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长拿出一份计划报告:“你看看这份计划报告。”
“这是我,总工们,四九城那边一起商讨出来的计划报告。”
徐江拿起计划报告,看到一半,他拿起办公桌上的钢笔,对照地图在上面进行标注,很快一份部署图构造完成。
徐江呆呆问:“首长,咱们的核力量有这么强吗?”
正抽着烟,差点被徐江呛到,首长没好气道:“你傻了吧?知道什么叫计划吗?停留在纸面,还没开始建设。”
“差点忘了这只是一份计划报告,还在计划中。”徐江尴尬的拍拍衣服:“我还在纳闷咱们的核力量什么时候这么强?有这力量,我们也能当列强。”
首长:“这是一份计划报告,也是对未来核武的畅想,说说你的评价。”
又让我评价?徐江挠挠脑袋:“计划很美好,现实很现实。我们在发展,别人也在发展。”
“不过话说回来,我们要是不发展,差距只会越拉越大,到时候真就成案板上的肉,任人宰割。”
首长没有说话,指指计划报告让他继续看。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徐江认真沉下心仔细看,同时在脑海里复盘,生怕首长又要他讲几句自己的见解。
“计划报告你也看了,以后这个基地不再是重点工程。所有重心,主要资源等等要偏移到别的工程建设。”
首长郑重其事,一字一顿道:“我打算让你接手这个基地。”
让我接手?
徐江蹭的一下站起来,这消息的地震惊力度不亚于蘑菇弹爆炸:“首长,你玩笑了。”
对徐江的震惊,首长早有预料,他缓缓道:“不开玩笑,我计划从这个基地抽身,带着工程师们去建设另一个新工程。”
不是,这消息来的太突然…
人在无语的时候是会笑,徐江无语的勉强笑两声,不知道说什么好。
自己虽然在基地生活这些年,但只浮于表面,从未深入接触基地相关,基地核心一点也不熟悉,有很多人和事他都不认识,没见过。
突然让他接手基地,让徐江无所适从。
他走到地图前,重新审视自己标记出来的地点:“这么多核武工程,首长负责哪一个?”
首长:“中间那个最大的。”
徐江顺势看去,是地图中间的川贵,难怪叫地下长城,重峦叠嶂的山峰就是最好的隐藏和保护。
计划报告都整出来,说明这一切已经拍板定下,这叫大势所趋,谁反对都没用。
坐回椅子,徐江感觉头大,在首长与何玉山之间来回扫视。
这眼神一看不是好人,在打自己主意,何玉山连忙道:“别看我,我跟首长搭配多年,我要跟他一块去干新的工程。”
哎…我还没开口,心里那点心思被堵住。
徐江:“首长,你和上面是怎么想的,用人不是这样用的,可以让别人接手基地。”
首长:“你的级别最高,你做的贡献,立下的功劳已经证明你的忠诚度,是一位值得信任培养的好同志,尤其是北边一行。”
“将基地交给你,我放心,上面也放心。”
培养也不是这样培养的,基地几万人,他从未接手这样的大工程,这担子很重。
徐江欲哭无泪,有种作茧自缚的错觉。
他道:“纵使我的级别最高,我在基地没啥威信不能服众,人心不齐,队伍不好带。”
首长微微一笑:“你负责的菜篮子工程已经让“徐江”这个名字家喻户晓,有很高的群众基础。是你改善基地生活,让大家告别咸菜窝窝头的艰苦日子。”
“他们可能不认识你这个人,不认识你这张脸,但他们认“徐江”这个名,威信这一块你是足够的。”
徐江再道:“这个基地不再是重点,首长和上面打算给我留多少人?”
听到徐江语气松口,有意向接手基地,首长露出一丝放松的微笑:“基地不再制造核武,我带走三分之二的工程师,以及部分熟练的工程兵,预计打算带走一万左右。”
“剩下留在基地负责发射井里的核导弹日常维护和检修,以及对靶场有目的性的修建。”
之后的时间,首长给徐江答疑解惑,讲了很多与基地有关,与地下长城有关的事宜。
讲到最后,首长道:“从现在起,你跟在我身边着手接触基地一切,方便后续平稳交接不出乱子。”
“另外,玉山要跟我一块去建设新工程,你挑一个人当你的左膀右臂,从明天开始跟在玉山身边,熟悉保障部。”
表面不提倡任人为亲,但实际情况又是另一种情况。核心位置都是交给能放心的自己人,不用担心出现不听话的刺头不配合工作。
首长,或者何玉山可以挑一个人接手保障部,但他们不能这样做。
让徐江自己挑一个,后来者只会念徐江的恩情,办事自然配合卖力,成为一个合格的助力。
至于级别配不上工作位置,那都不是问题,办法总比困难多。
让自己挑人,徐江脑海里第一时间想到的是曾存继和陈大牛。
这两人是他来基地后,第一批归他管,一起搞菜篮子工程的老人。
在两人之间犹豫几秒,徐江选择曾存继。
曾存继是他的司机,开了好几年车。
而曾存继的媳妇,老丈人,是儿子的老师,这些年下来,这一家人没功劳也有苦劳,有这么好的机会当然要适当关照关照。
徐江:“曾存继有头脑做事灵活,就他了。”
何玉山点点头:“行,明天让他来我的保障部报到,以后跟在我后面熟悉工作,直到交接完成。”
首长掐灭烟头,对何玉山吩咐:“去把总工们叫来开会。”
随后对徐江道:“从现在起,你就把这里当成你的办公室。会上有什么好的意见,或者疑问可以提出来。”
随着电话打出去,很快就有总工陆续出现在办公室门口。
徐江知道基地有很多历史课本上的名人,来基地这些年他没有刻意去接触,没有刻意去创造偶遇的机会,一切顺其自然。
现在,看到他们个个走进办公室,出现在眼前,徐江感慨万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