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多多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靖康元年

大殿内气氛凝重。赵桓脸色铁青,怒意与惶惑交织,心中却无处安放。

他瞥向种师道,这位老将虽久经沙场,此刻眉头紧锁,忧虑的眼神让赵桓心中一凛。

光幕上的言语如同利刃,刺痛着他的自尊与皇权。

\"这些无名之辈,竟敢非议大宋!\"

赵桓愤愤不平,声音虽带怒意,却难以掩盖内心的无力感。

他的话语在大殿内回响,显得有些苍白无力。

种师道放下茶杯,面色凝重,\"陛下,光幕中所言虽刺耳,却也警醒。

靖康之耻,实则非一日之寒,乃国之积弊所致。

然而,今日我大宋尚有可为。

金人虽强,然我军民同仇敌忾,且有天时地利之便,何惧之有?\"

种师道的话语中透露出对未来的不确定,但同时也表达了对大宋命运的坚定信念。

正在此时,各大臣闻讯赶来。

李纲满面悲愤,直入朝堂。

他不顾礼仪,直接跪在赵桓面前,声泪俱下:“陛下,臣闻光幕之言,实为警钟。

臣请命,愿率勤王之师,与金贼决一死战,以雪靖康之耻,振我大宋声威!”

李纲的激昂之情溢于言表,他的忠诚和决心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个人。

种师道点头赞同,“陛下,李大人之言,正合我意。”

他的话语中充满了对李纲的支持和对当前局势的深刻理解。

然而,姚平仲的出现却让局势陡生变数。

他站在大殿中央,身姿挺拔,眼中闪烁着不容置疑的光芒,声音洪亮,充满了自信。

“陛下,金兵虽强,但我军也并非软弱之辈,若能夜袭其营,定能大获全胜,一举扭转战局。”

种师道眉头紧锁,他深知金军的厉害,夜袭行动风险极高,一旦失败,后果不堪设想。

他上前一步,对赵桓拱手道:“陛下,姚将军的勇气可嘉,但金营防备必严,我军贸然行动,恐会陷入敌人的陷阱。

微臣建议,应以稳守为上,待援军云集,再图大举。”

赵桓听着两位将军的意见,心中权衡。

他看向李纲,希望能从这位主战派大臣那里得到更多的支持。

李纲深知当前局势的严峻,他坚定地说。

“陛下,种将军的顾虑固然重要,但若能夜袭成功,不仅能削弱金军的力量,更能提振我军的士气。

臣愿为姚将军提供策应,确保行动的成功。”

种师道见李纲也支持姚平仲,心中不禁一沉。

他再次向赵桓进言:“陛下,微臣并非反对出击,只是担心夜袭的不确定性太高。

若能等到种师中将军的援军到达,我军实力将大大增强,那时再出击,胜算将更大。”

赵桓沉默,心中矛盾重重。

最终,他深吸一口气,对姚平仲说,\"姚爱卿,计划朕已知,此行风险大,务必谨慎。\"

姚平仲领命,他转身对种师道和李纲一拱手。

“平仲定不负陛下所托,誓要以此战建功。”

说罢,他昂首走出大殿,准备着手夜袭金营的准备工作。

随着姚平仲领命而去,大殿内的紧张气氛并未消散,反而因即将到来的夜袭行动而更显凝重。

赵桓,这位身负大宋江山的皇帝,此刻却显得有些手足无措,他深知局势的严峻,却不知如何是好。

他的目光在群臣之间游移,心中渴望着有人能给他一个明确的答案。

\"诸位爱卿,\"赵桓的声音略显颤抖,\"靖康之变的结局,天下百姓皆知,军心民心皆已动摇。朕,朕不知如何是好。\"

他的话语中带着几分无力。

\"我大宋,我大宋难道真的要面临如此结局?\"

种师道与李纲对视一眼,皆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无奈。

种师道拱手道:\"陛下,微臣以为,当务之急,是向全国发布檄文,告之以实情,晓之以利害,鼓舞军民同仇敌忾,共赴国难。\"

他的建议,如同在风雨中寻找一丝光亮。

李纲紧随其后,\"陛下,臣建议,可派遣使者前往各地,宣扬我军英勇事迹,提振民心。

同时,广施恩泽,减赋税,安顿流民,以示陛下仁德,稳固民心。\"

他的言辞虽恳切,却难掩对赵桓软弱性格的无奈。

赵桓闻言,似乎找到了一丝方向,\"爱卿所言极是,此事即刻着手办理。\"

然而他的语气中,依旧缺乏决断力。他转身面向群臣。

\"众爱卿,我大宋,虽处逆境,但只要上下一心,必能化险为夷。

传令下去,让各地守将知晓,我大宋军民,必将同仇敌忾,共赴国难!\"

他的声音虽响亮,却无法掩盖内心的惶恐。

于是,一道道诏书如风驰电掣般传遍大宋各州。

百姓们看到朝廷的举措,心中的惶恐逐渐消散,取而代之的,是对大宋的希望与信任。

士兵们听到檄文,士气大振,心中燃起了熊熊斗志。

在大宋的边疆,一位老兵望着北方,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

\"靖康之耻,吾辈必雪!\"他的声音,如同战鼓,回荡在每一个大宋子民的心中。

元符三年

哲宗驾崩,龙体未寒,国之大事,亟待决断。

向太后宣召辅弼之臣,于深宫之中,共议国之大计。

她泪眼婆娑,声带悲戚:“国之不幸,先帝无嗣,亟需择一贤王,以继大统,安内抚外。”

章惇振袖而出,正言高声:“祖宗之制,宜立先帝一母同胞之简王为嗣,此乃国之正统,理应循之。”

向太后闻言,泪中带哀:“哀家无子,然诸王俱为神宗骨肉,岂可妄分亲疏,当以国之大计为重。”

章惇再次提议,言辞恳切:“若循长幼之序,申王应为首选,此乃朝纲所依,不可轻变。”

然而,向太后摇头轻叹:“申王目疾,实不宜登极,于国于民,皆非上选。端王,实为更佳之选,其人仁慈宽厚,且有先帝之福寿。”

章惇面色凝重,直言不讳:“端王性情轻浮,不堪为天子之任,恐难承大统,安邦定国。”

曾布侧身,正色道:“章相,君何不闻众臣之议,莫非欲独断朝纲?太后之言,臣深以为然,端王之德,亦为臣等所共知。”

蔡卞、许将连声附和,异口同声:“正是,正是,端王之仁孝,深得民心,立之为君,实为国之福。”

章惇寡不敌众,只得沉默不语,心中虽有千钧之重,却知大势已去。

向太后见状,遂颁诏,诏端王赵佶进宫,以继大统。

在此等待期间众人皆看到了光幕中靖康之变的结局,纷纷脸色大变,目露震惊。

向太后面露难色,目光在群臣间游移,最终落在章惇身上,似是寻求一种力量的支撑。

章惇见状,急忙回神,挺身而出,再次陈词。

“太后,诸位大人,我大宋国运兴衰,系于君主一身。

简王仁厚稳重,深得民心,实为最佳人选。

靖康之变,乃国之大痛,我等身为臣子,当以史为鉴,为国择贤。”

众人议论纷纷,意见不一。

曾布、蔡卞、许将等人虽曾支持端王,但面对靖康之变的预知,也不再轻易表态。

一时间,朝堂气氛凝重,决策悬而未决。

向太后深吸一口气,目光在众臣间流转,沉思良久,最终定于简王。

她缓缓开口:“国之大事,当以国运为重。简王素来贤德,深得先帝信任,本宫决定,改立其为帝,各位以为如何?”

章惇闻言,眼中闪过一丝欣慰,拱手道:“太后圣明,简王仁德,立其为帝,实乃国之大幸,臣等定当全力辅佐,共谋大宋兴盛。”

曾布亦上前一步,躬身道:“太后高瞻远瞩,简王之德,朝野共知,立其为帝,可安民心,臣等自当尽心竭力,助其治理天下。”

蔡卞、许将等臣纷纷附和:“太后英明,简王贤能,立之为帝,国之福也。”

一时间,朝堂之上,众臣皆表忠心,愿为新君尽心尽力。

向太后见状,心中稍安,她深知国运兴衰,系于君主与臣子之德行。

随后遣人急急追回此前给端王的诏令,急召简王赵似入宫,在哲宗灵柩前面继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