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多多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多多书院 > 其他类型 > 桃花的长安行 > 第96章 只能自救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胡不归派去邻近封地的人很快带回消息,正如他所料,邻近几处封地今年收成都不甚理想,最多只能匀出少量粮食,解燃眉之急尚可,却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邬桃得知消息后,心中明白,想要度过眼前的难关,只能靠自救。

次日清晨,邬桃便早早起身,带着春桃来到了田间地头。初春的田野,乍暖还寒,空气中弥漫着泥土的芬芳。百姓们已经开始了一天的劳作,他们弯着腰,辛勤地耕耘着土地,为即将到来的播种做着准备。邬桃看着眼前这番景象,心中涌起一股敬佩之情。这些淳朴的百姓,用自己的汗水和辛劳,养育着一方水土,也支撑着这个国家。

邬桃走到一位正在耕作的大娘身边,亲切地问道:“大娘,我可以跟您学习一下如何耕地吗?”

那位大娘名叫赵大娘,是这附近有名的种田好手。她见邬桃衣着华丽,气质不凡,心中有些疑惑,但还是热情地招呼她:“王妃娘娘,这粗活累活,哪能让您来做啊。”

“大娘,您叫我桃桃就行了。我闲着也是闲着,想来体验一下农活,您就教教我吧。”邬桃说着,便挽起袖子,拿起一旁的锄头,有模有样地学了起来。

赵大娘见邬桃如此真诚,也不再推辞,便耐心地教她如何握锄头,如何翻土,如何播种。邬桃虽然是第一次接触农活,但她聪明伶俐,一点就通,很快就掌握了基本的要领。

在田间地头劳作的百姓们看到这一幕,都纷纷停下手里的活计,好奇地围观起来。他们从未见过王妃娘娘如此平易近人,更没有想到她会亲自下地干活。一时间,议论纷纷,赞叹不已。

“王妃娘娘真是平易近人啊,一点架子都没有。”

“是啊,还亲自下地干活,真是难得。”

“我看王妃娘娘是真的想为我们老百姓做点实事啊。”

听着百姓们的议论,邬桃的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她知道,要想真正融入这里的生活,取得百姓的信任,就必须放下身段,从点滴做起。

在接下来的几天里,邬桃每天都坚持到田间地头劳作,虚心向当地百姓学习种植经验。她还利用自己现代的知识,提出了一些改善农业生产的建议,比如轮作倒茬、合理施肥、兴修水利等等。这些建议得到了百姓们的认可,纷纷表示要尝试一下。

春桃看在眼里,心中对邬桃更加敬佩。她知道,邬桃所做的一切,不仅仅是为了帮助百姓度过难关,更是为了更好地融入这片土地,成为这里的一份子。夜幕降临,春桃一边帮邬桃按摩酸痛的肩膀,一边兴致勃勃地说着今天在村里听到的新鲜事,邬桃心中一动,一个想法渐渐清晰起来……

春桃一边说着,一边观察着邬桃的神色。见邬桃听的认真,便试探地问道:“王妃,您看咱们是不是也搞些活动,和大家热闹热闹?”

邬桃放下手中的书,笑道:“英雄所见略同啊!我正有此意呢!”

于是,在邬桃和春桃的组织下,封地上开始出现了一些新鲜的活动。他们先是在村里搭起了戏台,请来戏班子唱戏,吸引了周围村落的老百姓前来观看。锣鼓喧天,热闹非凡,欢声笑语驱散了往日的阴霾,也拉近了邬桃与百姓之间的距离。

接着,她们又在村口设立了“故事会”,邀请村里的老人们讲述当地流传的历史故事和民间传说。邬桃听得津津有味,同时也对这片土地的历史文化有了更深的了解。她发现,这些故事里蕴藏着丰富的智慧和精神力量,正是这片土地和人民生生不息的根源。

邬桃还鼓励村里的妇女们组织起来,学习刺绣、编织等传统手艺。她从城里请来手艺精湛的师傅,免费教授技艺。很快,精美的绣品和编织品便在村里流行开来。邬桃还帮助她们将这些手工艺品拿到城里售卖,为她们增加了收入。

春桃看着邬桃忙碌的身影,心中充满了敬佩。她知道,邬桃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让百姓们的生活更加美好,让这片土地充满希望。

而胡不归这边,也在政务上取得了一些进展。他深入基层,了解民情,制定了一系列有利于百姓的政策。他减免赋税,鼓励农耕,兴修水利,发展商业,使得封地的经济逐渐复苏。同时,他还加强了治安管理,严厉打击盗匪,保障了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封地的治安状况也有了明显的改善。

百姓们都感受到了变化,他们对未来充满了希望,对胡不归和邬桃也更加爱戴。

一天,邬桃在田间地头劳作时,赵大娘走了过来,看着邬桃熟练地翻土播种,眼中满是赞赏。她笑着说道:“王妃娘娘,您真是越来越像我们这儿的庄稼人了!”

邬桃擦了擦额头的汗水,笑道:“赵大娘,您就别笑话我了,我这还差得远呢!对了,您今天怎么有空过来?”

赵大娘神秘地笑了笑,说道:“我呀,今天是来给您送好东西的!”

赵大娘从身后的篮子里掏出一个包袱,打开来,里面是一件件手工缝制的衣物。“瞧瞧,这是我老婆子亲手做的,想着天凉了,给您和王爷一人做了一套。”赵大娘笑呵呵地说,“您别嫌弃我手艺粗糙。”

邬桃接过衣服,入手的布料柔软舒适,针脚细密,可见缝制之人用心良苦。她心头一暖,这哪里是嫌弃,分明是满满的心意。“赵大娘,您太客气了,这衣服真好看,我和王爷都很喜欢。”

“喜欢就好,喜欢就好。”赵大娘看着邬桃,眼中满是慈爱,“王妃娘娘,您别看我老婆子没见识,您为我们做的这些,我们都记在心里呢。您是真心实意地想让我们过上好日子,我们都感觉得到。”

“赵大娘,您言重了,我做的还远远不够。”邬桃谦虚地说,“我还需要向您这样的老人家多学习呢。”

赵大娘拉着邬桃的手,语重心长地说:“王妃娘娘,您是城里来的,很多事情都不懂。我们这儿啊,最讲究的就是一个‘土生土长’。您想真正融入我们,就得学会我们的生活方式,了解我们的风俗习惯。”

邬桃认真地听着,她知道赵大娘说得对,只有真正融入这里,才能更好地帮助这里的人们。于是,她虚心地向赵大娘请教各种生活技能,从辨认草药到腌制咸菜,从织布纺线到酿酒做酱,事无巨细,她都认真学习。赵大娘也不藏私,将自己毕生所学倾囊相授。

在赵大娘的指导下,邬桃学会了许多传统的生活技能。她发现,这些看似简单的技能背后,蕴含着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对生活的热爱。她开始尝试用这些技能改善自己的生活,也尝试着用这些技能帮助身边的人。

一天下午,邬桃和赵大娘坐在院子里聊天,春桃从外面匆匆忙忙地跑了进来,脸上带着一丝兴奋。“王妃娘娘,我发现了一个好东西!”

## 桃花灼灼映长安

### 第九十六章 融入封地

“什么好东西?”邬桃放下手中正在编的草篮,好奇地看向春桃。赵大娘也抬起头,脸上带着慈祥的笑容。

春桃平复了一下呼吸,兴奋地说:“王妃娘娘,您还记得前些日子,您让我去邻镇打听有没有什么新鲜玩意儿吗?我今天去的时候,发现他们那里在种一种我们这儿没见过的庄稼,长得可好了,听说是从西域那边传过来的,产量高,还特别耐旱!”

“哦?还有这种事?”邬桃来了兴致,“那是什么作物?长什么样?你快仔细说说。”

春桃便将自己所见所闻详细描述了一番,还从怀里掏出一小袋种子,献宝似的递给邬桃,“王妃娘娘,您看,这就是那作物的种子,我特意要了一些回来。”

邬桃接过种子,仔细端详,这些种子颗粒饱满,颜色呈暗红色,与常见的作物种子确实有所不同。她心中燃起一丝希望,如果这种作物真的像春桃所说那样优良,那对于改善封地百姓的生活将会有极大的帮助。

“春桃,你做得很好!”邬桃赞赏地看了春桃一眼,然后转头对赵大娘说道,“赵大娘,您见多识广,帮我看看,这是什么作物?”

赵大娘接过种子,放在掌心仔细辨认了一会儿,摇了摇头,“老婆子活了大半辈子,还真没见过这种种子。”

“那怎么办?”春桃有些着急,“王妃娘娘,要不我们找人问问?”

“不用着急,我们可以先试试。”邬桃冷静地说,“春桃,你明天去找几个经验丰富的庄稼汉,把这些种子种下去,看看能不能种出来。”

春桃领命而去。邬桃和赵大娘商量着种植的细节,从选址、施肥到浇水,事无巨细,都做了周密的安排。

接下来的日子里,邬桃几乎每天都会去田间地头查看作物的生长情况。在她的精心照料下,这些来自异域的种子逐渐破土而出,长出绿油油的叶片,展现出勃勃生机。

时间飞逝,转眼间,几个月过去了。当初播种下去的种子已经长成了一片绿油油的庄稼,沉甸甸的穗子压弯了枝头,预示着丰收的喜悦。

当地百姓看到这种从未见过的作物,都感到十分好奇,纷纷前来围观。当得知这种作物产量高、耐旱性强后,更是喜出望外,纷纷请求邬桃教他们种植方法。

邬桃耐心地向百姓们讲解种植技巧,并亲自示范。在她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百姓开始种植这种新型作物,封地的粮食产量得到了显着提高。百姓们的生活水平也随之得到了改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然而,就在一切看似步入正轨之时,一封来自长安的密信打破了平静。胡不归收到信后,脸色骤变,眉头紧锁,眼中闪过一丝不安。

“怎么了?”邬桃察觉到胡不归的异样,关切地问道。

胡不归沉默了片刻,将手中的信递给邬桃,“你自己看吧。”

邬桃接过信,打开一看,脸色也跟着变了……

### 桃花灼灼映长安

邬桃接过信,打开一看,脸色也跟着变了。信是胡不归在宫中潜藏的眼线送来的,信上只有一句话:“太子薨,圣上病危,速回。”

短短一句话,却犹如晴天霹雳,震得邬桃半天回不过神来。太子薨逝,皇上病危,这意味着什么,不言而喻。这突如其来的变故,将会给他们的生活带来怎样的翻天覆地的变化?邬桃的心中充满了不安和恐惧,她抬起头,望向胡不归,却发现他的脸上,除了震惊之外,还有一丝难以言喻的悲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