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最近我好像刷到挺多关于AI的。
没关系,反正AI放不了我,因为我觉得他们用AI怼人性真的AI模仿对人性真的不大,因为那样子好像容易刷新不出来。
不过这真的是一件很悲惨的事情,要是写点其他文的话,唉,那就很容易被模仿。听说现在有好多被AI的那个那个嗯被模仿了,希望大家都没有抽到自己的作品吧。
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反应一直在增强,平均每10亿年,它释放出的能量就会增加10%左右,按此计算,在10亿年之后,地球表面的温度就将升至50摄氏度以上,届时的地球将再也无法适合人类生存,而在50亿年之后,太阳还会因为核心“燃料”的耗尽而膨胀成一颗红巨星……
总而言之,地球不会一直都适合人类居住,迟早有一天,人类必须要离开地球,甚至是离开太阳系,否则的话,人类文明将从宇宙中彻底消失。不过看上去太阳留给人类的时间还有很多,或许我们可以乐观地认为,在若干亿年之后,人类早就发展成能够纵横宇宙的超级文明了。
然而来自宇宙的威胁并不是只有太阳,要知道银河系中存在着2000亿至4000亿颗恒星,它们和太阳一起围绕着银河系的质心运行,虽然银河系中的恒星在整体上都在沿着同一个方向运动,但由于银河系中的恒星数量庞大,其公转速度又并不是整齐划一的,再加上引力的作用,因此恒星与恒星之间出现异常靠近的现象几乎不可避免。
科学家再次确认,一颗恒星将在未来与太阳异常靠近
科学家们一直都在关心太阳系在未来会不会遭到其它恒星的入侵,通过对卫星观测到的数据进行分析,科学家就可以计算出太阳附近区域的众多恒星在未来的运行轨迹。
1989年,依巴谷卫星(hipparcos)发射升空,该卫星专门用于测量银河系中恒星的视差以及运动状态,根据依巴谷卫星于2007年更新的测量数据,科学家计算出,有一颗名为“格利泽710”(Gliese 710)的恒星会在大约150万年后与太阳异常靠近,当时的计算结果为,届时它将进入距离太阳1.1光年的范围之内。
2013年,依巴谷卫星的“继任者”——盖亚卫星(Gaia)发射升空,与“前任”相比,它具有更高的精度以及更大的探测范围。近日,一个来自于圣彼得堡普尔科沃天文台的研究团队,根据2020年12月3日更新的“盖亚早期数据版本3”(GAIA EdR3)再次确认,“格利泽710”将在未来与太阳异常靠近。
研究人员指出,“格利泽710”目前距离我们还有62光年,根据他们的计算,这颗恒星将在大约132万年后入侵太阳系,届时这颗恒星与太阳的距离比之前计算的要近得多,计算值为0.020±0.007秒差距。
1秒差距约为3.26光年,也就是说,“格利泽710”与太阳的最近距离可以达到0.065光年(约4100个天文单位)以内,相对而言,太阳系半径约为1光年(以奥特星云为界)。
“格利泽710”给太阳系造成什么影响?
观测数据显示,“格利泽710”是一颗橙矮星,在天空中位于巨蛇座方向,其质量约为太阳质量的60%,直径约为80-90万公里。据此我们不难推测出,一颗如此巨大的恒星入侵太阳系之后会发生什么。
首当其冲的就是太阳系中的小天体,我们知道,在奥特星云、柯伊伯带以及小行星带都运行着数量庞大的小天体,它们质量小、速度快,非常容易受到其它天体的引力摄动,可以想象的是,当“格利泽710”来临之际,其巨大的引力将会使大量的小天体偏离原来的稳定轨道,从而使地球遭到小天体撞击的风险大幅提高。
除此之外,在天文学的尺度上,0.065光年已经是非常近的距离了,当一颗质量超过太阳一半的恒星出现在这么近的位置上时,其引力也会影响到太阳系的八大行星,在这种情况下,虽然八大行星依然会被太阳的引力牢牢地束缚,但它们的运行轨道或多或少地都会出现一定的偏移,而这带来的后果将是不可预知的。
总而言之,如果人类没有在“格利泽710”到来之前做好充足的准备,就可能会面临一场巨大的危机。好在人类还有132万年的时间,按照目前人类科技的发展速度来看,这应该足够让人类发展出强大的科技来化解这场危机。
可以想象的是,人类在未来可以通过恒星控制装置改变一下太阳的运行轨道,从而使太阳和“格利泽710”在安全的距离上完美地错过彼此,而假如届时的人类科技足够强大,甚至还可以直接摧毁这颗对人类威胁巨大的恒星。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持续为您推送此类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创作的动力~
点击播放 GIF
蒙古国,这个与中国相邻的国家,因与中国渊源颇深,而常常出现在历史和政治的讨论中。
然而在翻开中蒙的地图后,一些人会惊讶的发现,蒙古国东部的一块领土几乎直插中国腹地,深入内蒙古自治区340公里,像一根长长的钉子,把本来连通的内蒙古草原分割成了两块。
他们十分不解,当时蒙古脱离中国时,领土为何这样划分?
历史遗留问题
在分析这一地理形态为何如此奇特之前,我们必须追溯到中蒙两国历史的深层背景。
蒙古国,曾是中国的一部分,经过数百年的征战和变迁,才最终脱离了中国的统治,成为了一个独立的国家。
中国的“外蒙古”一度在清朝时期处于中国的领土之内,直到20世纪初,蒙古独立的步伐加速,尤其是经过俄国的支持后,蒙古国在1921年宣布独立。
而这段边界的划定,正是历史的结果,涉及到的争议、协定以及大国博弈,都为今天我们看到的这一“钉子”地带提供了答案。
蒙古国的东部边界这一“突进”的形成,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
当时,俄国为了扩张其势力,开始对蒙古的控制进行渗透。
清朝的衰弱给了俄国和蒙古独立的机会。1915年,中俄签署《中俄协约》,试图通过此协定对蒙古问题进行妥善处理。
然而,俄国与蒙古的关系却愈加紧密,最终在1921年蒙古宣布完全脱离中国独立,成为一个独立的国家。
在这一过程中,中蒙的边界问题成为了双方的焦点,尤其是在贝尔湖地区的划分上,成为了矛盾的核心。
中国与蒙古的边界划定,一直没有完全明确。
新中国成立后,关于中蒙边界的争议仍旧存在。
蒙古东部的这一块地带,之所以呈现出“V”字型的外突形态,便是历史上两国在谈判过程中留下的遗留问题。
这一地带的划定,涉及到两个重要的历史因素:首先是蒙古与中国清朝的长期关系,其次则是苏联在其中的影响力。
由于中蒙之间的历史纠葛,以及两国政治立场的分歧,最终导致了这一块地带的突进,成为今天的边界形式。
特别是贝尔湖地区的划分,成了历史上争议的焦点。
在清朝时期,贝尔湖一直被认为是中国的领土。但随着蒙古的独立,尤其是在苏联的支持下,蒙古坚持认为贝尔湖属于其疆域。
尽管中国不同意这一观点,但在国际压力和现实政治的考虑下,最终在1962年签订了《中蒙边界条约》。
根据该条约,中国获得了贝尔湖的部分领土,而蒙古则得以进一步确立其对该地区的控制。
这一边界争议的历史背景,为蒙古国东部领土的“突进”提供了深刻的原因。
中蒙两国的边界并非通过简单的地理划分所形成,而是通过复杂的历史进程、外交博弈和大国间的权力斗争不断演变的结果。
蒙古东部那一块突出的领土,虽然在今天的国际秩序下已经相对稳定,但它的存在仍旧提醒我们,两国边界的划定不仅仅是地理上的分隔,更是一段充满历史沉淀的政治遗产。
突出领土影响下的中蒙关系
现代的中蒙关系,已经逐渐超越了历史遗留问题。随着两国经济的深度融合,边界问题逐渐不再成为两国关系中的核心议题。
近年来,双方加强了在边境地区的合作,通过建立联合巡逻机制、开展资源共享等方式,有效地管理和维护边界稳定。
通过这些合作,中蒙两国不仅改善了边界地区的环境和安全,还增强了两国人民之间的相互理解与信任。
但即便如此,边界的特殊地理形态依然存在,在某些领域,尤其是文化交流、基础设施建设和能源合作方面,蒙古国东部的这块“钉子”地带仍然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例如,呼伦贝尔和锡林郭勒两地的草原,原本应该是一个相对连通的区域,而如今因为蒙古东部的“突进”,两地的往来变得相对复杂,许多需要跨境旅行的人必须绕行500多公里才能到达目的地。
这对于当地的经济发展,尤其是旅游业和草原牧业,都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中蒙两国的经济联系更加紧密。
蒙古国东部这一特殊的边界形态,也开始成为推动两国合作的新动力。
随着两国在经济和文化方面的互动增加,边界问题的争议已经逐渐转向合作的领域。
例如,中蒙两国已经在生态保护和能源资源开发方面开展了多项合作项目,尤其是在草原生态恢复和矿产资源的共同开发上,双方开展了多领域的合作,为未来的共同发展奠定了基础。
然而,边界问题的历史影响仍旧不可忽视。
在未来,如何在尊重历史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合作,确保边界的和平管理,将是中蒙两国面临的重要课题。
尤其是在全球化日益加深、区域安全形势复杂的背景下,边界问题不仅关系到两国的领土主权,更涉及到两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和区域安全。
两国需要继续通过多边和双边机制,加强对边界地区的动态管理,确保这一地区的和平与安宁。
在总结中蒙边界的形成与变迁时,我们不难发现,历史和现实之间的联系是如此深刻。
从清朝到民国,再到新中国的成立,几百年的历史沉淀为今天的边界形态奠定了基础。
尽管中蒙两国的边界在历史上曾经充满争议,但随着双方的持续对话与合作,边界问题逐渐从争议的焦点转变为合作的机会。
未来,随着两国关系的不断发展,蒙古东部的这块“钉子”地带,将不再仅仅是一个地理上的分界线,而是两国共同发展的桥梁和纽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