而能体验出一点不方便,那就是堵车,大面积的拥堵!

还不如待在居住城市里看看电影吃吃饭呢。

李元青在剧组刚杀青自己的戏份,电影局就拉他去开会。

电影局副局长毛羽透露,电影局计划近期出台政策,利用专项资金鼓励院线放映国产片。

此前连续9年国产片票房的市场份额占50%以上,而今年上半年下降到30%多。

再这么下去,今年内地电影市场要面临“失守”!

台上的领导忧心忡忡。

台下的民营企业则是开始串联。

王长田和王忠军一左一右,向李元青透露他们的打算。

作为发行方,他们想要与院线再谈分账比例,彻底提高为45%。

“去年张卫平这人见利忘义,用阶梯式分账满足了《金陵十三钗》的利益,没有完成分账比例的真正进步。

今年,我们几大发行方联合起来,手里握着至少九部电影,一定能成功!”

李元青口头支持道。

“这件事我们青奕不会站出来使坏,这一点你们大可放心。”

“就是知道李导的人品,我们才会提前告诉你。”

王忠雷这时凑过来,想与李元青商量一件事,但被王忠军拦住了。

“这件事不要在李导面前提。”

王忠雷悻悻坐了回去。

李元青冷笑,这两兄弟在自己面前唱双簧呢。

既然如此,李元青就不好奇,憋不死你!

见李元青不上钩。

散会后,王忠雷还是主动拦下了李元青。

话里话外就一个意思。

能不能让《寄生虫》代表韩国申报奥斯卡?

李元青好奇问道。

“冯导难道想让《1942》代替《寄生虫》去冲奥?”

“不瞒你说,冯导认为《1942》的主题是国际性的,它是在现如今的审查制度下最接近奥斯卡级别的华国电影。”

为了让《1942》冲奥,小钢炮特意搞了几场点映以符合奥斯卡学院要求。

李元青直言道。

“王总,这件事我真不能让,这是我拍的华国电影,按韩国的名额,那这就成了我替韩国人拍的电影,这其中的差距天壤之别。

让冯导等一年吧,今年就算他挤走了我的内地申报名额,他那部《1942》也拿不到奥斯卡。

他难道有自信在我面前说,他比我更懂奥斯卡吗?”

王忠雷尴尬笑笑。

华人拿到奥斯卡最佳外语奖的导演只有两个。

李安和李元青。

内地没人敢说比李元青更懂奥斯卡。

也就在第二天。

电影局正式将《寄生虫》申报给奥斯卡学院。

名额已定,不会再更改了。

工作室确认,李元青会在下周前往北美,参加宣传活动。

陈诗人接受采访时说道。

“尊重领导的安排,《寄生虫》是有实力的。”

小钢炮还是想要过过嘴瘾。

“《寄生虫》我看了,确实很厉害,拿回一个金棕榈不容易,但《一九四二》展现的是一段真实的历史,深刻、触动人心、更具代表性...”

说的挺好,下次别说了。

《一九四二》确实更具备历史厚重性,但小钢炮根本不需要如此着急,明年再申报也是合适的。

国庆档几部电影果真如同李元青预料那般,票房成绩都不是很亮眼。

十月一日。

《环形使者》单日票房一千四百来万。

《二次曝光》一千万出头。

《危险关系》从27日首日六百万华币票房后一直在降,降到现在只有四百来万了。

《铜雀台》没过千万,九百五十万左右。

《太极之从零开始》是最高的,一千五百万左右。

也正因如此,最后一部电影挨得骂也最多!

从混搭的元素到凌乱剧情以及大宝贝那令人摸不着头脑的演技。

都被批的体无完肤!

“男女主演了什么?毫无演技,打戏平庸,全靠配角支撑。”

大宝贝身上的标签本来就很多,华艺硬捧她的样子真的蛮搞笑。

更让人觉得好笑的是。

这个系列是上下两部套拍,总耗资2.2亿华币!

用这么多钱给你炖了一锅使,还准备让观众吃两次!

李元青和刘奕菲都包场了,完全是偿还黄小明的人情。

包场票发给公司,公司里都没人愿意去领。

倒是唐燕演的《铜雀台》公司里不少人去看了,毕竟大家之前共事过。

可这部电影的剧情也让内地懂点历史的不想说什么。

真是魔改。

这些年的国产电影,票房成绩基本上对得起它们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