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多多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多多书院 > 其他类型 > 剑隐红装女侠韩娥 > 第135章 大明招降:朱元璋与明昇的较量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35章 大明招降:朱元璋与明昇的较量

一三六八年正月初四,应天(今江苏南京)的天空下,朱元璋在万众瞩目中登上帝位,正式宣告了明朝的诞生,国号大明,年号洪武。他的面容坚毅,眼神中闪烁着对未来的坚定与希望。他的声音洪亮,回荡在古老的城墙之间,象征着一个新时代的开启。

同年八月初二,明朝的大将徐达、常遇春等人率领精兵强将,一举攻破了元大都,这一胜利的号角宣告了元朝的终结。徐达的面容刚毅,常遇春的眼神锐利,他们的行动迅速而果断,如同猛虎下山,势不可挡。

一三六九年七月,明昇派遣使者前往应天府,向朱元璋表示祝贺,庆祝他称帝和攻占元大都的辉煌成就。八月,徐达平定了陕西,中原大地逐渐归于平静。此时,大明的将领们纷纷建议,应该着手计划消灭西南地区,尤其是四川大夏国等割据势力。

朱元璋却显得更为从容,他的声音沉稳而充满智慧:“等明昇悔悟了,由他自己来归顺大明。这样的话,我们就可以不劳军队,老百姓也能避免战乱之苦。所以,还是暂且推迟用兵吧。”他的话语中透露出一种对和平的渴望和对百姓的关怀。

于是,朱元璋派遣使者来到蜀地,向大夏国借道攻打元朝在云南的残部,并请求大夏支援木材。明昇与群臣计议,戴寿、吴友仁等人的面容上带着忧虑,他们的眼神中闪烁着对朱元璋计谋的怀疑。他们认为,朱元璋用的是假途灭虢的计谋,千万不可答应,也不能将木材送给大明。

明昇,这位年轻的皇帝,他的面容上带着一丝犹豫,但在听取了众大臣的意见后,他的眼神逐渐坚定。他决定只进献地方特产,并写了一封书信,加盖了皇帝的印章,叫使者带回去,以此回答朱元璋。

大明的使者回到南京,向朱元璋报告了明昇的回复。朱元璋看了明昇的书信,他的眉头微微蹙起,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深思。他认为:“明昇懦弱又不明事理,大夏将佐都是庸材,不明白如何筹划长远的策略。尽管如此,还是应该多启发说服明昇,使其觉悟。”他的话语中带着一种对明昇的宽容和对未来的期待,仿佛在等待着明昇能够自己看清形势,做出正确的选择。

这时候,大夏右丞相刘祯病故,众官推举的儿子刘仁继任。

十月一日,秋意渐浓,朱元璋派遣湖广行省平章杨璟,肩负着招降的使命,前往重庆,要求明昇将夏国交给明朝管理。杨璟,合肥人,少年读书时,不喜欢赋诗做文章,却喜欢军事谋略。他的面容沉稳,眼神中透露出一种坚定和智慧。他的步伐稳健,走进了重庆的朝堂,每一步都显得那么自信和从容。

在朝堂上,大夏国的文武大臣分列两边,左丞相录军国重事戴寿、继任右丞相刘仁、荣禄大夫兼枢密院知院向大亨、枢密院知院吴友仁、副知院飞天张、夔关平章莫仁寿、成都平章邹兴等人,他们的面容各异,有的严肃,有的忧虑,有的则是一脸的不服。

杨璟将朱元璋的书信呈上,他的动作恭敬而有礼。书信在明昇的手中缓缓展开,但杨璟并没有等待明昇细细阅读,便开始了他那充满说服力的演讲:“我主大明皇帝仁明神武,遣将用兵天下无敌,运谋出奇,神明响应,凡是顺附者都无不得到恩惠;负隅顽抗者,最后都遭到讨伐。”他的声音洪亮,语言流畅,每一个字都充满了力量和自信。

戴寿和吴友仁、飞天张等武将听着杨璟的话,他们的脸上显出了不服的神色,眼神中透露出一种对杨璟话语的质疑和挑战。他们的身姿挺拔,仿佛随时准备为保卫国家而战。

杨璟的目光转向明昇,他的声音中带着一种诚恳和关切:“足下,你还不知道祸害将要来临呀?我看你满不在乎的样子!”他的话语中透露出一种对明昇未来的担忧,他的眼神中闪烁着一种对局势的深刻理解。“如果足下一定要负隅顽抗,借此喘息片刻的话,那您就像鱼在沸鼎中游动,燕子在危幕上筑巢那样危险。”他的比喻生动而形象,让人不禁对可能到来的灾难感到一丝寒意。

杨璟继续说道,他的声音中带着一种紧迫感:“我担心天兵一到,足下将不可抵御。所以,我奉劝足下:尽快幡然觉悟,独立自主地决断国家的命运,也为自己求得更多的利益。”他的话语中透露出一种对明昇的尊重,同时也有一种对大势的清醒认识。

最后,杨璟的话语变得更加坚定和有力:“杨璟我敦促足下,尽快派遣使者奉送国土,觐见我大明朝皇帝!”他的声音在朝堂中回荡,如同一道命令,让人不得不认真考虑他的建议。他的眼神中闪烁着一种对未来的期待,仿佛已经看到了大夏国归顺大明的美好前景。

杨璟的一番议论和说词,大夏武将吴友仁等十分不满,个个怒目相向!

戴寿忍无可忍,将朱元璋的圣谕丢在地上,大声道:“我西川北有陈仓之险,东面有瞿塘之固,南边有汉洋之隘。你们大明侥幸而得志于中原,怎么敢轻视我西夏?”

吴友仁吼道:“我西蜀地势险要,田地肥沃,瞿塘峡东可达江左,剑门关北可控陇右。以我巴蜀之地而与朱明争衡天下,上之足以为王,次之足以为霸,何惧朱元璋也?”

向大亨也道:“我大夏瞿塘、剑阁乃是一夫负戈万人无敌的天险,料想谁也无法攻破,何惧朱明耶?”

飞天张、莫仁寿、邹兴等武将也附和道:“以我大夏地之险,物之丰,民之富,兵之精,岂能受制于人?”

但是,这些大夏的重臣们却忘记了“四川非坐守之地,恃其险而坐守之,则必至于亡”的教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