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多多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太极殿。

李世民坐在龙椅之上。

下面百官正在行礼,包括李承乾也是。

“草原战事就快结束了,关于封赏和设宴庆贺的事情,你们可有什么意见?”李世民问着下首众人。

百官们对视一眼,都没有站出来说话。

反而是李承乾出列道:“父皇,儿臣以为突厥纳入大唐版图是一件可喜可贺之事,周围邻邦也是畏惧突厥已久,如此盛世必定要渲染一番,彰显大唐军事强盛和礼仪之邦风范。”

“儿臣建议给周边所有领邦发放邀请帖,请他们来长安共聚着盛大喜事。”

李世民若有所思的颔首。

“陛下,太子殿下所言甚是,如今颉利被擒,突厥大半疆土尽归大唐,这是一件天大之喜事,定要与邻邦庆祝一番,彰显大唐天威。”裴寂站出来赞同道。

“臣附议。”

“臣附议。”

“臣附议。”

。。。。。。

李世民想了想也行,便下旨道:“着礼部,即日给各国邻邦写去邀请帖,择日后统一......”

“父皇。”李承乾突然出列打断道。

“太子又有何事?”对于李承乾如此没有规矩的行为,李世民语气有些不悦。

可李承乾刚立功,他也不能责备什么。

李承乾也不惧怕,直接拱手道:“只给邻邦可不行,儿臣闻言西域过去便是波斯,波斯过去还有很多的国家,不如让西域和波斯等国替大唐跑一趟,也算是能够天下共聚一堂,我们还能了解了解波斯之外的国家到底是什么样的。”

百官闻言,微微蹙眉起来。

有的觉得很好,可也有人觉得互相不了解,贸然请他们,不来的话大唐岂不是很丢人?

房玄龄这个时候站出来道:“太子殿下所言甚是,大唐可不能偏居一隅,如今突厥之患虽已解除,可外面到底有什么,我们还不清楚,不如趁此机会好好了解了解,也能做一些准备。”

紧接着李世民颔首道:“那就按太子的意思办。”

“父皇儿臣还有事启奏。”

李世民紧皱眉头,怎么还有事。

“说。”

周围的大臣也是看向了李承乾,突然觉得太子殿下出去一趟,回来怎么就这么多事。

李承乾道:“父皇,对于突厥的治理之法,儿臣有一建议。”

“哦?”李世民忽然挑眉,这段时间已经开始讨论了,他也正头疼,大臣们意见也不统一,弄得他也是焦头烂额:“说说看。”

要是太子有好的办法,真是解决了他一件心头大事。

这些大臣,认为还是突厥人管突厥比较好,认为太远了,大唐派官员很难治理。

而有些大臣认为,还是要大唐官员去管理。

李承乾对张阿难说了一声:“张总管,请您去找孤的亲卫卫规,让他把东西拿进来。”

站在一角的张阿难看了看李世民,得到了同意,立马小跑着出了太极殿去找卫规了。

紧接着,李承乾便开始说草原的管理之法。

“儿臣的办法就是以村乡镇来管理,在草原之时,儿臣已经将所有的草原难民都赶往了朔方城和定襄城,集中登记管理。”

“太子殿下......”

房玄龄突然喊了一声,李承乾皱眉道:“先听孤将话说完。”

无奈的房玄龄只能抿抿唇,退回了自己的位置上。

把所有草原的百姓赶到朔方城和定襄城,那怎么行,还不乱套了。

而且大唐想要将草原变成自己的马场,肯定需要突厥百姓来放牧的啊。

李承乾继续道:“孤刚才所说的就是人口登记,所有突厥百姓登记造册之后,然后以十户人家为例组成一个村,二十个村为一个乡,十个乡为一镇。”

说着,卫规便已经被张阿难带入了太极殿。

“孤初步设想是将突厥如今的草原划分为一百个镇。”

一......一百个镇?

那可是二十万户人家,突厥有这么多人吗?

李承乾看见卫规,对他招招手。

随即卫规便把东西拿了出来,在张阿难找到他的时候,就已经知道李承乾要什么。

一张巨大的突厥地图。

上面所有的水源和山丘都有,比大唐的舆图要好上太多了。

这是李承乾根据突厥舆图所绘制的,而且还询问了不少的突厥百姓和俘虏。

李承乾指着上面道:“整个突厥,准备以五年为一个计划,总共计划二十年。整个计划叫做下乡运动。”

“儿臣知道大臣们意见肯定不统一,觉得治理突厥那就要草原人治理才行,或者派遣大唐官员去治理。可你们想过没有,同化突厥人?”

同化?

看着巨大地图的李世民和大臣们纷纷皱起了眉。

这会儿时候王珪忽然冷笑道:“太子殿下您的想法是不错,但是同化一个民族岂是那么简单的?”

所有人都能听出来嘲讽之意。

五姓七望的官员也是露出了冷笑。

李世民有不满,但没说话,等着李承乾开口。

“当然没这么容易,不然始皇也不会花了那么多年,最后被刘邦这个小人夺去了江山。”李承乾不屑的反讽回去,紧接着继续说自己的计划:“同化突厥人,首先要从识字认字入手,让突厥人会写我们的文字和说我们的话。”

“太子殿下,虽然你开了学堂,但可没那么多的先生啊。”王珪再次嘲讽开口。

李世民脸已经黑了。

李承乾则是冷笑道:“孤什么时候说要先生了?孤有问朝廷要先生吗?”

“这......”大臣们懵了,不要先生,怎么同化突厥人?

“哼。”

李承乾冷哼一声,就知道这群古人思维僵化。他对李世民拱手道:“父皇,疆域是大唐将士打下来的,那么文人是不是也该为大唐打下来的疆土做做贡献呢?”

文人做贡献?

一边是不要先生,一边又要文人做贡献?

王珪变聪明了,不直接回怼了,而是想看看李承乾到底能拿出什么办法。

“应该。”李世民琢磨了一下,点点头道。

确实应该,武将打天下,文官治天下,各有各的分工。

李承乾微微一笑:“好,既然父皇如此说,那么儿臣在这里请一道旨意,希望天下想要考科举的学子就要去突厥历练三年。”

“什么?”

“太子殿下,你刚刚说什么?”

“老夫听错了吗?太子殿下刚才说什么?”

。。。。。。

就连李世民也是皱起了眉,满脸疑惑。

李承乾无奈,只能再次开口都:“父皇,儿臣的意思是,但凡未来要考科举的学子,必须先去突厥历练三年。也就是下乡运功,学子下乡去教突厥百姓识字认字,开荒种地。突厥百姓教大唐学子放牧为生,体验民间疾苦。”

全场寂静,没有任何一个官员敢开口,就连李世民都被吓住了。

他看了又看,想看看李承乾是不是发烧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