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多多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多多书院 > 其他类型 > 震惊!五男喜欢同一女! > 第497章 熙乾之治,景盛双治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497章 熙乾之治,景盛双治

在景熙帝与驭乾皇后携手共治的十年。

天下各方面都达到了空前绝后的顶峰,是从未有过的盛世繁华。

史称熙乾之治。

而这,也为后来景宣帝的治理以及铺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史称景盛双治。

据说那时盛景之下的京城,让人可谓是目不暇接。

那巍峨的城墙砖石在日光轻抚下,泛着厚重古朴却又满是生机的光泽。

似在低诉往昔,亦在彰显今朝辉煌。

朱雀大街,宽达百步,砖石铺地平整如镜,中轴线贯穿南北,将京城划作规整两半。

街旁楼阁鳞次栉比,飞檐斗拱仿若展翅欲飞的苍鹭,朱漆描金,尽显华贵。

酒肆茶楼,幌子随风轻舞,店内喧嚣阵阵。

文人雅士凭栏而坐,品茶饮酒、吟诗赋词,谈古论今间妙语连珠。

店铺林立,绸缎庄里绫罗绸缎摆满货架。

蜀锦的明艳、苏绣的精巧,引得各国商旅竞相争购。

药行中,珍稀药材散发着幽微药香,坐堂郎中提笔开方,悬壶济世。

街头巷尾,杂耍艺人各展绝技,喷火者口吐烈焰,引得观者惊呼。

弄丸者双手翻飞,彩丸似流星穿梭,喝彩声此起彼伏。

人潮如织,有本国百姓着华服、戴珠翠,神色悠然。

亦有异域番邦客,高鼻深目、卷发虬髯,穿梭其间,惊叹于这繁华盛景。

除了这繁华京城,农业也非常丰饶。

京郊田野,阡陌纵横。

稻麦在暖风中翻涌金色波浪,沉甸甸的穗子压弯秸秆,似在向大地俯首称臣。

水利沟渠密织如网,引江河之水润泽沃土,水车吱呀,昼夜不息,灌溉着希望。

农夫们袒胸露背,古铜色肌肤沁满汗珠,脸上却洋溢着丰收喜悦。

收割、捆扎,动作麻利娴熟。

粮仓遍布郡县,囤囤满仓,粟米堆积如山,新谷压旧谷。

仓门一开,馥郁谷香飘散。

见证着岁岁丰年,为国家安稳筑牢根基,再无饥馑之虞,滋养着万千子民。

商业方面也是非常繁茂。

沿海港口,千帆竞发,巨舶如林。

船帆遮天蔽日,满载精巧漆器、异香奇木、璀璨珠宝。

码头装卸忙碌,脚夫们肩扛手提,号子声震云霄。

内陆商道,驼铃悠悠。

大漠风沙中,驼队蜿蜒如长龙,驮着丝绸茶叶,穿越河西走廊,奔赴西域各国。

换回良马、香料,沟通中外。

金银如活水,于陆海丝路间川流不息。

各国商会汇聚,交易频繁,关税充盈国库,经济蓬勃似春藤疯长。

文化方面也昌盛无比。

学府书院遍布,朗朗书声破晓而起,日暮方歇。

男女学子们诵读经典,研讨经史子集,墨香在空气中氤氲不散。

藏书阁内,卷帙浩繁,经、史、子、典分类齐整。

大家潜心钻研,只为求学识真谛。

文坛大家辈出,诗作传颂市井。

绘画书法流派纷呈,写意泼墨绘山河,工笔细描勾百态。

佳作层出不穷,文化火种呈燎原之势,为盛世添一抹墨韵书香,滋养世风。

这般“熙乾之治”,沉淀底蕴、厚积薄发。

终助景宣帝开启“景盛双治”华章,绵延国祚,福泽万代。

而景宣帝幼年失怙,幸得景熙帝与驭乾皇后倾心庇护、悉心教导,得之帝后二人真传。

待景宣帝上位,仿若潜龙出渊,一朝腾飞。

他如鱼得水却又稳扎稳打,恰似良将执锐出征,胸有韬略万千。

于朝堂,选贤任能,广开言路。

朝堂之上,贤才汇聚。

文官畅言献策,武将请缨报国,政令似春风拂过九州,推行无阻。

在民间,大兴水利,灌溉沟渠修至田亩深处,稻麦岁岁丰收,仓廪盈满。

鼓励工商,作坊林立。

机杼声、锤锻声交织,丝绸瓷器、精巧器物远销海外,金银满钵。

边疆稳固,强军戍守,烽火不起,茶马互市热闹非凡,共促交融繁荣。

他将大昭乃至天下都带到了一个“景盛双治”的空前繁荣。

山河处处,城邑车水马龙。

百姓富足安乐,文化昌盛多元。

商贸通联四海,威名震慑万邦。

后世常赞叹景熙帝与驭乾皇后,还有景宣帝的英明睿智与高瞻远瞩。

赞景熙帝承基兴国的英明;颂驭乾皇后纵横朝堂、辅弼盛世的卓绝。

夸景宣帝继往开来、青出于蓝的非凡。

三人两代接力,铸就一段波澜壮阔、流芳千古的辉煌华章。

成为后世君王追慕、史家浓墨书写的传奇楷模。

所以凌烟和萧穆尧是真的做到了他们对景昭帝的承诺。

真的培养出了一个千古明君,在岁月长河中留下浓墨重彩。

让后世之人透过历史帷幔,瞻仰其功绩,敬仰油然而生。

崇拜如浪潮,代代传颂。

…………

阳光斑驳,洒在悠悠古道。

凌烟与萧穆尧并肩,身旁贺靖川、陆晏清、楚溪耀、沈卿尘相随。

六人身影被拉得修长,似一幅自在行乐图。

他们漫步异域街头,看西洋建筑尖顶戳破云霞。

雕花石柱刻满岁月纹路,街边艺人摆弄奇巧玩意儿。

杂耍妙趣横生,众人围拢,时而拊掌大笑。

踏入东方古城,青石板路叩响往昔。

于茶寮歇脚,品香茗袅袅,谈天说地,从星辰大海聊到人间烟火惬意安然。

仿若世间纷扰皆被甩在身后,唯余挚爱相伴、风景在眸。

可流光无情,总催人事变迁。

凌烟一个接着一个地将他们送走。

陆晏清,率先被时光掳走。

病榻前,凌烟紧握他渐凉的手,泪湿眼眶,终是送他于尘世彼岸。

不久,贺靖川也不敌岁月侵蚀。

曾豪情万丈、剑眉星目的他,如今身形渐瘦。

道别时,凌烟仿若又见其鲜衣怒马模样,却只能含泪笑着送他远去。

萧穆尧,与她携手半生、共掌江山的夫君,亦在时光洪流里衰弱。

临终一刻,他的目光满是眷恋与不舍。

凌烟轻抚他脸庞,似想留住往昔岁月,奈何天命难违。

沈卿尘、楚溪耀,也先后在生命旅途到站。

一个个熟悉身影逐渐消逝,徒留凌烟茕茕孑立。

彼时八十岁的凌烟,发丝如雪,皱纹纵横面庞,身躯佝偻似被岁月压弯的老树。

她已年迈体衰,往昔出游的轻快脚步难再拾起。

再加之这不断目送的凄楚,只留她一人又有何意义继续游玩。

便选择踏上归乡路,回到大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