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多多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多多书院 > 其他类型 > 剑隐红装女侠韩娥 > 第160章 永别了,蜀中木兰:韩娥与世长辞(2)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60章 永别了,蜀中木兰:韩娥与世长辞(2)

韩娥道:“黑牛,我们不走大道经过乡场了,走小路直接回韩家湾吧。”何黑牛有些犹豫道:“里长已经在现场准备好了,欢迎你荣归故里呢!”

韩娥十分严肃地道:“战争刚刚结束,百废待兴,乡亲们也还十分贫穷。我韩娥一介草民,岂能居功自傲,恃名扰众?黑牛,你要是不想叫我韩娥背上骂名,就按照我的意思,直接回韩家湾吧!”

韩立和杜氏也道:“女儿说得好,做得对!我们走小路回韩家湾。”他们的声音中带着一丝坚定,一丝对韩娥的骄傲。

韩娥的心中充满了感激,她知道,无论她走到哪里,叔父母的支持和理解总是她最坚强的后盾。在这个冬日的清晨,他们一行人踏上了回乡的小路,朝着韩家湾的方向缓缓前行。

清晨的微风带着一丝凉意,韩娥轻轻地扶着叔父母从马车上下来,她的手温暖而有力。请黑牛和车夫将行李小心翼翼地捆在老马的背上,那匹曾经陪伴她征战沙场的乌骓马,如今安静地站在那里,似乎也感受到了归乡的宁静。打发走车夫后,韩娥扶着叔母,沿着小路朝韩家湾而去,她的步伐坚定而缓慢,每一步都显得格外珍惜。

何黑牛摇摇头,扶着韩立赶紧跟上,他的眼神中带着一丝敬佩。小梅熟练地牵着老马,驮着行李,跟在后面缓缓而行,她的动作轻柔而细心,仿佛怕打扰了这份宁静。

狗娃子风风火火赶到乡场,几经周折才找到里长,报告了韩娥回乡的消息。里长立即召集就近的几个甲长和乡场上的五老七贤,又叫人找来乡场上的锣鼓唢呐队,一路吹吹打打,迎接蜀中木兰韩娥荣归故里。他们的脸上洋溢着喜悦和期待,仿佛韩娥的归来是全乡的盛事。

天快黑的时候,韩娥和叔父母回到了阔别已久的韩家湾老屋。老屋在夕阳的余晖中显得格外温馨,好在黑牛早已将铺盖床帐、锅碗瓢勺、油盐米面等日用东西准备齐当。韩娥取出在途中买来的猪肉和几样时令鲜蔬,做了一桌菜,她的手艺依旧那么精湛,每一道菜都充满了家的味道。

黑牛又从地下挖出埋了好几年的近水小烧,陪着韩立喝了个痛快。韩娥十分感谢黑牛和小梅,取出一匹蓝布和一匹花布,送与黑牛和小梅。他们高兴地接受了,脸上露出了满足的笑容。

里长带着队伍,一直走出乡场十来里也未见到韩娥的影子,于是追问狗娃。狗娃子结结巴巴说了一阵,里长大怒,斥责狗娃谎报消息,要治他的罪。狗娃突然灵机一动,说韩娥也许到附近乡场给里长买礼物去了。里长高兴地要大家原地等待。可是,眼见天快黑了,仍不见韩娥叔侄一行的踪影。里长大骂狗娃一通之后,带着队伍回乡场去了。

当晚,韩娥热了一锅水,一边给叔父母洗脚,一边道:“我回家的消息既已传开,明日开始,必有官府和长老以及乡里众亲戚朋友前来拜访。如此一来,给地方上带来麻烦,给众亲朋增添负担,实在不是我所愿意的。再说了,叔父、叔母一路车马劳顿,需要休息。况且,这答谢的礼金礼物和宴席开销也不是小数目,对于我们这样的小户人家来说,也是承受不起的。所以,我决定明日一早就赶回新都。我走之后,如果地方上和官员要来送礼的话,就叫他们用这笔钱去修桥补路;如果亲朋来送礼,你们一律不要接受,还要热情款待他们。”

韩立夫妇与何黑牛、小梅答应了韩娥的嘱咐,表示一定照办。他们的眼中充满了对韩娥的理解和尊重。

第二天清晨,韩娥骑上乌骓老马,深情地望了望高乾山,流下一行热泪来。两腿一夹,老马向金牛驿道跑去,她的身影渐渐消失在晨雾中。

当日,果如韩娥所料,里长带着队伍,一路吹吹打打来到韩立住处,可是韩娥已去,里长说了些恭维的话后走了。接下来,知县、府官以及地方贤达也先后来拜访送礼。韩立依照韩娥叮嘱回答他们,这帮人愈加称赞韩娥品格高洁,并承诺将秉承韩娥的意愿修桥补路。亲朋们也前来恭贺,韩立和小梅、何黑牛都按韩娥说的做了,他们的心中充满了对韩娥的感激和敬仰。

1402年的秋冬之交,是一个充满收获与沉思的季节。韩娥,这位历经风霜的女性,已经步入花甲之年,他的儿子马汉文,如今已是两个孩子的父亲,他的生活充满了责任与喜悦。韩娥两个女儿马汉瑛和韩姮,也已步入了婚姻的殿堂,开启了新的人生篇章。韩娥与马复宗一同享受着含饴弄孙的天伦之乐,但他们依然保持着勤劳的本色,坚持下地种庄稼。

一天,韩娥背着一筐新鲜的青菜,从田间小路缓缓走回家中。她的脸上带着满足的微笑,那是对简单生活的热爱与享受。马复宗在门口迎接她,手中拿着一封书信,脸上写满了忧虑:“黑牛从保宁捎来家信,说叔父病重,生命垂危。”

韩娥的心猛地一沉,她接过信,急切地看了一遍,眼中闪烁着焦急的光芒:“汉文料理私塾不能脱身,大女儿汉瑛坐月子,你在家照顾两个孙儿,我和韩姮奔韩家湾看望叔父。”她的语气坚定,透露出对叔父的深深关切。

韩娥简单收拾了几件换洗衣服,取了些银两,匆忙扒了几口饭菜,就立即起身前往韩姮家。她的步伐匆匆,心中充满了对叔父的牵挂。当她赶到韩姮家的时候,天色已晚,但她没有丝毫停歇,将叔祖父病重之事告知,韩姮一家也甚是着急。韩姮的夫君严富山连夜去雇了一辆马车,准备送韩娥母女俩向保宁府奔去。

数日后,韩娥一行人赶至韩家湾,堂弟韩太和早到一步,叔父却已经不省人事。韩娥跪在床前,哭得十分伤心:“叔父啊,女儿和孙女韩姮来迟了!”她的泪水如同断了线的珍珠,滑落在冰冷的地面上。

叔母也呼喊着:“老头子啊,睁开眼看看你喊了四五天的‘姮娥’吧,她们娘俩来看你了啊!”她的声音中带着一丝绝望,一丝期待。

这时,韩立突然睁开双眼,嘴角翕动了两下,吐出两个字:“姮——娥——。”随即头一偏,闭眼咽气了。韩娥抱着叔父遗体,哭得撕心裂肺:“叔父啊,你抚养女儿吃苦担惊受怕;你为韩家奔波劳累。现在儿孙满堂,正是报答孝顺你的时候,你却离开我走了。怎不叫肝肠寸断,怎不叫泪珠涟涟,怎不叫儿孙们思念永远……”

韩娥的哭声在韩家湾的老屋中回荡,那是对叔父无尽的思念与不舍。她的心中充满了感激与愧疚,感激叔父多年的养育之恩,愧疚自己未能在叔父生命的最后时刻陪伴在他身边。韩立的离世,让韩娥深刻体会到了生命的无常与珍贵。

两天后,叔母也因过度悲痛,突然间无疾而终。一时间韩娥接连失去两位亲人,她悲痛万分,泪如雨注,大叫一声“叔母”!晕了过去。众人手忙脚乱地将她唤醒,韩娥这才嚎啕大哭起来。

在小梅、何黑牛和众乡亲的帮助下,韩娥安葬了叔父、叔母。小梅搀扶着韩娥,慢慢来到叔父母坟前祭奠。韩娥一边烧纸钱,一边哭诉着叔父母为她操劳辛苦的一生,直哭诉到天黑音哑。

当夜,韩娥啜泣不断,第二天连床也起不来了。小梅做了许多韩娥平时爱吃的饮食,可是她一连三天水米不进。小梅只好终日守在韩娥病榻前寸步不离。黑牛请来当地最好的郎中,韩娥连吃了好几副中药也不见好转。看着韩娥的精神一天不如一天,韩太和急忙赶到保宁府里,请来保宁名医给韩娥诊治。

名医细细把脉诊断后,惋惜地摇了摇头,把韩太和拉到一边,小声告诉他:“韩娥将军这次凶多吉少。你们还是尽快为她准备后事吧!”

韩太和泪如雨下,哭喊道:“娥姐啊,你千万要好起来啊!”

小梅、何黑牛也痛哭道:“韩娥姐姐,你一定能够好起来!”

半月后,一代巾帼英雄、蜀中木兰韩娥在高乾山下的韩家湾溘然长逝,享年60岁。噩耗传开,保宁地方官员、军营特使、高乾山周围乡亲以及韩、何两姓族人,纷纷前来吊唁这位忠孝智勇善的女英雄——蜀中木兰韩娥。

乡亲们十分悲痛,按照韩娥生前遗愿,将她葬于场口钟鼓楼前。人们有感于韩娥忠孝两全的事迹,将其墓命名为“孝女坟”,并立碑纪念。石碑上刻着:“韩娥生于高乾山下,葬于钟鼓楼前,孝烈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