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冬腊月,凛冽的西北风呼啸着席卷过村庄,光秃秃的树枝在风中瑟瑟发抖,仿佛不堪一击。
元正匆匆走进屋内,看到娇兰,眼神里带着一丝关切与无奈,说道:“跟我回去吧,这大冷天的,别冻坏孩子。要是想回娘家,等天好了回去看看就是。”
娇兰仿若未闻,眼神空洞地望着地面,没有任何回应。
王家奶奶瞧见这尴尬的场景,赶忙上前打圆场,笑着说道:“元正啊,都是一个村的,抬头不见低头见。你媳妇许是离家远,心里憋闷得慌,想在这儿散散心。你先回去,让她和翠花在这儿,她俩年纪相仿,正好能说说话儿。”
王家爷爷也在一旁帮腔:“就是,远亲不如近邻,娇兰在我家,你还有啥不放心的?”
元正呆呆地望着娇兰,平日里那满肚子的机灵劲儿像是被这寒冷的天气冻住了,嘴唇嗫嚅着,却半晌说不出话来,最后只能无奈地转身跑了出去。
王家奶奶见元正走了,忙推了推翠花,轻声说道:“翠花啊,快去做饭,别饿着大家。”
没一会儿,元正又神色匆匆地跑进窑洞,手里紧紧攥着一个包裹。他的脸被寒风吹得红扑扑的,额前的头发有些凌乱,大口喘着粗气说道:“这个年月,谁家都缺吃的,不能让你们白白养着两张嘴。这点吃的,麻烦热热给娇兰吃。”说完便又急忙离去。
王家爷爷望着元正远去的背影,微微叹了口气,转头对着娇兰语重心长地说:“闺女啊,你和翠花一般大,本不该跟你说这些。可你一个人带着孩子,在这难熬的日子里,以后可咋整啊?”
王家奶奶热情地拉着娇兰坐到炕沿上,转身又往炕里添了几把柴火,火星子噼里啪啦地跳跃着,映照着屋内众人的脸。
这时,翠花端着饭菜进来了,一盆冒着热气的杂面糊,旁边还有一盘野菜腌制的咸菜。
翠花笑着招呼娇兰:“娇兰姐,快来吃饭。”
王家奶奶也端着一个碟子走过来,碟子里放着两块白面馒头和几个玉米面馒头,她把碟子轻轻放在桌子上,对娇兰说:“娇兰啊,这是元正早上拿来的。你要照顾孩子,这些精米细面可得你吃,快吃吧。”
娇兰看着这些食物,却毫无食欲,她心里明白这不过是婆婆的手段,旁人面前的面子文章,这表面功夫还是做的很足,看样子下了大本。
她淡淡地说:“我喝点面糊就行。”
王家爷爷皱了皱眉头,劝道:“这哪行啊,你带着孩子呢,孩子也要吃东西。你就吃这点,孩子吃啥?”
娇兰无奈地拿起一个玉米馒头,说道:“这些就够了,剩下的精面馒头,你们吃吧,就当我谢你们收留之恩。”
王家奶奶脸上堆满了笑,眼睛眯成了一条缝,那满脸的皱纹像是盛开的菊花,嘴里说着:“这可使不得,使不得。”可手上却没有推辞,掰了半块玉米馒头递给翠花。
娇兰眼眶微红,带着一丝哽咽说道:“你们这是救命之恩。这天气冷得厉害,要不是你们,我们母子俩真不知道该咋办。”说着,泪水在眼眶里打转,终是忍不住抽噎起来。
王家爷爷和奶奶对视一眼,爷爷缓缓开口:“既然娇兰都这么说了,我们就吃吧,别让娇兰心里有负担。”
娇兰看着王家人高兴的模样,心里却暗自冷哼。
在这看似和睦的氛围里,众人默默吃完了午饭。
饭后,翠花和王家奶奶收拾碗筷去了。
这时,小阿末睡醒了,大概是饿了,看到娇兰便哼哼唧唧地哭起来。
娇兰急忙解开衣服准备喂奶,王家奶奶端着一碗米糊走过来,坐在娇兰身边,和娇兰一起喂起孩子来。
一切收拾妥当后,王家爷爷从屋外走进来,坐在椅子上,表情严肃地对着娇兰说:“元正媳妇啊,听爷爷一句劝。女人嫁了人,就不再是娘家人了。你抱着孩子回去,你娘家兄弟能容得下你?可他们还不得给你找个男人再嫁?这年月,家家户户都穷得叮当响,谁会甘心给你养孩子?再说了,二婚哪有头婚好,你婆婆年纪大了,迟早有老去的一天,到时候这家里还不是你说了算。”
王家奶奶也在一旁附和:“老话说得好,嫁鸡随鸡嫁狗随狗,不都是这样嘛。你回娘家,就不怕旁人说闲话?这时候啊,娘家的狗都能欺负你。你父母要是真疼你,能把你嫁到这么远的地方?”
说完,王家奶奶转头对王家爷爷嗔怪道:“老不死的,你出去,我们女人说些体己话。”
王家爷爷站起身,看了一眼娇兰,缓缓说道:“男人娶妻,旁人都夸有本事,可女人要是多次嫁人,那可就被人看轻了。”说完,弓着腰,背着手慢慢走了出去。
娇兰听着这些话,心中一阵压抑,传统观念像一座大山般压得她喘不过气来。
王家奶奶见爷爷出去了,赶忙起身关好门,坐到娇兰身边,拉着她的手轻声说:“闺女啊,你不知道,我婆婆以前也是个霸道蛮横的主儿,我在她手里可没少遭罪,当时我心里恨啊,恨得要命。谁知道我嫁进来第五年,她就得病死了,从那以后,这个家就我说了算。你明白我的意思吧?”
娇兰若有所思地点点头。
王家奶奶轻轻擦去娇兰眼角的泪水,继续说道:“退一万步说,你婆婆总会老的,等你的孩子长大了,她也不敢对你咋样。再说了,你肯定还会生孩子的,现在哪家不是好几个孩子。以后你有孩子给你撑腰,元正也得让着你。听奶奶的话,别做傻事,别回娘家,不然那些人可会看轻你,毕竟头婚比离婚听着体面。”
娇兰听了王家奶奶的一番话,心中渐渐有了主意,觉得自己或许还能再坚持坚持,和婆婆继续周旋。毕竟婆婆年岁已高,而自己还年轻,还有生育的资本。
娇兰抬起头,看着王家奶奶,说道:“奶奶,我能在您家再待一天吗?明天我就回去。”
王家奶奶见自己的话起了作用,连忙点头说道:“可以,可以。元正留下的吃食够你吃的,明早我让元正来接你和孩子。”
娇兰看着熟睡中的小阿末,微微点头。
王家奶奶亦步亦趋地出了窑洞,那扇门在吱呀声中缓缓闭合。
此刻,窑洞里只剩下娇兰与小阿末。
娇兰抱紧孩子,警惕的目光如鹰隼般扫视着四周,不敢有半分松懈。
昨夜那令人毛骨悚然的低语,仿若仍在这狭小空间内回荡。
她清楚地记得, 半夜 时分,王家奶奶悄然归来,与翠花在昏黄的油灯下交头接耳,那一声声算计,如同冰冷的利箭直刺她的心底。
她们讨论如何借她向元正索取粮食,若元正弃他们母子不顾,便要将她与小阿末分别售卖,那丑恶的嘴脸仿佛就在眼前,原来这看似和善的王家人,竟是这般心狠手辣、吃人不吐骨头的主儿,之前的慈爱模样,不过是精心伪装的假象罢了。
痛苦如潮水般汹涌袭来,娇兰紧闭双眸,试图阻挡那如泉涌的回忆。
父母那冷酷无情的面容却愈发清晰,当初是怎样决绝而残忍地逼她委身于元正那个满肚子阴谋诡计的男人啊。
父亲手中的鞭子在空中呼啸,一下又一下无情地抽打在她身上,扬起的尘土似是她破碎的希望,每一下都伴随着亲情的撕裂,在这冷漠无情、弱肉强食的世间,难道真的只有依附他人才能苟延残喘?
一个小时仿若一个世纪般漫长,娇兰在痛苦与思索中煎熬。
终于,她缓缓起身,动作轻柔地将小阿末裹在襁褓之中,她深吸一口气,转身毅然决然地迈向窑洞的门,跨出王家门槛的瞬间,凛冽的寒风扑面而来,却吹不散她心中的坚定。
她紧咬下唇,朝着桑家的方向疾行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