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早朝,金銮殿内气氛凝重得仿若能攥出水来。
群臣鱼贯而入,神色各异,却都暗藏着一股子急切劲儿。
待山呼万岁毕,还未等萧穆尧开口言及朝堂正事。
便见一位老臣出列,花白胡须颤颤,率先打破沉默:“陛下,臣听闻宫中正为肃王世子大动干戈延请名师,臣以为此举万万不妥,陛下春秋鼎盛,理应有亲生子嗣承继大统,臣恳请陛下选秀纳妃,广纳后宫,绵延皇嗣啊!”
言罢,“扑通”跪地,叩首有声。
此语恰似投入平湖的巨石,瞬间激起千层浪。
朝堂上哗啦啦跪倒一片,九成以上官员齐声附和,呼声此起彼伏。
“陛下,国之根本在于子嗣传承,选秀纳妃,充盈后宫,方能保江山永固啊!”
“陛下,皇后娘娘虽圣德,可皇家血脉不能断,望陛下以社稷为重!”
那恳切之声,在殿宇间嗡嗡回荡。
众人或神色焦灼,或满脸忧思,目光齐刷刷聚在龙椅之上的萧穆尧身上。
却自始至终没有看旁边的凌烟一眼。
或许也是不敢看她吧。
但凌烟和萧穆尧对如此局面也早有所料。
此刻萧穆尧端坐在龙椅之上,神色淡定从容。
他目光缓缓扫过阶下那群臣,眼神冷峻且笃定,声线平稳,不疾不徐地道:“众卿家,莫要再无端揣测、妄议内宫之事,朕今日便把话挑明,此事与皇后无关,实乃朕身体有疾,难以孕育子嗣,这才于宗室择了合适人选,悉心栽培,以承江山大统。”
可这话一落,朝堂下方却炸开了锅。
群臣交头接耳,嗡嗡议论声不绝于耳。
那怀疑之色、笃定之态,分明写在众人脸上。
一众官员只觉陛下这是在袒护皇后,以己身作挡箭牌。
因此有那性子急、自诩忠君爱国的老臣。
便不顾殿前失仪,上前一步,高声道:“陛下,臣等知晓您对皇后娘娘情深义重,可国之传承,关乎千秋万代,马虎不得呐!臣听闻,皇后娘娘早年在国公府历经波折,怕是那时伤了根基,才致使子嗣艰难,陛下,万望您以大局为重,莫因私情误了社稷啊!”
言罢,再次伏地叩拜,额头触地,砰砰有声。
其余百官见状,也纷纷跟着跪倒,恳请之声此起彼伏。
整个大殿都被这急切又固执的劝诫声充斥。
似要将萧穆尧与凌烟的坚持彻底冲垮。
凌烟坐于上方,见此神色依然淡然自若。
她知晓他定会妥善解决此事。
不然,先前便不配给她立誓承诺了。
虽她刚刚也非常惊讶他居然会说出是他身体有疾,才导致子嗣难为。
但看着百官的反应,她也知晓他们没信。
不过她还真的很好奇他会如何解决此事。
萧穆尧此时身姿依旧挺拔如松。
面对群臣固执的劝谏、怀疑的叩拜,面上不见丝毫愠怒之色。
仿若眼前这剑拔弩张、僵持不下的局面,不过是朝堂寻常一景罢了。
他微微抬手,宽大的衣袖随之拂动。
那动作不徐不疾,似带着一种无形的威压,轻轻压下了满殿的嘈杂议论声。
接着,他目光自阶下诸臣脸上一一掠过。
眼神澄澈而坚定,声若洪钟却语调淡然:“众卿家,此事容后再议,毕竟事有轻重缓急,此刻朝堂之上,诸多民生政令亟待商定,百姓之福祉、社稷之安稳,系于你我每日所谋之事,岂容耽搁?”
言罢,他倾身向前,双手扶在龙椅扶手之上,加重了语气,“莫要因朕的家务私事,误了朝堂公干、百姓安宁。”
那沉稳话语,似一道清冷理智的溪流,潺潺淌过满是燥热执念的朝堂。
群臣面面相觑,有几人还欲张口再谏。
可触及萧穆尧那不容置疑的目光,又默默把话咽了回去。
只得缓缓起身,整理衣冠,只是神色间仍残留着不甘与疑虑。
一时间,大殿内气氛虽稍显缓和,却依旧暗流涌动。
……………
早朝过后,百官回去都细细思量如何再劝陛下改变主意选秀纳妃。
他们暂时是沉寂了下来。
但是宗室反应却是非常剧烈了起来。
原因自然是因为既然肃王世子可以被选中。
他们都是皇家血脉,又如何不能是他们或者他们的子嗣呢?
所以众人内心都非常蠢蠢欲动。
已经在盘算着如何谋划谋划了。
还有一些心狠的已经想着先除掉祁儿了。
当然这些事情凌烟和萧穆尧也早有预料。
知道他们肯定会来对祁儿下手,好让自家夺得这个位置,所以他们已经决定处置这些人了。
更别说,凌烟早些年便已经想着对他们下手了。
所以她当即下令禁军收回了他们的所有财产。
还言明以后朝廷不会再养着他们,以后要靠他们自力更生来养活自己。
所以这些人除了皇室身份与各自的宅院之外,已经一无所有。
有几个老王爷仗着长辈身份前来施压。
但被凌烟吓得纷纷落荒而逃,再也不敢多嘴一句,只能被迫接受。
并且凌烟还下了口谕,之后他们只能靠自己的本事养活自己。
而且还不能违法乱纪,不能做出损害朝廷损害百姓的事情。
不然这个后果他们自己知道。
得到口谕的众人自然都明白会是什么后果。
所以即便他们心里不愿,也只能都老实地自己想办法赚钱来养活自己和一大家子。
至于之前的那些美梦,如今也只能是妄想了。
他们何尝不知道,如今他们有这个下场是因为自己生了不该生的心思。
所以如今还能活着已是恩赐,他们都不敢再生出任何妄想了,也不敢有任何行动了。
当然,就算他们想要动手。
没有钱财,没有人手,没有势力。
他们又拿什么来搞事呢?
根本已经没有这个能力了。
而凌烟之所以如此处理宗室。
除了为了祁儿,更多还是为了大昭。
这些宗室再加上他们的家眷,光是一年花费的数额就足以让众人咋舌。
关键他们还都一事无成,都用来造作了,不浪费吗?
拿这些钱用来建设大昭不香吗?
犹记得老祖宗朱元璋就是因为他以前过得实在太苦。
所以成为明太祖之后,便想着不让自己的家人受苦,便拿国库好吃好喝地养着他们。
可是一代又一代下去,这些宗室也特别能生。
就导致大明朝廷每年需要白白养活的人越来越多。
所导致的严重后果便是拖垮国库。
而国库没钱,但朝廷各方面又都需要钱。
所以这些钱从哪里来?
自然是从百姓身上。
因此便导致百姓赋税越来越高,根本负担不起。
百姓生活如此困苦不堪,连活着都是困难。
才逼得李自成不得不造反,最后明朝落幕。
虽然明朝覆灭还有很多方面的原因。
但是不可否认,国库钱财绝对也有很大因素。
所以有如此前车之鉴,她又怎么可能还让这些废物如此拖垮国库,拖垮大昭呢?
还想接着吸朝廷的血?
不可能!
趁早给她全都滚得远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