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15日。
一架大型飞机翱翔于蓝天。
机身修长而流畅,在阳光的照耀下,金属外壳折射出冷峻而耀眼的光芒,仿佛是天空中一头威严的银色巨兽。飞机内部,奢华至极,柔软的真皮沙发沿着机舱两侧依次排开,每一张沙发都配备了独立的按摩功能和可调节的温度控制系统,确保乘客能够在极致的舒适中享受飞行。水晶吊灯从舱顶垂下,洒下柔和而璀璨的光芒,映照在脚下的手工编织地毯上,那地毯的图案精美绝伦,每一处细节都彰显着无与伦比的工艺。
这正是炎龙集团董事长王铁军拥有的私人飞机,价值20亿美金。
张启坐在机舱的中央位置,手中捧着一本英文着作——《上帝的物种:在人类纪拯救地球》,目光专注地在书页间游走。其作者正是林纳斯,他在回国之后,亲自给张启邮寄了这本他的代表着作。
燕北飞和马国保静静地坐在一旁,双目紧闭,面容阴沉。
自被张启击败后,他们的眼神中再无往日的桀骜,取而代之的是深深的服气,曾经的意气之争在那一刻消散,如今他们不敢再轻易挑起事端。
其他八位武道宗师分散在机舱各处,或低声交流着武学心得,或静静地凝视着窗外的云海,眼神中却不时流露出对张启的敬意。张启的强大实力让他们心悦诚服,在这狭小的机舱内,张启无疑是众人心中的核心。
这本《上帝的物种:在人类纪拯救地球》的作者马克·林纳斯(mark Lynas),在英国乃至全球都颇具影响力。他早期因对转基因技术的不了解而站在反对的阵营,甚至成为反对转基因的标志性人物,以犀利的言辞和激进的行动表达着自己的立场。然而,随着深入研究和对科学事实的进一步认知,他毅然转变了观点,成为了转基因技术的坚定支持者。他用自己的文字和言论,向大众传播着科学知识,努力纠正曾经因误解而造成的偏见,而这本寄给张启的书,也承载着他对科学理念的执着与坚守,或许在张启的手中,它将开启一段新的关于真理与认知的思考旅程。
阳光透过飞机的舷窗,洒在张启手中的书上,他缓缓翻开书页,目光随之沉浸其中。
书中提出,人类已进入“人类纪”时代,我们的活动对地球生态系统产生了深远且不可逆转的影响。林纳斯认为,面对当前的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丧失等严峻环境问题,不能单纯依赖传统的保护方式,而是需要一种全新的、更具创新性的思维。转基因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被作者视作是应对粮食需求增长与环境资源紧张这一矛盾的有效途径之一。通过基因编辑,可以培育出更耐旱、耐涝、抗病虫害的农作物品种,减少农业生产对土地、水资源以及农药化肥的过度依赖,从而在保障粮食安全的同时,降低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张启边读边陷入沉思,回想起曾经目睹过的因自然灾害导致粮食减产而引发的饥荒场景,以及传统农业中大量使用农药对土壤和水源造成的污染。他意识到,只要能合理利用转基因技术,就必然能够打破当前农业发展所面临的困境,实现人类与地球生态的和谐共生。但同时,他也深知这项技术在社会舆论层面所面临的巨大阻力,如何在推广科学技术与尊重公众意愿之间找到平衡,将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随着阅读的深入,张启越发觉得这本着作不仅仅是在探讨转基因技术本身,更是在引导人们重新审视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以及在“人类纪”时代下,我们应当如何肩负起对地球生态系统的责任,运用科技的力量去塑造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未来,而非在无知与恐惧中错失可能改变现状的机遇。
王聪端着一杯红酒,慢悠悠地晃到张启身边,一屁股坐到旁边的沙发上,脸上挂着那副标志性的嬉皮笑脸,伸手拍了拍张启的肩膀,说道:“哥们,看啥书呢,这么入迷?”
张启微微抬起头,瞥了他一眼,将书的封面亮给他看,平静地说:“《上帝的物种:在人类纪拯救地球》,讲人类和地球生态关系的,还提到了转基因技术在农业上的应用,挺有深度的一本书。”
王聪挑了挑眉,一脸好奇地追问:“转基因?这玩意儿不是一直争议挺大的吗?快给我讲讲。”
张启合上书,目光变得坚定而有神,缓缓说道:“现在很多人对转基因存在误解,其实这项技术如果运用得当,能解决不少粮食问题。我一直有个志向,就是打造华夏的孟山都,利用先进的生物技术推动农业变革,让咱们国家在农业科技领域走在世界前列。”
王聪原本嬉笑的神情瞬间收敛,坐直了身子,眼神中流露出一丝惊讶与敬佩,认真地说道:“没想到你有这么远大的抱负,这事儿要是做成了,那可真是造福国家和百姓啊!以后有啥需要帮忙的,尽管开口,我王聪虽然平时吊儿郎当,但在这种大事上,绝对挺你!”
张启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微笑,说道:“好,有你这句话,我就更有动力了。不过这路可不好走,还得一步一个脚印慢慢来。”
张启眼神中透露出一抹决然,看着王聪说道:“王少爷,实不相瞒,我之所以要炎龙集团十分之一的股份,就是为了收购孟山都。如今全球农业科技格局正在发生变化,德国拜耳集团已经在和孟山都洽谈收购事宜,如果让其成功,未来农业科技的话语权就会被进一步集中在少数几家巨头手中。我们华夏不能错失这样的机会,必须要在这关键节点掌握主动权,而我需要足够的资金去参与这场竞争,去改变这一切。”
王聪收起了往日的嬉笑,双手抱胸,片刻后说道:“兄弟,我理解您的想法和抱负,这事儿确实意义重大。咱们现在有共同的目标,只要这次您能帮助我们王家改变血脉诅咒这一难关,那十分之一的股份必定转给您。”
张启微微点头,目光坚定地说:“王少爷,你放心,关于血脉诅咒之事,我必定全力以赴。待我成功解决此事,也希望你能遵守诺言,与我一同为华夏农业科技的崛起助力。”
王聪拍了拍胸脯,咧嘴笑道:“那必须的!咱虽然平时看起来不靠谱,但在大事上绝不掉链子。你就安心解决诅咒的问题,后续资金的事儿我来搞定,咱哥俩一起干一番大事业。”
张启嘴角上扬,拍了拍王聪的肩膀。
飞机一路向北,很快便进入了关外之地。张启放下手中的书,将目光投向舷窗外,只见一片银白的世界在脚下铺展开来。
十二月的关外,仿佛是一幅淡雅的水墨画,被大自然用洁白的颜料肆意涂抹。连绵起伏的山峦像是一条条沉睡的巨龙,身披厚厚的积雪,在阳光的映照下闪烁着细碎的光芒,宛如龙鳞熠熠生辉。山谷间,散落在山间的村落,为这寒冷寂静的世界增添了一抹人间烟火气。
广袤的森林此刻也被冰雪封印,林间的空地被雪填平,像是一片片洁白无瑕的画布。
河流早已冰封,冰面如镜,反射着天空的湛蓝,偶尔有几处冰裂的痕迹,如同蜿蜒的伤疤,诉说着寒冷的力量。田野被雪覆盖,不见边际,与天地融为一体,分不清哪里是天,哪里是地,只剩下这无边无际的洁白与苍茫。
张启静静地看着这片风景,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感动。这片土地的雄浑与壮美,在这冰天雪地中展现得淋漓尽致。
王聪也将目光投向窗外,眼神中带着一丝自豪与感慨,缓缓说道:“哥们,你看这关外的大地,我们王家的炎龙集团最初就是崛起于这片土地。想当年,祖辈们在这冰天雪地中摸爬滚打,靠着一股子不服输的劲儿和敏锐的商业眼光,从无到有,一点一点打下了根基。如今,到了我们这一代,更不能丢了这份家业,要把炎龙集团推向更高的巅峰。”
张启微微的点头,心中对炎龙集团的历史底蕴也多了几分敬意。
不多时,飞机平稳地降落在白山长白山机场。
舱门开启,凛冽的寒风裹挟着雪粒扑面而来,张启和王聪等人稳步走下舷梯。后面则跟着燕北飞等十大武道宗师。
停机坪上,早已整齐排列着一百多个全副武装的保镖,他们身姿挺拔,眼神冷峻,身着统一的黑色特制防寒服,装备精良,气场强大,彰显着炎龙集团的雄厚实力与威严。
这些保镖训练有素,见到王聪后,整齐划一地微微鞠躬行礼,随后迅速有序地散开,将张启一行护在中间,向着早已等候在一旁的一排黑色越野车走去。
车辆发动,浩浩荡荡的离开机场,朝着长白山的方向疾驰而去。
车窗外,是一望无际的白色世界,狂风卷着雪花在路面上肆意飞舞,车轮在积雪中艰难前行,发出“嘎吱嘎吱”的声响。车内,王聪和张启面色凝重,此次长白山之行,关乎着王家的血脉诅咒能否解除,也关乎着张启能否获得炎龙集团的助力实现自己的抱负,前路漫漫,充满了未知与挑战。
车队如一条黑色的长龙,径直驶入了长白山景区。车轮在雪地上不断碾过,溅起阵阵雪雾。随着车辆的深入,道路愈发崎岖难行,厚厚的积雪让车轮不时打滑,车身也开始剧烈颠簸起来。
王聪紧紧抓着车内的把手,转头对身旁的张启说道:“哥们,再往前开一会儿就到景区尽头了。看见前面那道山梁没?那就是景区的边界线。平日里,一般人是绝对不允许越过的,不过咱们炎龙集团早已经上下打点好了,所以能顺利过去。过了那山梁,可就真的是进入到长白山的深处了,那里人迹罕至,神秘莫测,也藏着我们王家一直探寻的冰魄草,希望这次能有个结果。”
张启目光透过车窗,凝视着那道被白雪覆盖的山梁,微微点头。
车队艰难地朝着山梁攀爬,发动机发出沉闷的轰鸣声,车轮在陡峭的坡面打滑后又奋力抓地前行。终于,车辆一辆接一辆地越过了山梁,眼前是一片更为广袤、更为原始的白色荒野,狂风呼啸着席卷而过,似乎在向这群闯入者示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