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多多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马周日夜兼程,风尘仆仆地赶到了荆州。

他四下探访,不放过任何一丝线索,决心要查出这耒阳知府离奇身亡的真相。

随着调查的深入,他渐渐发现,这位知府在生前可谓是恶贯满盈,不仅贪赃枉法,更是鱼肉百姓,使得当地民众怨声载道。

“难怪那凶手会宣称是为民除害。”马周心中暗道,但即便如此,他也清楚,朝廷的律法不容践踏,任何人都不得私自杀人。

经过连日的明察暗访,马周终于将嫌疑人锁定在了当地一个颇有名望的门派弟子身上。

此人自幼习武,身手不凡,且为人侠义心肠,常常路见不平拔刀相助。

在得知知府的恶行后,他一时义愤填膺,冲动之下犯下了这惊天大案。

马周在捉拿此人时,他并未有丝毫反抗,只是平静地束手就擒。

在深沉的夜色中,面对马周那双如炬的审问目光,他,一名江湖侠客,坦然地承认了自己的罪行。

“马大人,在下犯了律法,但我希望你能将知府的罪行一并上报朝廷。”

他的眼神中充满了期待和恳求,仿佛看到了那一线希望的曙光:“那狗官欺压百姓,无恶不作,我这么做,只是为了替天行道。”

马周看着他,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他经过了解也深知这个侠客的为人,更清楚他所说的是事实。

于是,他点了点头,郑重地承诺道:“你放心,我会如实将此事回禀给朝廷。”

消息传到朝廷,李世民陷入了沉思。

他坐在龙椅上,双手紧握着扶手,眉头紧锁。

他一方面要维护朝廷的威严和律法的公正,另一方面又深知那知府罪有应得,民众对其早已是恨之入骨,这个案子,让他感到了前所未有的棘手。

朝堂上,大臣们议论纷纷,有的主张严惩不贷,有的则主张从轻发落。

李世民听着他们的议论,心中的天平也在不断地摇摆。

他知道,这个决定将会影响到朝廷的声誉和民众的信任。

最终,在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后,李世民下旨:“那侠客虽触犯律法,但念其揭露贪官有功且出于正义之心,判处流放三年以示惩戒。”

他的声音洪亮而有力,仿佛有一种无形的威严笼罩在整个朝堂之上。

同时,他也责令各地官员自查自纠、严于律己,不得再有贪腐之举。

这一旨意下达后,朝廷内外一片哗然。

有人称赞李世民的英明神武,有人则对那侠客的遭遇表示同情。

但无论如何,这个案子终于有了一个圆满的解决,而那名侠客,也将在流放的岁月中继续坚守自己的信念和正义。

此事虽已告一段落,但李世民的心中却仍存疑虑。

大唐境内武林门派众多、侠客如云,他们行侠仗义、劫富济贫的行为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民众的支持和拥护;但同时也给朝廷的治理带来了不小的挑战和困扰。

“该如何对待这些江湖门派和侠客呢?”李世民端起茶杯轻轻抿了一口后抬头看向下方的群臣:“大家议一议吧。”

凌游闻言率先抬起头来说道:“父皇,儿臣以为这事得管!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这些江湖门派和侠客同样是我大唐的子民;他们的行为举止理应受到朝廷的管制和约束。”

杜如晦听后微微点头表示赞同,但同时也提出了自己的担忧:“可是要怎么管呢?自古侠以武犯禁、这些江湖人士往往桀骜不驯、难以驯服,咱们朝廷该管到什么程度才能既不失威严又不失公正呢?”

魏征也接口道:“是啊!陛下,这些门派咱们是要剿灭他们还是让他们自行解散亦或是如何?这总得有个章程才行啊,不然的话只怕会适得其反、引起更大的动荡和纷争啊!”

李世民听完臣子们的话,手指轻轻敲打着桌面,发出有节奏的“笃笃”声,仿佛在思考着重大决策。

朝堂之上,气氛紧张而肃穆,众臣皆屏息以待。

片刻后,他缓缓开口,声音沉稳而有力:“朕以为,对于江湖中人,不可一概而论。”

他目光扫过群臣,继续说道:“那些真正行侠仗义、心怀忠义之人,朕自当欢迎他们为朝廷效力。可许他们在特定范围内行事,若遇贪官污吏、不法之事,可先报于官府。若官府不作为,再由他们出手相助。同时,朝廷也会给予相应的嘉奖和鼓励。”

众臣闻言,议论纷纷。

长孙无忌踏出一步,拱手问道:“陛下圣明,可那些桀骜不驯、不听朝廷号令的江湖中人又该如何处理呢?”

李世民目光一凛,斩钉截铁地说道:“对于不听诏令、肆意妄为者,定当严惩不贷。朕会令各地驻军密切监视各大门派动向,一旦发现有不轨之举,即刻镇压。”

李世民的声音在朝堂上回荡,透露出一种不容置疑的威严。

随后,李世民颁布诏令,广邀各大门派掌门入京商谈招安事宜。

消息传出后,江湖上掀起轩然大波,各大门派纷纷召开紧急会议,商讨对策。

经过一番权衡利弊后,许多门派决定接受朝廷的招安。

他们派出代表前往京城与朝廷进行商谈。

会谈之中,双方就合作事宜进行了深入交流并达成了一致意见。

这些门派表示愿意与朝廷合作共同维护大唐安宁并接受朝廷的监管和指导。

然而也有一些门派拒绝了朝廷的招安。

他们认为自己独来独往、自由自在惯了,不愿意受到朝廷的束缚和限制。

他们表示将继续保持自己的独立性和行事风格,并会密切关注朝廷的动向以应对可能发生的变故。

对于这些拒绝招安的门派,李世民并未强求。

他深知江湖中人的性格和行事方式各不相同,不能一概而论。

于是他暗中吩咐加强对这些门派的监管力度,密切关注他们的动向和行为举止。

同时他也表示将尊重这些门派的选择和权利,不会对他们采取过激的行动或措施。

此后的大唐江湖与朝廷之间形成了一种微妙而复杂的平衡关系。

侠客们的行动虽然多了些规矩和限制,但也得到了更多的支持和保障;朝廷的管理也更加顺畅和有效,能够更好地维护大唐的稳定和安宁。

江湖与庙堂间达成了新的和谐局面,共同推动着大唐的繁荣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