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多多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多多书院 > 其他类型 > 家族修仙:我以子嗣登仙 > 第674章 犬徒之名,师尊离去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674章 犬徒之名,师尊离去

又是五年过去。

这一年,景安已经三十岁了。

他的师尊“元空”以绝对的优势,被当前住持定为下一任住持的人选。

作为其唯一弟子的景安,因为资质平庸,成为不少人口中“虎师犬徒”!

好在,元空没有嫌弃自己的徒弟。

他不止一次勉励徒弟,修行贵在坚持。

景安心如磐石,并未动摇。

就这样,又过去了十年。

景安岿然不动。

甚至,他的平庸之名都传出了青山寺。

世人皆知,元空住持是青山寺千年不出的绝世人杰,但是他有一个庸才徒弟。

这消息传遍王朝内外。

一时间,倒是有人专门拜访青山寺。

他们想要看看,这位传说中的“犬徒”是何等模样。

更多的,是打算奚落他,借此能找回一点信心。

景安早已达到了“荣辱偕忘”的地步。

直到有一天。

他遇到了一个性子迥异的文人。

那人生性豪迈,而且自来熟,拉着景安就有说不完的话。

最初,景安没有搭理他。

奈何这人在话痨上的坚定,与景安在修行上的坚定不相上下。

几个月之后。

景安就收获了自己的第一位朋友。

文人名叫荀仕林,青山寺的人都喊他荀居士。

一个文人,一个僧人,就这样相交了数年,甚至景安闷葫芦的性子都有所好转。

八年过去。

景安已经年届五十了,按照荀仕林的说法他应当“知天命”了。

荀仕林提前恭喜了景安,约定来日再见,而后就离开了青山寺。

[120年心境:志同道合,与友同行]

陈景安的变化,让外面的方润感到无比诧异。

他明明还只是第一境“发丘”。

可是,心境竟然一下子增长了60年。

这都堪比突破第二境“珈蓝”了。

方润惊讶归惊讶。

不过,陈景安的心境,早就已经被他给甩开了。

心魔中的方润,如今已是第三境“珈蓝”。

同样50岁的年纪。

方润的心境达到了惊人的“300年”。

看到这,方润嘴角微弯:“陈道友倒是沉得住气,只可惜比我还是差了点。”

……

殊不知。

景安自从过了五十岁的“知天命”阶段之后。

他对于佛法的理解与感悟,忽然间提高了数个档次,俨然有种高屋建瓴的感觉。

前面四十年积累下来的底蕴。

这一刻,如同泄闸的洪水一样翻涌而出。

短短一个月的功夫。

他突破了!

景安成功修成了“珈蓝”。

[210年心境:厚积薄发,终成珈蓝]

落在方润的眼里。

他上一秒还在谦虚的给陈景安找补,然后就瞬间被追上了一大半的进度。

这让方润的笑容有些凝固。

他不理解,为什么陈景安突破“珈蓝”,竟然直接就增长了90年的心境!

“我活了这么久,难道心境连陈道友都不如?”

方润瞪大眼睛。

他不信!

这肯定是因为,这个阶段还处于陈景安的舒适区。

等到时间线拉长了,自己的优势就会体现出来。

……

景安成功突破“珈蓝”,他并没有刻意宣传这个消息。

唯有面对师尊的时候,主动与他提了一嘴。

元空显然很为徒弟骄傲。

师徒俩情同父子,当天夜里元空亲自下厨,给景安做了一顿斋饭作为独属于他们的庆功宴。

[240年心境:师徒同乐]

这天晚上之后,景安就又做回了那个平平无奇的老和尚。

他到了这把年纪,元空这个师尊兼方丈的,也没有说要给景安特殊化。

这让元空“公允”的形象深入人心。

同时,青山寺内部对于景安这个“犬徒”,同样有所改观。

他平庸归平庸,但是这份心境修为是可圈可点的。

作为住持的弟子,能够安于现状,不争不抢。

许多人与他同辈的弟子看在这件事情的份上,开始有意识改善景安的名声。

又是十年过去。

景安在“珈蓝”阶段的修炼大有收获。

这是花甲之年。

他有点想出山去找荀仕林了。

自己就这么一个朋友。

[270年心境:年至花甲,以诚侍友]

于是,景安提出了要出寺的请求,很快得到了批准。

他第一次离开了这座从出生开始,就寸步不离的佛门净土,见识到了广袤世界。

景安开始打听“荀仕林”的名字。

就这样,过去了十年。

景安走走停停,一次次得知“荀仕林”的踪迹,一次次满怀期待寻找。

奈何,荀仕林像是每次都快他一步,二人总是错开。

景安只当二人是无缘再见。

最终,他在一处濒临东海的石刻前停住。

景安打量着落下的大日,心中对于第三境“揭谛”已然有了感悟。

他在原地打坐三日三夜。

三次目视着大日的东升西落。

终于,景安突破到了第三境“揭谛”

[540年心境:寻友不得,偶有感悟]

这下,他正式完成了对方润的反超。

同样是70岁的年纪。

方润前期将陈景安远远甩在身后,可他如今也还在“揭谛”打转。

至于心境,不过刚刚提升到360年的程度。

20年的时间获得了60年的心境历练。

方润可以肯定,他的那具化身绝对没有偷懒。

问题不在他,而是出在陈景安的身上。

陈景安的心境太过坚定了。

而且,他总能在平平无奇的日常中进行顿悟。

这是方润不具备的本事。

……

景安回到了青山寺。

本来,他这一去十年,倒是没有引起多大的轰动。

可是青山寺已然变了模样。

最大的一处变化,那就是住持。

按理说,青山寺的住持都由禅让产生,老住持到了一定的年纪就把位置让出去,他们则前往青山寺的秘洞修行。

元空已经当了三十多年的主持。

以他的实力,还有很长的时间可活,但是不可能一直赖在住持的位置上。

元空退位让贤是早晚的事情。

但是不同之处在于。

元空没有选择进入秘洞,而是将住持位置传给一位“景”字辈的僧人景明之后,就与徒弟一样选择云游天下。

临走之时,他留了一封书信给景安。

景安将其打开,里面却空无一字。

他不知道这是师尊的本意,还是书信留错了。

不过,即便是空白页,那也是师尊给他的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