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多多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多多书院 > 其他类型 > 剑隐红装女侠韩娥 > 第158章 石城风云:韩娥的和平使命(2)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58章 石城风云:韩娥的和平使命(2)

郑昌孙的眼中闪过一丝惊讶,他屏退左右,室内只剩下他们三人。他的声音低沉而严肃:“愿闻其详。”他的态度表明,他愿意倾听韩娥的提议,哪怕这可能意味着改变他一直以来的立场。

韩娥深吸了一口气,她知道这是关键时刻,她的话语可能会改变石城的命运:“如今中国统一,明军强大。将军和参政与其继续顽抗,与全城百姓俱毁,不如投诚大明,化干戈为玉帛,保全石城军民生命,流芳百世。”她的话语中充满了智慧和慈悲,她的眼神中闪烁着对和平的渴望。

郑昌孙的脸上露出了为难的神色,他的声音中带着一丝无奈:“我倒是有这想法,只是江宝英参政不会同意啊!”他的话语中透露出对江宝英的尊重,但更多的是对当前局势的无力感。

韩娥的双手做了个卡住的手势,她的声音低沉而有力,小声道:“事已至此,只有委屈江参政了!”她的话语中带着一丝决绝,但更多的是对大局的考虑。

郑昌孙的眉头紧锁,他的声音中带着一丝为难道:“只是谁能替我去接洽傅友德呢?”他的目光在韩娥和马复宗之间徘徊,寻求着答案。

马复宗在这个时候插话,他的声音坚定而有力:“将军怎么忘了?我家韩娥曾经对颍川侯有不杀之恩啊!”他的话语提醒了郑昌孙,也给了他一线希望。

郑昌孙的脸上露出了恍然大悟的神色,他的声音中带着一丝释然:“那就有劳韩将军将我的投诚计划说与颍川侯。我郑昌孙别无他求,只求傅将军能够保全我家老小和全城军民性命。”他的话语中充满了对家人和百姓的关爱,也透露出他对和平的渴望。

韩娥十分爽快地答应了,她的声音中带着一丝坚定:“定不负将军所托。”她的眼神中闪烁着对成功的期待,她知道,这不仅仅是一次谈判,更是一次对和平的追求。

于是,郑昌孙与韩娥商定了具体的投诚计划。随后,韩娥与马复宗起身告辞,他们的身影在署衙的门口渐渐远去,留下了郑昌孙在屋内沉思。

郑昌孙当即便找来几个心腹偏将,他的声音低沉而有力,如此如此这般这般地说了一番,众人皆点头赞成,随即各行其事去了。他知道,这是一次冒险,但为了石城的百姓,他愿意一试。他的眼神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他相信,和平终将到来。

在石城的灰蒙蒙的天幕下,韩娥与马复宗明军大营。韩娥目光如炬,将郑昌孙的计谋一一禀报给傅友德。傅友德听罢,脸上露出了难得的喜色,随即挥斥方遒,调兵遣将,同时下达了一道严令:“入城的明军将士,不得滥杀无辜,不得抢劫财物,违者,斩无赦!”

次日清晨,天边刚露出鱼肚白,郑昌孙便派出了一名心腹将领,带着一队精兵,前往江宝英的府邸。他们的目的,是邀请这位参政大人过府商议军机大事。江宝英,这位忠心耿耿的参政,带着随从和卫队,毫无戒心地踏入了将军府。

议事厅内,江宝英的身影刚一出现,郑昌孙的心腹将领们便如同猎豹般扑了上去,将他和他的随从团团围住。江宝英的卫队还未来得及反应,便被解除了武装,他们的刀剑在冰冷的石砖上发出清脆的碰撞声。

“郑昌孙,你这逆贼!”江宝英的声音在议事厅内回荡,他的眼神中充满了愤怒与不屈,“你竟敢背叛先皇,你这是以下犯上!”

郑昌孙的脸上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他深吸了一口气,耐着性子劝道:“参政大人,先皇已逝,幼主已降,大夏的辉煌已成为过去。我们若还坚持旧日的旗帜,岂不显得可笑?如今,颍川侯傅友德的十几万大军已将石城团团围住,我们这区区数千将士,如何能与之抗衡?为了全城百姓和将士的安危,参政大人,您还是随我等归顺大明吧!”

江宝英的脸上露出了不屑的冷笑,他的声音如同冬日里的寒风,刺骨而坚定:“大丈夫当以战死沙场,马革裹尸为荣。郑将军,你如此贪生怕死,实为我军人所不齿!”

郑昌孙知道一时难以说服江宝英,便命人将他关押起来。随后,他命令心腹将领在城墙上插上了象征投降的蓝旗,命令全城将士徒手在城外集结,等候明军的收编。

石城的城门口,郑昌孙带着五花大绑的江宝英以及石城的文武官员,列队迎接傅友德进城。他们的眼神中,有的充满了无奈,有的则是对未来的迷茫。

而在石城前线,一名将领正向傅友德报告:“城墙上已插上了蓝旗,守军在城外徒手集结,等候收编。”

傅友德的眼中闪过一丝精光,他知道,这场战争,终于要以和平的方式结束了。他深吸了一口气,准备带领大军,进入这座曾经充满硝烟的石城。

傅友德立即率明军进驻石城,将数千士兵分别编进明军各营。把总以上的军官由郑昌孙集中带领,并且优待他们的家属。傅友德又令人押送江宝英到京师,交刑部处理。

此时,播州的宣慰使杨鉴、同知罗琛、播州总管何婴、蛮夷总管郑瑚等人,纷纷派出信使,秘密地联络韩娥,希望她能引荐他们归顺明朝。他们的眼神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渴望与不安,每个人都在寻找着生存的出路。

韩娥的智慧和勇气,成为了这些播州权贵们眼中的希望之光。她那坚定的眼神,沉稳的步伐,以及那不经意间流露出的决断力,让所有人都对她充满了信任。

不久,容美洞宣抚使田光宝也派遣他的儿子荅谷什作为代表,由韩娥引荐,率领着他们的土地和人民,归附于明朝的怀抱。荅谷什那年轻的面庞上,写满了对未来的憧憬和对韩娥的敬仰。

与此同时,傅友德统率着三十万大军,如同一股不可阻挡的洪流,生擒了梁王的大将达里麻,俘获了二万士兵。他的军队,如同钢铁般坚硬,势不可挡。

接着,傅友德分遣蓝玉、沐英率领精兵直攻云南,而他自己则亲率数万兵马,向乌撒发起了猛烈的进攻。他的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每一步都充满了力量和决心。

梁王,这位元朝的宗室子孙,带着他的妻儿老母等百余人,与右丞相驴儿达德一同乘船逃到了普宁州的忽纳砦。在那个风雨飘摇的夜晚,梁王的眼中充满了决绝和无奈。

“我乃元朝宗室子孙,断无投降之理!”梁王的声音在夜风中回荡,他的话语中透露出一种悲壮和不屈。

于是,梁王焚烧了他的龙衣,那火焰在夜色中跳跃,如同他心中最后的挣扎。他又令驴儿取出毒药,协助他服毒自杀。梁王的家眷和右丞相驴儿等约二百人,也都选择了服毒自杀,他们的脸上,写满了对命运的无奈和对死亡的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