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多多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多多书院 > 其他类型 > 位面开拓者:梦想与旗帜 > 第103章 工业制取氨气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在工业区,苏星云正专注地观察着一个实验。一个密封的气缸内注入了通过水煤气法制得的氢气和氮气,随着反应罐中锅炉气压表的读数不断攀升,气压最终达到了五十个大气压。气缸内分层放置着铁触媒催化剂,整个装置通过一座八米高的液体加压塔与外界相连,塔内灌满了水银或油等液体介质,形成了一条U型槽。一端连接反应缸,另一端通往蒸汽锅炉,蒸汽锅炉产生的压力通过介质传递至反应缸内。

苏星云曾考虑过用机械力推动活塞以完成加压,但由于缺乏橡胶,活塞的质量不达标。他陷入了这个思维瓶颈。而现在,通过液体介质传导加压的方法轻松解决了气密性问题,唯一需要注意的是加固锅炉和反应缸的壁厚,以防它们被高压撑爆。

当反应缸内的气压达到惊人的两百个大气压时,现场的操作人员都躲到了掩体后面,只留下苏星云一人在读取数据。在六百度的高温和两百个大气压的作用下,四氧化三铁作为催化剂,氢气和氮气发生了反应。这标志着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人工合成氨的试验取得了成功。

然而,这只是一个小规模的试验。苏星云穿越前的中国,合成氨的反应塔采用的是深海潜艇外壳级别的钢材。要想真正利用煤、水和空气进行固氮,工艺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机械和钢铁作为两大工业支柱,在科研方面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苏星云带来的大量化学方程式受限于简陋的条件,无法实现工业化,只能在实验室中得到验证。

目前,日本南部的硝石小岛在共和的破坏性开采下,最多还能维持七年。共和的硝酸工业面临着断粮的危险。过去依赖直接开采的硝石矿,共和现在无法忍受效率低下的粪堆积硝的生产方式。原本用于工业消化的细菌培养材料,现在被转作其他用途,如养蚯蚓实行家禽养殖或直接作为饲料。最终,这些废物将被用作肥料。

硝石矿不仅在工业上有重要应用,还广泛应用于农业。苏星云对远在南美的智利巨型硝石矿和未来储量可能超过智利的新疆硝矿眼馋不已。然而,这些资源都无法运回,前者需要横跨太平洋运输,后者则因缺乏铁路运输而无法开采。

寻找新的矿源成为了一个迫切的问题。苏星云分析道,日本南部的硝石小岛是由海鸟迁徙时留下的粪便形成的。海鸟以鱼类为食,而日本附近有两道洋流交汇的渔场,鸟粪的初始形态正是来自这些海域。因此,可以寻找鱼多的海域中的小岛。富饶的西沙群岛在后世政府一再强调其富饶,姑且信之。吕宋北岸的一波波探查船开始有意识地寻找硝矿岛,并果然发现了大量硝石矿,且这种岛屿的数量还在增加。

为了保证多条航道对南海的开发,顺着中国沿海地区航行,在越南附近开设移民点是最合适的。但这一点必须拿下战略节点——海南岛。目前广东起义已经爆发,全国烽火连天。除了共和和其他玩家,其他势力很少关注广东这个边陲之地。东西方贸易尚未开始,广南之地往往对天下争霸的大局不重要。这种不重要到了汉朝建国时,广东地区还有一个政权,刘邦就敢自称统一了,而史书只把这个广东政权寥寥带一笔,将其与农兵暴动建立的短暂政权放在同一地位上。

现在何珍在广东与元军交战,除了共和和其他玩家,其他势力都把目光投向了中原江南的主战场。公元1353年2月,共和开始了制霸东南亚的计划。这一年,湖北脱离了战乱和元朝统治者堪比战乱的统治,粮食获得了大丰收。元末这个时代不是人口太多导致土地紧张,而是元末在中国历史上最过分的土地兼并导致的。

共和的低税收在第一年中展现了共和政府的良好信誉,新占领地的农民生产积极性高涨,不需要政府主动宣传快生产。农民们都以十二分的投入耕作。加上还清了第一年农具的贷款,和两年后分田的保障,湖北湖南大平原上的稻米大丰收。这种十户一组的合作生产模式已经得到了大多数农民的认可,很多农民已经商量好了,准备两年后土地产权到手后依然合作。

湖北湖南的粮食丰收不仅满足了本省的需求,同时支持住了湖北工业区的建设。来自北方的移民没有给湖北带来粮食压力。生产的钢铁与农产品交换,不仅养活了工人,也提高了农业生产力。

共和现在已经取消粮食债券对粮食的借贷业务,开始将金属粮食券货币化。粮食劵的贵重金属含量不变,粮食劵的价值和原先所代表粮食重量挂钩,这是一种粮食本位的货币。由于是真金实银的,所以价值得到了大众的承认。一些周边的势力中的商团开始囤积这种货币作为硬通货。苏星云没有想过金融扩张,但是共和的经济势力已经对周边产生了影响。

北边元朝和红巾军已经打得你死我活,全靠与共和粮食人口贸易来维持消耗。在这场战争中,双方都没有刻意的屠杀平民。拖家带口的青壮们是人口可以换武器粮食也就给这些流民套了一个保护膜,毕竟没有人会撕Rmb。

而且随着北方煤矿开发需要人手,在粮食够吃的情况下养这些人还是必须的。几乎所有的蒙古将领再也没有提像十年前屠光汉族几大姓那样极端的口号,对占领区的汉人,也没有特别强调四等人的法律了。共和如同达摩克利斯之剑高悬头顶,十年后的现在已经没有蒙古贵族敢说杀光汉人将良田变牧场的狠话了。现在北元最大的希望就是未来与共和划黄河而治。

而紧紧挨着共和的方家军现在很风光强大的火枪方阵师组建了15个,一共七八万人。这样的一支军队让富饶的江浙财政捉肘见襟。没错江浙是很富庶的,但是培养这么强大的一支半火器职业部队还是太勉强,如果一个穿越者到浙江来主持大局,一定会开工坊组织海贸,这样可以补贴军用,实行扩张。

但是轻工业生产,浙江的机器虽然改进了,但是是还是被共和钢铁材质比率更高采用蒸汽推动的机器打败。不仅机器败了就是生产方式,共和工业化的管理分工产生的效率,也不是那些作坊的生产效率可以比拟的。轻工业在成本上被共和打压,重工业缺少煤矿,最后依靠卖铁矿石赚钱。

如果方家军的控制力再高一点,建立起强大的贸易壁垒,让整个方家军控制的市场全部使用本土货,还可以完成轻工业的资金积累任务的,关键方家军是靠着整个乡绅集团统治,乡绅这一个个小团体从共和走私产品。来掠夺本土财富。

额或许也不算走私,共和成立这么多年,这些浙江的乡绅早就熟悉共和了,随着第一批浙江人到共和试水,突破共和禁止机器走私的门槛,投入资金在当地办厂,招当地人或者是从浙江招老乡在共和开轻工业工厂。

将自家在共和生产的轻工业产品运回老家卖。于情于理都是合适的。这个现象苏星云没有任何阻拦,反而支持,只要实体工厂建立在共和领地上就行。当然也有些磕磕绊绊,比如共和禁止奴隶般的包身工,以及最多三年的劳动合同。让这些浙江的投资者注意到共和的各种烦人的劳动法。现在这些来自浙江的人已经将共和的各种法律查的一清二楚,无论老板还是工人。了解到的共和法律越多,这些实业者也就越放心,只要缴税,共和对治下民众的财产保护要远胜于浙江。

随着在共和建厂致富的人家越来越多,浙江各大世家纷纷将财富投入共和,共和的私营企业占共和经济的比率开始增大。

同时股份制被浙江人知道后几家资本小的企业联合在一起也可以办厂。为此安徽本地原本被没收土地后将剩余财产投入工业的本土乡绅们,遇到这股竞争对手十分不爽,在年末议会共和政策讨论交流会议上,大批安徽本土资本的轻工业劳动者选出的议员对共和行政组提出给外来人口进入共和谋生的前三年提高税负,理由是他们没有为共和的基础工业建设做贡献。

当然议会只有对政策执行的监督权没有制定政策的权利,这些人提出的明显保护轻工业工人的政策,不可能敢于共和的施政而且更为强大的重工业劳动者议员没等这个政策上报就引起了巨大的反对,开玩笑湖北兴建的工业区使用的工人都是来自华北的外地劳动者。这场争论很快就不了了之。

这些来自浙江的老板们了解到议会的小风波,心里一生冷汗。来自浙江的这批投资者是在上面没人不好做生意的环境中出来的,现在虽然共和各种法律不会直接掠夺。但是政治协商会议里没有自己的人实在是不放心,可惜共和的议员不是依靠钱可以解决的,而是靠自己工厂里的人选举出来的,这个选举过程是不记名的,而且不能强迫和给钱拉票选举,一旦发现利益上的选票,重奖举报者,直接作废全厂选举权三年,当然工人跳槽后在另一家工厂还是有选举权的。

所以这些工厂主只有制定公平的奖惩制度,同时也不敢待工人太过苛刻,以免选出来的人和自己作对。虽然不能像在老家一样完全压榨工人。但是制定了良好管理后生产效率比老家高多了。而且这些选出来的代表虽然不能完全代表自己的利益,但是有了他们就不怕外乡人欺压了。

浙江的这些老板完全多虑了,苏星云现在是要发展生产力,计划经济不适合轻工业发展潮流,这些私人资本在共和轻工业上投入苏星云高兴都来不及,怎么会设立法案卡人呢。

这些安徽本土轻工业代表,一计不成,恼羞成怒下在议会上直接询问何时将浙江纳入共和治理范围。这些本土代表是想给浙江老板们来个绝跟计,只要在浙江实行共和的土地法,这些浙江的老板们就没这么快活了。

共和行政组会议领导者李贺对这个充满火药味的政策讨论会皱了皱眉,直接一句军事机密无可奉告解决了。浙江的老板也被这个提议吓得,来到共和才知道共和有多么强大。

这些浙江人算了一下共和现在的财政收入至少是方家军的四十倍,也就是说先不提武器的差别,单单是双方相同吗武器级别上共和最高能动员四十倍于方家军火器军队的部队。当然共和不会完全将金钱投入战争,那样社会会变得不正常。

现在方家军治下的浙江就十分不正常,本地的资本大量外流,浙江的工业在共和的打压下少有赚钱,现在浙江基本上就是靠着农耕业和采矿业维持方家军的火器军队消耗。

而方家军还不能将农业产出完全收上来,那些士林中人是方家军最大的支持者,一旦对这些士林所代表的的地主阶级,严格的丈量土地收税,同时强迫地主们减租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整个江南地主阶级就会对方家军采取不合作态度,对于这种情况,方家军想改变的话,除了采取对地主的暴力手段来夺取军资。

一旦采取这种手段,方家军也就成为了流寇,失去地方宗族的支持,也就失去了对地方的行政控制,成了无源之水。

方国珍也想过培养一批人像共和一样代替宗族对地方的统治。但是先军的政策没法让方家军大规模培养人才,少量培养的人才都是地方士族提供资金办的大规模私塾,从这里走出来的,还是站的地方宗族势力的队。

既然摆脱不了必须依靠地方宗族才能统治这条拐杖,也不能按自己的意愿改造这个拐杖。只有硬撑下去。方家军这种政治体制如果没有共和这个工业国堵住路的话。思想已经启蒙,上层认识到机器大生产的好处,在积累完第一桶金时自然会完成资本从土地向工厂转移的道路。

可惜共和走的太快太早,不仅第一桶金没法捞到,而且旧阶级的财富还向共和的工业上转移。整个浙江的情况糟糕到了极点。自耕农在税赋的增加和地主们权利扩大后压迫下纷纷破产。浙江每一处都有高利贷和赌场横行,大量破产的人被卖到了矿场。剩下的沦为佃户。土地兼并进入了一个快速时期。虽然方家军依然强大,向南进攻福建向北威胁张士诚。但是方家军治下已经多次发生矿场工人暴动,和佃户群体反抗事件。这些都被方家军血腥镇压了。

原本坚持“共和滥用民力最终会崩溃”的论调已经很少提了,藏富于“民”的浙江为什么这样,那些士林众人里面是傻子的没有,都清楚但是不敢说。

就这样公元1353年新年刚过,共和的南下动作吸引了中国大地上所有人的眼球,四方的势力纷纷松了一口气,共和这种大老虎已经找到肉吃了,按照共和打一步,停一步的规律。四周一年之内没有危险了。

于此同时也将疑惑的眼神投向海南岛,以前大家都不注意,现在共和这个走自己路走到天下最强的势力任何一个举动都会让人仔细研究,苏星云瞄上了海南岛,四周势力中的有心人有些好奇,这个天边之地到底有啥与众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