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穆尧见凌烟惊惶失措、泪盈于睫,心口一阵揪疼,忙大步向前,缩短两人间距。
他伸出手,动作轻柔又不容抗拒地执起凌烟那微微颤抖的素手,将之拢于掌心。
似要传递全身暖意,驱散她满心寒意。
“烟儿,莫要难过。”
他语调轻缓,宛如春日微风拂过湖面,带着无尽温柔与宠溺。
目光紧锁凌烟双眸,满是深情与坚定:“反正此生我都不会有子嗣,那么服不服药也是一样,我不想再让别人拿此事来攻击你,所以自然要一次性解决,往后他们再也不会怪罪你攻击你了。”
“我既决心护你周全,便要做得彻底,斩草除根,绝了他们念想,唯有这般,往后朝堂之上、宫闱之间,再无人敢对你妄加怪罪、恶语相向,为求万无一失,让所有人深信不疑,那绝育丹,我服得心甘情愿,只要你此后能安稳度日,我便无悔。”
言罢,拇指轻轻摩挲凌烟手背,似在无声抚慰,静候她平复心绪。
可是凌烟并不相信他所言。
他是皇帝,那些太医怎么可能敢跟他对着干。
所以即便他没有服用绝育丹,那些太医也绝不敢说出来。
必然会站在他那边,睁着眼睛说瞎话欺骗那些大臣。
再说了,不管是她还是那些太医,弄个不能生育的假脉有什么难的。
何至于让他真的服用了此药。
所以她知道,他此举是在安她的心。
让她知晓他绝对绝对不会因为色衰爱弛而抛弃她。
他会爱她如初此生不变。
看来他是听到了那日她与连芷昕的话了,所以才会给她如此保证,给她一个定心丸。
而直到此刻,她也确实是终于安下了心。
明白他这辈子都不会因为任何事情改变他对她的感情。
毕竟作为一个男人,还是一个帝王。
却在百官面前亲口承认他不能生育的事情。
无疑是将自己作为男人的尊严和脸面全都抛弃了。
还有,恐怕不久之后。
大昭所有百姓也会知晓此事。
再之后,此事还会传遍天下。
让天下所有人都知道他作为一个男人,一个帝王,竟然不能生育!
天底下能做到如此地步的男人又有几个呢?
所以她如今才会对他如此深信不疑,并且此生都不再相疑。
凌烟心头千头万绪翻涌,恰似乱麻纠葛。
可望着萧穆尧诚挚面庞,念及他决然之举,思绪陡然间似被一只手轻柔梳理清晰。
她缓缓阖上双眸,胸脯微微起伏,深吸一口气,再徐徐吐出。
那口郁积胸口的闷气,仿若携着此前所有无措与悲戚,消散于无形。
既已木已成舟,命运齿轮既定。
再多酸涩、哀伤,不过是徒增心愁。
于当下、于往后,毫无裨益。
他以如此孤勇、决绝之姿,将自身置于风口浪尖。
用毕生子嗣绝断筑起护她之城墙。
这般心意,重比泰山,炽热滚烫。
于是凌烟睁眼,绽出一抹动容浅笑。
反手紧握萧穆尧手掌,指尖交缠,传递着内心笃定。
“既事已至此,往后岁月,我便好好收着你的心意,与你携手,朝朝暮暮,岁岁年年。”
萧穆尧闻言,眼中瞬间亮起熠熠光彩。
他手臂微微用力,将凌烟轻轻揽入怀中,下巴轻搁在她发顶,嗅着那熟悉的发香。
只觉心间被填得满满当当,再无一丝罅隙。
并且嘴角噙着浅笑,满是对往后相伴岁月的期许与珍视。
……………
既然此事百官已经同意,那么萧穆尧动作便很快。
在几天之后便下了立祁儿为太子的旨意。
并且还将此旨意公告天下。
上面赫然写着: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朕承天命,御极以来,殚精竭虑,惟愿国祚昌隆,社稷永固,今肃王世子萧翊祁,性纯仁厚,德才兼备,心怀天下,腹蕴良谋。
其忠孝昭着,礼义皆通,于家国之事悉心尽瘁,于百姓之苦念兹在兹,朕观之良久,甚感欣慰,决意立萧翊祁为储君,承继大统,望其日后君临天下,光我朝之盛景,泽万民于太平,布告天下,咸使闻知。
旨意颁下,仿若巨石投湖,激起千层浪。
市井街巷,众人交头接耳,满脸皆是困惑之色。
陛下竟立肃王世子作储君,怎会如此?
这反应与当初百官的反应一样。
几日后,一则隐秘传闻像风一般四散。
“你可晓得,陛下立肃王世子竟是因不能生育呐!”
酒肆之中,有人压低声量神秘兮兮说道。
听者惊得瞪大双眼,酒盏都险些掉落:“竟有此事?原以为是皇后娘娘福薄,没曾想症结在陛下这儿。”
不过,短暂哗然后,百姓们又渐渐平了心境。
街头老叟捻须道:“陛下与皇后娘娘,皆是睿智非凡、心怀江山之人,有他俩悉心教导肃王世子,往后定能成就一代明君,我等草民,且安心过日子便是。”
众人皆觉有理,面上忧虑渐消。
只待新储君成长,盼着朝堂未来的新气象了。
…………
而此时,负责教授祁儿的所有老师皆已就位。
于是一代千古明君就在此时开始了他的第一步成长准备。
而凌烟与萧穆尧除了每日固定教导他之外。
剩下的时间当然便是在发展壮大大昭了。
而朝中官员的折子现在也都写得非常短小简练,再没有以往的长篇大论。
别的不说,就说做皇帝每日要看这些折子所花费的时间都要有大半天。
关键一篇折子里面正事却只占了一小部分。
那剩下写的这些不是就在浪费时间嘛!
因为一篇折子里有大半都是在拍马屁或者问安。
最后才会说到正事。
也不知道什么毛病,历来都是如此。
所以凌烟便下令以后所有官员写折子之时不需要再写无关紧要之言。
删减掉其他无用之言,直奔主题言明所上书之事即可。
国家需要的是可以干实事的精英,不是溜须拍马只知道耍嘴皮子的外强中干之人。
旨意一出,百官自然只能遵从。
但其实除了一些本就溜须拍马的官员,其他很多官员都是松了一口气的。
因为这些年每封折子上先都要花费大量时间去措辞花式夸奖陛下。
他们也很心累好不好。
但是此事历来都是如此。
若他们不如此做,其他官员做了。
那么难保陛下不会怪罪。
所以也只能一直人云亦云。
好在,如今终于取消了这项规矩。
他们可算是解脱了。
因此,之后凌烟与萧穆尧每日花在奏折上的时间何止比之前少了大半。
也可以利用这些时间去做其他更多的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