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汉军即将陷入万劫不复的绝境,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伍兴非但没有流露出丝毫的惊慌之色,反而显得异常镇定,仿佛他早已洞悉了蒙古骑兵即将出现的这一变故,成竹在胸。
伍兴的镇定使汉军也沉下心来,准备防御蒙古骑兵。
他迅速叫过一名精明干练的传令兵,低声而有力地吩咐了几句。
传令兵领命后,迅速转身离去,执行命令去了。
待传令兵的身影消失后,伍兴再次将目光投向那如潮水般汹涌而来的蒙古骑兵。
蒙古骑兵以其无与伦比的冲击力着称,他们的马蹄声如同雷鸣,震颤着大地,让人心生畏惧。
面对如此强大的敌人,汉军要想凭借常规手段直接挡住蒙古骑兵的凌厉攻势,无疑是痴人说梦。
而指挥这支蒙古骑兵的将领,更是蒙古帝国中赫赫有名的神射手——哲别。
他以其精准的箭术和卓越的战术眼光闻名于世,此刻,他正冷静地观察着战场,寻找着一个最佳的攻击时机,企图一举击溃汉军。
片刻之后,大地开始剧烈地震颤,仿佛有远古巨兽从地底苏醒,带着不可一世的威势。
紧接着,从汉军的后方,缓缓走出百余头庞然大物——巨象。
这些巨象身披厚重的铁甲,就连那灵活的象鼻上都有精巧的铠甲保护,它们如同移动的钢铁堡垒,坚不可摧。
巨象的背上驮着高大的木制战楼,战楼之内,弓箭手与长矛手密密麻麻地站立着,严阵以待。他们的眼神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仿佛随时准备将满腔的热血洒向这片战场。
“重装象兵?!”
哲别看到这一幕,脸色瞬间变得苍白如纸,眼中满是难以置信的神色。
蒙古人并非没有见识过象兵,在与一些南亚国家的战争中,蒙古人甚至战胜过不少象兵部队。
然而,眼前的这支象兵部队却与以往截然不同,它们身上披挂的铠甲厚重而坚固,防御力惊人,根本就不是那些南亚国家的象兵所能比拟的。
为战象制作铠甲最大的难度在于象鼻。
象鼻灵活,所以常规铠甲不能满足需求。
但是象鼻如果不装备铠甲的话,在象的其他地方装备铠甲就没有什么意义。
蒙古骑兵对抗象兵的经验就是直接砍断象鼻,这样这些巨兽就会发狂,丧失战斗力。
哲别看着汉军象兵象鼻上的铠甲,这样的铠甲,蒙古骑兵的刀枪还能够刺穿吗?
哲别作为蒙古帝国的名将,他能够迅速作出判断,意识到这场战斗的艰难与危险。
但其他的蒙古骑兵却不能像他一样冷静,他们依旧保持着冲锋的势头,直愣愣地撞上了汉军的重装象兵阵列。
蒙古骑兵射出的箭矢如同密集的雨点般落在战象的背上,然而,这些箭矢对于身披铁甲的战象来说,却如同挠痒痒一般,根本无法造成伤害。
即使那些蒙古骑兵全力刺出的长枪,也无法贯穿战象身上那层厚厚的铠甲。
甚至马刀砍在象鼻上,反而把蒙古士兵双手震得发麻,而象鼻上的铠甲却丝毫无损。
于是,这些蒙古骑兵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战象上的士兵用弓箭和长矛将他们一一杀死,他们的眼中满是绝望与恐惧。
“杀!”
伍兴一声怒吼,如同惊雷般在战场上炸响。
重装象兵在他的指挥下,如同移动的堡垒一般,势不可挡地冲向蒙古骑兵。
汉军步兵也紧随其后,犹如密密麻麻的蚂蚁,既保护了象兵,又能借助象兵的冲击力前进。
蒙古骑兵虽然勇猛,但在重装象兵面前,却显得无比渺小与脆弱。
他们的弯刀和箭矢在巨象的铁甲面前根本无计可施,而巨象的冲锋却如同排山倒海一般,势不可挡。
“轰!”
一头巨象猛地冲入蒙古骑兵的阵中,它那受到铠甲保护的象鼻灵活地卷起一名蒙古士兵,然后毫不留情地将他重重地摔在地上。
这名蒙古士兵虽然身受重伤,但并未立即丧命。
然而,紧随而来的粗壮象脚却如同泰山压顶一般,将他踏成了肉泥。
这一幕不断在战场上上演。
与此同时,巨象背上的弓箭手们也不断地射出密集的箭雨,如同乌云压顶一般,狠狠地压制着蒙古骑兵的冲锋势头。
蒙古骑兵的阵型在重装象兵的猛攻下瞬间被撕裂得支离破碎,他们根本无法抵挡这股如潮水般的攻势。
蒙古骑兵的战马在巨象的威压下惊慌失措,四散奔逃。
动物本身就有敏锐的直觉,它们能够感受到双方之间实力的巨大差距,因此选择了逃离这个死亡之地。
“撤退!快撤退!”
哲别大声呼喊着,试图组织部队进行有序的撤退。
然而,重装象兵的冲锋已经彻底打乱了蒙古骑兵的阵型,他们的撤退变得混乱不堪,如同一盘散沙。
伍兴站在中军的高台上,望着远处溃败而逃的蒙古骑兵,心中终于松了一口气。
他知道,重装象兵的出动成功地抵挡住了蒙古骑兵的猛攻,为汉军赢得了宝贵的喘息之机。
在结果没有出来之前,谁也无法预料到最终的胜负,但现在看来,他们至少已经迈出了胜利的第一步。
一场激烈的战斗自晨曦初破持续到天色渐暗,夕阳的余晖洒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为这场对决增添了几分悲壮的色彩。
汉军凭借着顽强的意志和巧妙的战术布局,硬是将蒙古帝国与菲佣国联军逼退了数里之遥,战场上留下的只有横七竖八的尸体和残破的兵器,见证了这场战斗的惨烈。
然而,随着蒙古帝国精锐骑兵的突然加入,战局瞬间变得扑朔迷离。
这些蒙古骑兵以其卓越的机动性和无坚不摧的战斗力,给汉军造成了巨大的压力,使得汉军原本稳操胜券的局面变得岌岌可危。
尽管汉军将士英勇无畏,浴血奋战,但仍难以在短时间内彻底击溃这股强大的敌人,战争的天平并未完全倾斜。
面对这一突如其来的变故,伍兴深知继续硬拼已非明智之举。
他凝视着远方逐渐暗淡的天际,心中涌动着复杂的情绪。
一声沉重的叹息后,伍兴果断下令收兵回营,保存实力,以待来日再战。
伍兴深知,夜色中的战斗充满了太多的不确定性和变数,无论是地形的不熟悉,还是敌人可能采取的偷袭策略,都可能让汉军陷入被动的境地。
此役,菲佣国付出了惨痛的代价,战场上尸横遍野,血流成河,他们的军队至少损失了五万大军,战斗力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
而蒙古帝国方面,尽管其骑兵以勇猛着称,但在汉军重装象兵的打击下,八万大军也折损了数千精锐,这无疑是对蒙古帝国的一次重挫,让他们的嚣张气焰有所收敛。
然而,胜利的光芒并未完全照耀在汉军身上。
伍兴深知,这场战斗只是漫长战争中的一场小胜,真正的挑战还在后头。
蒙古帝国与菲佣国的联军并未被彻底击溃,他们仍有卷土重来的可能。
因此,汉军必须趁此机会休整兵马,补充给养,同时制定出更加周密的战略计划,以应对即将到来的更加艰巨的战斗。
夜色渐浓,汉军营地灯火通明,士兵们忙碌着处理伤口、修补装备,而伍兴则独自坐在营帐中,凝视着地图,心中盘算着下一步的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