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多多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好一会儿,贾青芜才回过神来。夏初和徐嬷嬷一起将她扶到了床上,夏初顺势躺下,嘴里哼着晚安曲。

看着贾青芜睡着了,夏初长出了一口气。徐嬷嬷还在外面等着,见没了动静,凑过来看了一眼。发现夏初还没睡,悄声道:“夏姑娘,辛苦你了。”

“没事,嬷嬷去休息吧。”夏初摆了摆手。

清晨的光从帘幔的缝隙里挤了进来,夏初慢慢睁开了眼睛。旁边贾青芜还没有醒,她便没有动。琢磨着今日该干些什么,课也不是很想去上。不如就带着贾青芜出去转一转好了,总憋在家里,心情可能不会很舒畅。其实她觉得,这种心理疾病的人更应该到处走走看看。

去接触大自然,看看苍山秀水,闻闻百花芬芳,听听潺潺溪水,或许心境会发生不同的变化。

而生死之外无大事,若能看开,会发现其他生活的磨难都终将会过去的。

想不如做,不如今天就出去玩。带点酒,找一艘船,去湖上飘一飘。

贾青芜一醒来,就看到夏初皱着眉,抿着唇。像是在思考什么很重要的事情,表情很严肃,却又很可爱。她的夏夏,是怎样长大这么大的呢。小时候浑身都软乎乎的,就连说话的嗓子都绵软。现在是个成人模样了,已经能够照顾自己了。她心中泛起一种柔软的情绪,“夏夏。”

感受到旁边的视线,夏初转过头,“娘?醒了?”

“嗯。”贾青芜笑着应了一声,忍不住摸了摸夏初的脸,还跟小时候的触感差不多呢,但是已经长大了这么多。

“那我们起来吧?今日出去玩一玩好不好?”夏初问道。

“好。”贾青芜自然不会不答应,“想去哪儿玩?我让人去备车。”

“去游湖吧,咱们带点小酒,泛舟湖上,看看秋末的风光。”夏初说着坐了起来,“还有琵琶!”

“好,都随你。”贾青芜跟着坐了起来,“我让徐嬷嬷去安排。”

贾老夫人过来一起打五禽戏,贾青芜便提了要出门的事情。不过贾老夫人似乎不太放心,面色有些犹豫。

“外祖母一起去吧,我们祖孙三个好好赏赏那湖上秋景,如何?”夏初建议道。

“我?”贾老夫人更犹豫了,“我一大把年纪了,算了,你们自去玩,我便不去了。”

说是年纪大,但这时候人结婚早,要孩子也早。别看贾三思孩子都十几岁了,其实贾老夫人不过五十出头。她平日不怎么出门晒太阳,吃食上精细,有人伺候着也不用干活,看着并没有五十岁的样子。

夏初对着贾青芜眨眨眼,贾青芜轻笑一声,拉着母亲的胳膊,“娘陪我一道去吧,许久没同娘一起去玩了。”

那的确是很久了,贾青芜刚出嫁,两人还时常约着一起去庙里上香。从她生下孩子之后,就忙了起来。好不容易孩子大了一些,稳住了。可以经常带出来玩了,却又丢了。想到这贾老夫人叹了口气,好在是找回来了。她看向女儿和外孙女期待的眼神,无奈道:“去,一起去。”

“好耶。”夏初欢呼一声,东西也不用她准备什么。只需要说要去干什么,她们自然就会把一切该带的都带上。难怪大户人家家里奴仆成群,出门也呼奴使婢的,太舒服了吧。

既然说好了,贾老夫人那边准备了一下,就出发了。车已经备好了,管家还让小厮先出发,去把船订上。等夏初她们到了湖边,船已经候着了。

三人上了船,直接去甲板坐了。徐嬷嬷等人将带来的酒菜,水果点心,摆了一桌子。看湖上有风,又拿出了披风。

“酒温一下再喝吧?”徐嬷嬷问道。

现在已是秋末,天气凉了。喝点温酒也不错,夏初看向贾老夫人。贾老夫人点点头,翠花提了个小炭炉出来。

带着水汽的凉风吹在脸上,夏初没忍住喟叹一声,笑道:“真舒服。”

“这就满足了?”贾老夫人笑他,又看了一眼自己女儿。见她眉目舒展,脸上带着浅笑,似乎也觉得享受。觉得今天这趟门,出得不错。“这风,吹得真舒服。”

四周一片开阔,举目望去皆是幽蓝的湖水。贾青芜深吸了一口气,又轻轻吐了出去,像是要把胸口的滞气全部排出去。迎面的微风沁人心脾,加热的酒香漏了出来。对面是母亲温柔的目光,身边是含笑望来的女儿,这世上好像没什么比这更幸福的事情了。

也是几年来,她最放松的时刻。

“来,我给外祖母斟杯酒。娘也来一点,小酌怡情。”夏初给三人都倒上酒,加热的时间并不长,摸着温度正好适合入口。

翠花想上去接过酒壶,被徐嬷嬷拉了一下,并示意大家往后退一些,让主子们自己来。

温酒下肚,一股热气顺着胃部上升。被湖风吹得凉丝丝的脸颊,也泛上了热意。

夏初往嘴里丢了几颗炸花生米,舒服,自在。要是有个靠背椅就好了,翘着二郎腿,一口酒一口肉,最好是烤肉。可惜现在只有卤牛肉,没有董小环卤得好吃。她捏着酒杯,吟道:“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贾青芜跟着小声念了一遍,“好诗,我这胸怀竟不如女儿了。”

“夏夏竟还有这般文采?”贾老夫人奇道,不过她娘家并不显,幼时也只是闷读过几本书,只能听出字面的意思,也觉得这诗不错。

夏初笑着解释不是自己写的,是先朝的一位大诗人的作品。

“夏夏也喜欢李白?”贾青芜道。

“嗯,喜欢他的诗。”就是太多了,小时候背得太多了,可恨李白了。觉得这人真烦啊,该不会是天天写诗,写了就让他们背,烦死了。现在想想,那时候背下来也不懂其中的意思,等长大了,经历变多了,才更喜欢李白诗中的意境和想要表达传扬的精神。才懂得为什么会挑选那么多李白的诗,来作为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