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消息很快在后宫传开。
杨妃:什么,太子带着恪儿出宫了?
李泰:什么,太子带李恪去玩儿了?
妃嫔们:什么,太子要重用李恪?
最淡定的莫过于长孙皇后:知道了,这件事陛下知道了吗?
长孙皇后的想法非常简单,既然李承乾明目张胆带着李恪出宫,那就说明了不怕被人知道。
既然不怕被人知道,她肯定要宣传宣传。
最好的宣传方式不就是让李世民知道吗?
这种事情让李世民这个皇帝知道,等于让所有朝内朝外,还有后宫的嫔妃知道了。
一刻钟后。
正在甘露殿焦急等待的李世民,也听说了这件事。
人都傻了。
李世民瞪眼:“你是说太子带着李恪出宫了?”
“是的,陛下。”张阿难如实回道。
这件事还是他去办事,听路过的内侍说的,好像宫里都在传。
实在想不通,怎么才刚下朝,消息便传遍了整个后宫。
恐怕很快要传到官员耳中,张阿难也就迅速的跑回来通知李世民。
李世民震惊过后,然后沉默,冷静的坐在龙椅之上皱眉沉思。
“去哪了?”
“暂时不知道。”张阿难回了一句,不过聪明的补充了一句:“臣已经让百骑司的人跟上去了。”
心中却是对李承乾的行为好奇无比。
就在李世民想不通的时候,张阿难再次爆出了一个消息。
“陛下,据东宫的侍卫交代,公孙达和马周昨夜进东宫,直到快上朝的时候才离开。巡视的侍卫也交代,崇教殿一夜的烛火都未熄灭,王泉一直在殿外伺候。”
“什么?”李世民眼珠子都瞪大了。
李承乾才十岁......不,如今快十一岁了。
一夜不睡。
怪不得上朝的时候不停打瞌睡。
原来是跟人彻夜畅聊,李世民嘴角露出了冷笑:“他们到底聊了什么?”
“还未可知。已经派人去抓此二人了,不过......”
张阿难欲言又止的样子,让李世民很烦躁:“有什么就说。”
“是。”
琢磨了片刻,张阿难开口道:“不过臣觉得应该是商贾之事,太子殿下出征突厥之时,长安城并不平静,不管是赌城那边的情况,亦或者是曲池坊,似乎有人总盯着找麻烦。”
“而且这麻烦已经跟去了鄯州,如今鄯州的情况有些糟糕。”
“鄯州怎么了?”一听是边城,李世民不由得紧张了起来。
张阿难抿着唇道:“据斥候汇报,鄯州那边突然涌入了无数的商贾,因为听到风声太子殿下准备在鄯州开通互市,未来会成为胡商的聚集地,所以很多商贾闻风而动。”
“可鄯州城池有限,很多商贾都没等进城,就天降大雨,导致货物进水,包括很多胡商亦是如此。表面看,好像没什么,但臣查探了一番,在长安确实有人散播了太子殿下准备在鄯州开通互市的消息。”
“大胆。”
李世民听完之后暴怒,拍案而起。
砰!
一看就是有心人做的。
李承乾要去鄯州开通互市,就让商贾全部涌去鄯州,这不是明显的在搞破坏吗?
互市都没开通,怂恿商贾去,简直是胡闹。
一声巨响吓了张阿难一跳,随即便听李世民问道:“查到是何人所为了吗?”
“并......没有。”张阿难也是憋屈,实在是商贾混杂,而且不少商贾离开长安了,这事情查起来有些难。
李世民冷哼一声:“想都不用想,恐怕还是世家那些人。”
对此,张阿难不作声。
因为他觉得这次未必是世家,一种说不上来的感觉。
很奇妙。
世家行事作风一向不怕人知道,而这次似乎是小范围的传播,而且针对商贾,也就是他们在商贾之间很有能力。
虽然世家同样有这样的能力,但世家可不会想着捂住消息,巴不得天下人都知道是世家所为,这样才会让人害怕他们。反而这次,不同,怕让人知道。
李世民来回走了几步道:“鄯州那边的刺史呢?难道就没有一些措施吗?”
“没有。据臣了解,鄯州的刺史并没有反应,好像是有意为之,而且鄯州的客栈和商栈都住满了,导致鄯州的住宿一日比一日贵,背后还有不少的商贾看见了商机,准备在鄯州开酒楼和商栈。”
这话直接把李世民逗笑了。
有时候真的恨这些商贾,可李承乾说的话也没错。
并不是所有商贾都是如此,也有好的商贾,不能一颗屎坏了一锅粥。
李世民想到了李承乾,皱眉问道:“太子那边没有解决之法吗?”
“不知......毕竟太子殿下昨夜才刚回来,恐怕还没来得及处理此事。类似这样的事情很多,恐怕这也是太子殿下和公孙达、马周商讨一夜的原因。”张阿难忽然有些心疼李承乾了。
说说都费劲,更加别说身处在中心的李承乾了。
李世民觉得这个时候他要出面了,再不出面真的以为太子好欺负。
“哼,传朕旨意,鄯州刺史怠慢公事,不能胜任刺史一职,连降三级,待用。”
嘶!
刺史正常是从四品,连降三级直接到六品了。
而且还是待用。
不过这都跟张阿难无关,连忙传旨去三省六部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