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多多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郑梉严令这一万逃兵不能向任何人泄露首级的秘密,从今往后也不能再杀良冒功,否则罪加一等,从重处罚。

同时,也取消了普通老百姓杀敌的奖励,美其名曰爱护百姓,不愿看到百姓做无谓的牺牲。

反正这些百姓对乾军也构不成任何威胁,上了战场也只能送人头。

如此种种,就是为了遏制这股杀良冒功的风气。

但是,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秘密不是想遮掩就能遮掩过去的,尤其还是一个近万人知道的秘密。

最先感到不平衡的就是镇守在王城的四万安南将士,两路人马出去溜了一圈,不仅损兵折将,还失了城池,但是却赚的盆满钵满。

近万人领了一百多万两的赏银,人均也有一百多两,就算大头都被高层将领瓜分了,每个普通将士至少也能分到几十两。

如此大败,却还能领到这么多的赏银,王城守军怎么可能接受的了?

如果这些真的是敌军的首级,那他们也就认了,可是这些首级是怎么来的,他们还能不知道吗?

于是四万王城军联名抗议,请求朝廷出钱补贴王城军。

他们也不多要,出去打败仗的将士一人都有一百两,他们作为安南精锐,每个将士也补贴一百两才合乎情理,四万王城守军就是四百万两。

世家权贵虽然有钱但也不是冤大头,这和抢钱有什么区别?

郑梉拒绝了他们的请求,申明两路人马带回来的首级就是敌军的首级,这些银子都是他们该得的。要想赚银子,就去战场上杀敌。

如此言论,四万王城军便不服了,简直就是睁着眼睛说瞎话。

既然你们说只要有首级就能换,他们又不是没有能力搞不到首级,也可以昧着良心做坏事。

银子面前,哪有好坏?

于是王城军的将领就带着将士们去城外村子里屠杀百姓,他们不是百姓,就是白花花的银子。

只一天时间,王城军就带回数千首级,要求核对军功的人下发奖励。

核对军功的人也不傻,乾军还在百公里之外,就算你们王城军日行百里也带不回这么多敌军首级。

于是就将消息汇报给了郑梉,郑梉大发雷霆,这些人简直无法无天,为了银子,什么伤天害理的事都敢做。

没有任何一个掌权者主观意愿上想将一个国家搞垮,想把所有百姓都害死。

他们的初心也是要建设好国家,保护好人民,可是往往事与愿违。

郑梉拒绝了这些王城军的无理要求,严令他们,如果再有下次,依法处置,绝不留情。

四万王城军可不干了,让你发补贴你不发,拿来首级领赏你也不发,这不就是区别对待吗?

凭什么败军送回来的首级就能领赏,而他们送回来就什么都不给?

于是四万王城军发动兵变,这笔钱发也得发,不发也得发。

不遮遮掩掩了,他们就是明抢,爱咋的咋的。

大不了他们就带兵去跟乾军投降,反正被贾珠占领后还能分地分钱,人家是真给,可不是画大饼。

郑梉骑虎难下了,早知如此,最开始就不应该制定这种激励制度。

或者说,第一次拿回首级的时候就应该仔细核对,不无条件为了拉拢将士们就助长他们杀良冒功的歪风邪气。

甚至一万逃兵回来的时候,可以对他们明正典刑,让他们戴罪立功。即使一万将士可能发生兵变,也比现在四万精锐兵变要好得多。

现在这种时候,世家权贵能够依靠的只有军队,没有军队,他们只有死路一条。

最终,权贵们还是妥协了,给四万王城将士发了四百万两银子,掏空了大半身家,平息了这场兵变。

同时,也彻底取消了凭敌军首级领赏的制度。

自实施这项激励措施以来,已经发出去五百多万两银子了,世家权贵的银子也不是大风刮来的,可以随便霍霍。

他们积攒了几百年的身家,却被这些将士们半骗半抢夺走了,他们还没有任何办法。

最重要的是,从头到尾就没杀几个敌军,安南将士和百姓倒是死了不少,大半国土也被敌军占领,王城也即将被敌军兵临城下。

兵变成功后的将士们发现,以前高高在上的那些掌权者,不过是些纸老虎。貌似强大凶狠,实际上一戳就破,只会装样子吓唬人。

世家权贵和掌权者都是纸老虎,那军中将领是不是纸老虎呢?

平日里他们随意打骂、体罚士兵,居高临下,盛气凌人,对普通将士召之即来,挥之即去。

而且这次朝廷补贴的银子也是他们拿得最多,朝廷明明补贴给每个将士一百两,为什么到手只有三十两,而他们却能拿几千上万两?

不公平,太不公平了。

兵变的口子只要一开,就很难收住,底层将士们再次发动兵变,这一次将矛头对准了军中的中高级将领,要求他们平分朝廷下发的补贴银。

迫于压力,将领们只能将银子发给将士们。

果然,他们也是纸老虎。

现在这种时候,就算朝廷、世家、将领们有能力平息兵变,也不敢和底层将士为敌。

敌军不日就会攻城,这种时候得罪将士,不是自寻死路吗?

能用银子解决的事情都不叫事情,只要这些将士们听话,帮世家权贵扛住敌军的进攻,那他们就还是这个国家的主人,将来想怎么拿捏这些底层人就怎么拿捏。

他们心里打得一手好算盘,但是将士们也不傻啊。

第一次兵变招惹了朝廷和世家权贵,第二次兵变又招惹了军中将领,他们将来能有好日子过才怪。

与其在这边戴罪,不如去敌军立功,说不定还能趁机混个好前程。

更多的底层将士想的只是逃跑,如今他们有钱了,贾珠对治下的百姓又很好,分田分地还分银子,而且不会强抢百姓的银子。

他们手上多出来的这一百两银子,在起跑线上就领先了绝大多数人,将来可以过上更好的生活,此时不跑,更待何时?

平时不敢逃,是因为朝廷知道他们的身份,能够找到他们的家人,一人逃跑,祸及全家。

但现在不一样,朝廷自身难保,根本没空管他们。只要能够逃离军营,他们以后就自由了。

而且朝廷获胜的概率几乎等于零,没看到之前出去的六万兵马,只回来了一万人吗?

他们五万将士能守得住王城吗?他们可不想枉死。

于是,每天都有数千人逃离军营,不管郑梉想什么办法都遏制不住这股逃跑的风气。

只用了几天时间,五万人马就只剩下不到三万人,而且其中还有别有用心的想要“建功立业”的人。

几日后,张强和思良发带着五万兵马包围河内的时候,有一面城门大开,恭迎他们入城,将两人都搞懵了。

难道是请君入瓮之计?

直到了解清楚前因后果,两人也是哭笑不得,由思良发率兵入城,张强在外策应,以防是敌军的计策。

直到思良发派兵占据城墙,也没有发生任何意外,张强再领兵入城,向其他三面城墙杀去。

安南国破真的是一件很戏剧性的事情,根本原因还是太弱了,但是杀敌领赏的鼓励政策也发挥了不小的作用。

一项本来是为了鼓励杀敌的措施,但在具体的执行过程中,居然变得面目全非,加速了安南的破灭。

绝大多数的政策,经过理论研讨,在制定的时候都是利大于弊的。

但是在执行的过程中,一些别有用心的人为了私利,可能会将一项很好的政策,弄得天怒人怨,老百姓人人喊打,进而实施不下去。

这样的事情,不是没有,而有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