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多多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白面加水和成面团做出来的。”四毛说。

“我觉得你这面和不成面团,现在是面糊。还是请我娘来吧,免得浪费了这么好的白面。”杨柏林不客气的对他们直言请救兵。

二三四毛也怕浪费了这么好的白面,要是给奶知道他们三个在家一顿午膳就造了这么多白面,肯定会拿着擀面棍,追在后面围着村子跑三圈都不带喘的。

二三四毛:那个画面,想想都恐怖。

就这样,在不浪费白面的情况下解决了三个毛小子的午膳。

是村长带着媳妇和杨柏林他娘一起来帮他们把面糊做成面疙瘩,还在这里再吃了一顿面疙瘩,由于量太多,吃得众人都摸着肚子。

村长媳妇对几个毛小子说:“你们不会做饭,以后你奶他们不在家,你们就到家里来吃,看今天造了多少白面。要是你奶回来看见就该心疼了。”不是她家的都心疼更何况是杨老太?

她说的心疼,不知道指的是杨老太心疼白面还是心疼孙子没饭吃。

他们又在杨大山家坐了一会就走了,而杨柏林则是留在这里跟二毛他们一起学习,因为这里安静,又有同样是学习的人一起做伴,总比自己一个人好。

待下午杨大山夫妻回来知道这事, 不由地自责和心疼,他们是真的忘记儿子们不会做饭。

家里的家务、田地里的活,几个孩子都会做,煮粥也会,但要做馒头、炒菜之类的还真不会。

晚膳去请了村长夫妻过来一起吃,也说起小草儿齐星云他们要开红薯作坊的事。

小草儿他们的谈话他们夫妻俩也听到了,就把听到的记起来的那些说了一下。

就算是这样,也够他们惊讶。

三个毛小子:妹妹可真厉害,又要做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

长村家几人:小草儿可真是做大事的人,眼光看得够长远,幸好当初跟着杨大山家的脚步走。

杨大山:“二毛你们几个收拾好,明天我就送你们回书塾,哦不,是去郑府。郑先生跟唐县令说了,这几天让唐县令到府里带你们学习几天。”

杨柏林:“唐县令带我们?”

“是呀,郑先生说的,先生这段时间太累了,到时候可能不回书塾了,兼顾不过来,要回去最快都要你们考完试再作打算。”

“本来先生回来就是荣养的,以前只在书塾上上课,现在下学回家还带我们确实辛苦。”二毛道。

三毛:“我们也要加把劲,要是一次考中,先生就不用那么辛苦了,至少不用带我们两个。”

村长:“不用带你们两个?你跟谁?你们要干什么?”

二毛:“我要习武,星云哥说到时送我去军营。”

三毛:“我要做生意,到时会跟华明哥身边学习一段时间。”

村长被一万点暴击,看人家的志向多与众不同,我们家就只有一个目标,那就是供林哥儿读书,其他孩子都没问过他们要做什么,而且其他孩子也没展现出除种地以外的天赋。

村长不由地看到杨大山:“你们同意他们两个不继续读书?”

杨大山:“他们几兄妹前两年就商量好的,要不是压着让他们为了多认几个字,怕是早就不去了。”

杨大山不好跟村长说:我能做他们的主吗,他们自己就商量好定下来了,这两个现在还愿意读书,还是大毛和小草儿压着的。

最后是郑先生给他们定下的目标:考上童生可以去做生意,也可以进军营,但最好是考上秀才再去,身上有功名和没功名行事和升迁机会是不一样的。

他们为了技多不压身,咬咬牙,再努力一把。

所以杨柏林这段时间长看到二毛三毛这么用功,进步也是惊人的,原来不是他们学不会,而是他们不想学。

杨柏林走在回家的路上,想着村里这两年的变化,跟村长说:“爷爷,您看大山叔家现在与几年前相比,真是一个天一个地啊。我们村的族学什么时候开始收学生?

到时候尽量让村里全部孩子都读书识字,没天赋也没关系,勤能补拙,多学一点总是好的。”

是的,前两年开家具作坊的时候就说了要开族学,现在学堂基本上已经建好,差桌椅板凳这些设备,更重要的是差夫子。

“夫子的事,明天大山叔送我们去郑府,爷爷您看要不要跟着一起去,问问郑先生或是县令大人他们有没有推荐的人选。”

村长点点头说:“嗯,好,那明天我就跟着一起去,请他给出下主意。”

村里这个时间很热闹,下工回家的,种地回一的,个个脸上都洋溢着笑容。

村里很多人都建了新房子,虽不是什么青砖大瓦房,但起码没有破破烂烂的茅草屋了。

以前一到下雨天,外面下大雨,里面下小雨。下雨天都不敢煮粥喝,怕越喝越多。

现在村里大部分人都有工作,不是在家具作坊就是在绣坊,每月收入也不少,加上这两年老天爷赏饭吃,没有天灾,还有高产粮种,所以家家户户都有余粮余钱,可不就笑容满面吗。

要说杨柏林这人的人品还真不错,前几年村里只有他一个孩子在外面读书,全家可是勒紧裤腰带供他,什么好东西都是先紧着他,自家爷爷又是村里的一把手,他说一没人敢说二的。

杨柏林不止不骄不躁,回来看到村里的大爷大娘们也是彬彬有礼的,农忙时节放假回来也会下地帮忙,没有像电视里看到的那种乡下人看不起乡下人的读书人的清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