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多多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多多书院 > 科幻小说 > 苟在山上躲天灾 > 第187章 再次下山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最后还是陈夏提出来,在院子里挖个池塘,用来储水。

因为陈夏家里就有个小池塘。

于是各家都开始在院子里挖坑,挖完坑,用防水布或涂料遮上——这种东西,由于之前的三年雨灾,大家家里多少都有点存货,就算不够,张可为那里也有现成的。

就这样,不出一周,大家把各家能存水的地方都存上了水,平时也用着,现用现补充。

没多久,河水水位确实开始明显降低了。

“你觉得这样下去……河水会真的没水吗?”桑喆和陈夏背着竹筐,站在河边,那里有他们前一天放下的捕鱼篓。

陈夏知道桑喆问什么:“虽然比你年长一些,不过我也没见过这条河干涸的样子,也没听我爸妈说过。”

“我也没听婆婆说过……不过我小时候在山上找过泉眼,不知道那里到时候会不会干。”

“山上的那个泉眼啊,我也见过。”陈夏回忆着,“好像来自地下水,应该干得比河水慢些,但也不是没有枯竭的可能。不过现在我更在意的不是这个……”

“啊,明白明白,”桑喆叹口气,看着陈夏将捕鱼篓拉上岸,“张总说的疫病的事吧?”

张可为并没有集中提到瘟疫一事,但是能从话里话外看到许多暗示——比如萧山基地在大力收购药物,西药和中草药都包括在内,报价非常可观,姜家因为卖中草药而大赚了一笔。

在桑喆看来,这恐怕是萧山基地基于一些信息所作出的前瞻性应对。

“……所以,虽然现在卖药是个好买卖,但我不想卖了。”张可为找桑喆求购过好几次中草药,他知道,桑喆这边种的比姜家还多。

不过桑喆都没有松口。

桑喆也问过张可为,如果未来疫情爆发,囤药才是正当,而不是急于卖给基地,她不信张可为会短视到看不明白这点。

张可为嘿嘿笑道:“我知道,不过囤药这块是我大哥在做,如今基地对私下的药材交易管控很严,我在基地不好行事;所以我只负责粮食就行。”

桑喆还记得第一次见面时,张可为就提到过他哥张大有,隐约记得是“大有可为”的正经老大,不过身体不好……现在看来也没那么糟,至少能撑过这三年雨灾。

“嗯,这也是个问题,不过我想说的是别的。记得张总说过吗,下头水位退了,基地在鼓励难民拾荒?”

“啊……”桑喆恍然,“你是说,咱们也……”

陈夏点头:“我觉得是个好机会,你怎么想?”

桑喆颇为心动:“下头难民多,捡漏恐怕很难了,但是一些建筑工地和被水泡废了的建筑,反正难民拿不走,咱都可以考虑一下……对了,还有之前那个黑工厂来着,里头恐怕有些设备、建材之类的都可以收了。”

“对,那边有不少作坊……怎么样?”

“嗯!不去白不去!”不去简直浪费了她的金手指。

而且也可以下去看看形势如何,老从张可为嘴里听总不是个事儿。

“什么时候行动?”桑喆兴致勃勃地看着陈夏。

陈夏看着脚下捕鱼篓里的鱼,和之前冬天凿冰时捕鱼量差不多:“似乎也没那么多,那咱们尽快?”

“行,你去整备一下车,这次下山咱们得开车走了……没问题的话,明天就出发吧。”

既然是去抢资源,那当然宜早不宜晚。

就算是难民搬不走的建材,但能搬走的组织也大有人在。

于是和谢岩、何洋他们打过招呼,二人次日就直接带着狗出发了。

谢岩则心动得不得了,他虽然有钱,但在山上不事生产这么久,虽然也种种菌子和蔬菜吧,但一天天看着粮食减少,心里也是有压力的——如今都开始跟着种土豆了。

不过谢岩下去太碍事,桑喆和陈夏不带他。

但是作为看家的报酬,回来当然还是会有分成的。

谢岩勉为其难答应了,比起谢岩,何洋接受度就好多了,她也不是第一次看家,之前桑喆给她的报酬也非常可观,只是这次桑喆连黑珍珠都带了下去,还是让她有点意外。

跟姜家人和张可为也说了一声,姜家人看上去很动心,但是乖巧地没有开口,张可为则给了桑喆一张新的名片——

桑喆之前的那张已经更新换代淘汰了,现在同伴识别的是新名片。

张可为让桑喆有生意可以找他同伴。

二人开车到了11区,也顺便问了于凡的需求。

他们如今不缺粮不缺柴也不缺水,倒也没提什么,还是桑喆考虑到于凡他们的身份,在基地买防护用品和药品会受限,提出来回头给他们带点。

跟所有人打了招呼,二人终于正式踏上下山的路。

这次陈夏开车,桑喆偷懒,抱着胳膊看车外发呆,沿途看到原本被砍伐得光秃秃的山林又冒出了绿色,也看到8区以下住宅区又有了人影。

只是看那些面孔都有些陌生,恐怕都换了新屋主,或者干脆就是些鸠占鹊巢的。

那些屋子由于过去三年没人打理,再加上被人几番劫掠过,都显得破破烂烂的,但即使如此,对很多基地难民来说,也是比活动板房和帐篷好得多的去处。

只是能如此夺下房子的人,如果不是财力比别人占优,那就是武力比别人占优了。

桑喆心里再次暗暗庆幸,还好11区有于凡他们守着,给他们在12区的生活真的省了很多心力。

到了基地——如桑喆所料,仍然是大量排队进入基地的难民。

甚至由于雨灾结束,这次排队的人数比之前翻了数倍,弯弯曲曲地几乎看不到头。

大门处立着牌子,上头写着进入基地需要的粮食价格和其它注意事项——让桑喆瞠目的是,粮食又涨了,现在每人需要三十五斤粮。

桑喆再回头看,难民们面黄肌瘦,但确实人人都背着很大的包袱。

也不知道是怎么省下来的,而且还要背着这么重的东西长途跋涉过来……也不知道外头官方避难所是不是也是这个价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