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多多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晚饭的时候四姑过来叫付颖和付哲了,她家是奎哥和玲姐两个人去帮忙了,所以吃席的时候全家人去也不怕别人说闲言碎语。

那户人家在新旧车路汇合那里,付颖家走过去倒不远。

去到的时候第一轮席已经开吃了,付颖他们先去上了人情,付颖拿出钱报了付爸的名字,看那个人用毛笔写下付爸的名字和礼金金额。

然后他们在旁边等着第二轮。

这户人家门前没有付颖家那么大的院子,门前没摆桌子,支了两个大炉在煮东西,旁边两张桌子上放着大大的蒸笼,里面是米饭,偏一点的桌子就是上人情的地方。

他家在一楼摆桌子,看着一轮只能有七八桌,至于炒菜就是借了旁边邻居家的院子和一楼。

农村就是这样,没有去酒楼摆酒席的,也没有这样的场所,都是在自家门口支起炉灶炒菜的,不够位置就像这样借两边邻居家的院子。

所以邻里之间关系一定得处好,再怎么不对付也不会真的闹掰到不往来。

这里不管红白喜事都是忙三天,第一天主要忙下午,基本是采买东西、备菜,还要去各家借锅碗板凳,一般都是亲朋好友都过来帮忙。

第二天是正日子,吃席都是中午比较多,也有一部分傍晚吃的,更有阔气的安排两餐,看主人家安排。

第三天只忙早上,特别是红事,就是再请远道而来的亲戚和帮忙的亲朋好友吃顿饭,吃完东西洗干净还回各家,就结束了。

一家出一个人,很亲近的就多出几个,付家现在只能出付妈去帮忙。奎哥家出两个人,因为奎哥是指挥的,他比较有经验怎么安排,什么时候安排上菜、开吃,需要买什么东西,买多少,周围人都习惯了听他的。至于玲姐才是代表他家去帮忙的。

男士就是搬搬抬抬、炒菜、上菜这类的重活,女士就是洗菜、洗碗、添饭什么的,各有分工。红事就每个人给一包烟,一条毛巾,管饭;白事就每个人给一包烟,一个寿碗,也是管饭。

其实真的忙的时候也不久,就是午晚饭的饭点前后,像下午空的时候很多人会聚在一起打牌,也有打麻将的。

这家人就是吃晚席的,说晚也是五点半就开始第一轮了。第一轮一般是来得早的一些人和帮忙的人先吃,后面就按坐满一轮上一轮菜来安排。

付颖他们等着的时候,有人来上人情然后等吃饭,也有人吃饱了出来了。

看着空了两三桌,奎哥出来准备叫人进去吃饭,刚好看到他们这一群人,叫她们赶紧进去坐。

付颖他们坐下的时候桌子还没收,他们加在一起也不够一桌,还要等人。

这种是老式的八仙桌,正方形的桌子,长方形的四张凳子,一般一桌坐10个人,所以胖一点的坐两个,瘦一点的就挤三个。一米内小孩不算进人数里,除非一个家长带了三个孩子,那他们自己坐完一张凳子,也不用加别人了。

付颖和李星莹坐一边,付哲和李星云坐,本来四姑自己坐一张凳子的,结果来了一家子带孩子的,四姑就过来她们这边坐了。

这一家两个大人带了四个孩子,大人看着像奶奶和妈妈,不知道是不是都是亲兄弟姐妹。大的估计也是上初中了,小的应该一岁左右,还要抱着吃。大的男生带着两个小学生坐着,奶奶和妈妈两个人抱孩子坐一边。

这样一来,她们这一桌也算是够人,不用加了。果然偶尔漏单的路过她们这一桌,感觉不好坐就走了。

这时候有小媳妇手快的过来把碗筷收了,擦了一遍,又来个跟付妈年纪差不多的阿姨快速按人头分了筷子和碗给他们。

付颖看了一下,上一轮的基本走完了,桌子也收拾得差不多了,还有一两桌没满人,应该很快能吃饭的了。

付颖暗暗期待着,谁还不是个美食爱好者了!

家乡的美食和味道,要说米线排第一,那这个酒大碗就得排第二。付颖一直不懂,是因为大锅饭重料吗,怎么会酒大碗的菜炒得那么好吃呢!

过了一会,第一个菜开始上了,是炸花生。

这里农村的席,没那么讲究,不会特意要四肉四荤这种;也不会取好听的名字,比如五彩拼盘、喜庆满堂这种。只要菜色丰富,凉菜、肉菜、汤菜都有就行了。

具体的菜色受主人家的财力和季节影响,有啥买啥。

像上一世付哲结婚的时候是正月,付妈在定席面的时候只能选当季的菜,比如笋干、卷心菜、萝卜这些。

但是有些菜就是基本默认一定要有的,比如刚上的炸花生,这个首道菜,先上了给大家吃着玩。

别看炸花生就一碟,还是凉菜,这个很考验厨师的手艺。花生是提前一天洗了晾干,当天早上高温油炸的,出锅以后再撒点盐拌均匀。所以凉了以后到上菜的时候怎样还能保持酥脆的口感、又不会炸糊,是真的挺看主厨的经验和手感的。

付颖夹了一口吃,盐刚好,嚼得嘎吱脆,用酒鬼的评论说就是,这花生下酒够味道。

刚好有个大哥过来发酒水,看他们这桌基本都是小孩子,就全给了饮料。付颖接过道谢。

红色的王老吉,这家人还是愿意出钱的,饮料也能看出来主人家的财力和重视,有钱的就买王老吉这种贵一点的罐装饮料,还有六个核桃啥的。不想花那么多钱的,就会选择纸盒的酸酸乳,甚至杂牌的纸盒饮料,保证宾客有喝的就行。

这里还默认办酒的一个习俗就是酒席以猪肉为主,猪要办酒席的时候才现杀,所以一般酒席会用掉一头大猪的肉。有点像北方的杀猪菜,所以可能这也是酒大碗好吃的原因之一吧。这边没有肉联厂这种专门买卖肉的地方,都是定好日子了,打听谁家养的猪可以出栏了,提前去预定好,到时候拉过来杀了猪,按市价给钱。

没一会豆芽炒猪肉上了,付颖夹了一筷子,好吃!这里的豆芽是黄豆芽,比较粗,也长条,爆炒出来超级香。新鲜的猪肉切得薄薄的,炒得香,在豆芽和猪油的浸泡下更香!

装饭的姐姐来了他们这桌,付颖觉得自己可以配饭多吃几口。

这里盛饭是专门有一个人抱着蒸笼或者大盆,在桌子间来回,看到谁的碗里饭少了就问要不要添饭,热情点的就不问直接加一勺给你。

付颖的碗里装了两勺饭,付颖一直喊够了,再多吃不完,也要留点位置夹菜吃。

又上了一个菜,凉拌折耳根,极具西南特色的一道菜。

折耳根是生长于地埂间的菜,也可以理解为杂草,不认识的真以为是杂草。晒干的折耳根也就是鱼腥草,有药用效果,但是西南人是把它当成日常的菜吃的。比如凉拌折耳根,折耳根蘸料。

喜欢的比如付妈,三天两头想吃,都成了折耳根干也想吃。讨厌的比如外省人民,吃不习惯这个味道就大喊接受不了,坚决抵触。

付颖属于可有可无那种,有就吃。但是她很喜欢酒大碗的凉拌折耳根,不是喜欢折耳根,而是喜欢和折耳根一起拌的海带。

这种海带不是大海里的绿油油的粗海带,而是产自内陆湖里的海带,准确来说是海藻,内陆地区的人民向往海,非要叫它海带。

付颖一直很喜欢吃这个海藻,特别是和折耳根一起拌了,超级好吃。酒大碗的菜色中,付颖觉得好吃程度来说,凉拌折耳根的海带排第一,炒猪肉排第二。

就在这时,有个大哥突然来了三个小孩那里,让他们挤一挤,他准备坐下一起吃。

付颖无语了,下一轮也很快啊,为啥非得挤这,而且菜都上几个了。

那个妈妈看到那个大哥坐下了,不好说什么,叫其中一个小孩过去她和奶奶中间坐,才没有那么挤。

这个大哥很典型的本地人特征,极度自来熟,没有碗就叫人给他拿,嘴上吃着也不忘喊人过来装饭,大声谢过,继续吭哧吃了。

菜继续上,墩子肉(五花肉)、蒜薹炒腊肉、笋干炒肉、酸菜汤、炒土豆条、菌子汤、红萝卜猪蹄汤,还有个红米饭(糯米饭)。

最后压轴的汤,小酥肉豌豆尖汤,就是豌豆的叶子上面最嫩的位置,掐下来煮汤很鲜甜。

付颖挺喜欢这个的,一个是这个汤很清甜,还有就是她喜欢吃小酥肉。切片的小酥肉煮进汤里,沾一点辣椒蘸料,好吃又下饭。

其实付颖也不知道是叫酒大碗,还是九大碗,叫法是口口相传的,没有文字。如果是酒大碗,大家喝酒的不多,是九大碗的话,往往又不止九个菜,比如这顿是十一个菜,付哲结婚的时候好像是十二个菜。

吃得快的已经吃完了,比如付哲他们,那大哥则是跟旋风过境一样,什么都夹进嘴里,入口嚼两下就吞。

付颖告诉自己,不能洁癖,吃到酒大碗就不错了,上一世还没吃到呢!美食重要。

付颖快速夹几筷子到自己碗里,几口扒拉完,马上放下碗,吃完就撤。

他们一群人出了摆酒桌那个房间。出来刚好遇到付妈,付妈问她们吃了没,付颖点点头,问她吃了没,她说现在进去找位置坐下就吃了。

付颖几人就回去了,付颖到家把煤弄一下,烧水准备晚上洗个澡,明天开学,今天洗个澡刚好。

等付妈回来,付颖让她帮忙调个闹钟,就准备休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