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多多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多多书院 > 历史军事 > 提灯贞观,冒充天人混大唐 > 第403章 大年初二工作忙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高桥太郎往返倭国和大唐,在大唐的生活时间远比在倭国长,他对倭国并没什么感情牵连,那里就是个货物交换地罢了。

和长安的繁华比起来,在大唐做条狗,都比在倭国当个小官强。

有了加入大唐的机会,自然要紧紧抱住,高桥太郎赶紧表态:“贵人放心,小人马上联络好友,一定把贵人的意思告诉他们。”

高桥太郎的表态尚大侯爷基本满意,他安抚着说道:“此事不必着急,慢慢来就行。”

高桥太郎心说:“贵人不急我急啊~~如此好的机会,我抓不住,贵人就会找别人了,那可不行。”

既然要交好贵人,贵人的眷属不能不表示。

孔凡荣孔小娘子得到了一支大金簪子,就连她几个闺蜜,也得到了金簪子,只不过小一点。

李寒梅、崔青青、孙青朵高兴得眉开眼笑。

尚大侯爷假意付钱,被高桥太郎严词拒绝;在高桥太郎急哭的情况下,尚大侯爷收起铜钱,接受了这份好意。

就在此时,崔牛毕来报:皇帝、皇后已经到了平康坊,请尚侯爷回家。

高桥太郎擦着泪水感慨:自己做对了,这真是没有再粗的大腿了。

尚青云思忖:老李急匆匆找他,肯定不是单纯吃饭,而是讨论今年的形势应对问题,年前因为尚大侯爷突然发脾气没讨论完。

今天的目的基本达到,尚大侯爷失去了继续逛街的兴趣,准备打道回府。

“荣荣,我回去有事,你和姐妹自己回家吧。”

这里离孔家很近,还有家丁护卫,安全问题不用担心。

孔凡荣听见了皇帝、皇后到平康坊的消息,理解的点点头:“夫君有事去忙就行,不用管我们。那什么~~晚上我还过去看电视吗?”

“去啊,晚上你直接过去就行。”

今晚《三国演义》继续播出,孔小娘子继续过去就行,这个没什么疑问。

尚大侯爷渐行渐远,稳重的李寒梅望着那个背影,痴痴地说道:“我多想现在变成一块麦芽糖,粘在尚侯爷身上啊,永远都不会掉下来。”

文雅的崔青青眼神莫名闪动:“我现在就想和尚侯爷生猴子,我可是属猴的。”

活泼的孙青朵跃跃欲试:“你想的美~~我要和侯爷生小狗,绿毛的~~生一大堆绿毛的~~”

气得孔凡荣跺脚:“走啦,不管你们了,真是气死我了。”

看孔凡荣真的要走,三个闺蜜才嬉闹着跟上来。

尚青云回到家的时候,老李已经去了三次厕所——喝茶喝多了胀肚子。

“贤婿雅兴不错啊,大过年的出去逛街?”没等尚青云开口,老李破天荒主动打招呼。

嗯?事出反常必有妖~~大过年的,老李不等给他拜年首先开口,这儿肯定有事。

尚大侯爷把警惕性拉起来,皮笑肉不笑地说道:“陛下不会真以为:我是闲得蛋疼去逛街吧?”

嗨~~尚青云真想多了。

老李这次主动打招呼,完全是因为他除夕搞了个大阵仗,老李感觉脸上有光彩,这才主动和狗女婿开口。

付出一腔热情,换来的却是狗屎,老李心头甚是不快,他脸上的笑容迅速消失,不阴不阳的说道:

“那这大过年的~~贤婿是为大唐工作去了?”

“恭喜陛下,你答对了。”尚青云的回答毫不拖泥带水。

老李顿时一怔:他没想到狗女婿这样回答,但他却不敢再问。

因为老李知道:狗女婿行事天马行空,说不定真是为了正事。

长孙皇后赶快打圆场:“好啦好啦,你俩不要一见面,就搞得这么剑拔弩张的~~丽质、襄城,你俩先去楼上玩。”

“夫君,丽质想你了。”

小萝莉、襄城公主过来抱了抱夫君胳膊和大腿,依依不舍地上楼去玩,长孙皇后想跟着上楼,被老李挡住了。

老李可不敢单独面对狗女婿,万一狗女婿像年前那样破罐子破摔,他可招架不住。

必须把观音婢留在这儿,中间打个缓冲。

长孙皇后给两人添上茶水,尚大侯爷端杯吸溜了两口,才把今天出门的主要意图跟老李说了一下。

老李心说:怪不得呢,幸亏刚才没招惹他。

沉默了一下,老李长吁短叹:“贤婿,这事是个好事,可远水解不了近渴啊~~”

尚青云笃定地说道:

“怎么解不了?今年多少先从倭国弄点钱再说。至于其他事,那都是以后的伏笔,暂且不用管他。”

长孙皇后眼睛亮晶晶地看着尚大侯爷,这才是她心目中的青云:站得高看得远,每一步落子看似杂乱无章,却总是布局深远。

可转头一想,青云大年初二就在为国操劳,长孙皇后心中又很痛惜:青云真是太辛苦了~~

“今年的大旱超乎想象,要死很多人的。”

尚青云叹息一声,他无法改变自然规律,只能尽力做些自己能做的事。

老李担忧的重点和尚大侯爷不一样,他担忧的是王朝能否稳定:“贤婿,那样的话~~”

老李没说完,尚青云就摆摆手挡住他:

“陛下不要说了~~今年的天灾不光大唐,全世界都这样,此乃自然伟力,非人力之所及。”

尚青云的话有些沉重:

“唉~~大旱不光带来粮食短缺,还会带来严重蝗灾,蝗灾造成的后果才是最致命的。”

老李吓了一跳,头皮有些发麻。

真正的蝗灾,老李并没见过,但他能够想象出来,那是一种什么样的恐怖局面:

遮天蔽日的蝗虫飞过来,所过之处,一片白地。

单纯的旱灾,多少还能有点粮食收成,蝗灾过后,那就什么都没有了。

历史上,真实的贞观二年天下大旱,各地灾民向长安涌来,长安城内百姓饿的受不了想要出城逃命。

李世民无奈下令打开城门,放百姓出城自寻生路,玄奘就是混在逃难人群中,出了长安一路西行的。

但尚大侯爷来了,一切都变了。

可无论怎么变,有一点肯定不会变的:那就是肯定会有粮商哄抬物价,把粮价抬高到令人无法承受的水平。

设想一下:假若有100个人,却只有99人的粮食,并不会出现粮食只上涨一点、或者最多饿死一个人的局面。

事实上粮价会成倍的涨,直到人们再也无法承受,饿死足够多的人才结束。

在这恐慌的过程中,粮商发财了,很多人饿死丢命。

念及于此,尚青云意味深长地对老李说道:“陛下,你的麻烦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