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多多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多多书院 > 历史军事 > 重生大唐成为安禄山的私儿子 > 第311章 嗣业临安战败回,歙州燕军大撤军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311章 嗣业临安战败回,歙州燕军大撤军

两天后,李嗣业领着残兵败卒回到了杭州城。城门缓缓打开,看着那一张张疲惫不堪、带着伤痛的面容,城楼上的郭子仪神色凝重,心中五味杂陈。

李嗣业翻身下马,拖着沉重的步伐,一脸愧疚地走到郭子仪面前,“扑通” 一声跪地,低头说道:“大帅,末将无能,未能守住临安,甘愿受罚!” 身后的残兵们也纷纷跟着跪地,气氛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

郭子仪快步走下城楼,伸手扶起李嗣业,目光中满是沉痛与坚毅,说道:“李将军,快快请起。这并非你一人之过,是本帅疏忽,中了安庆彬的奸计。临安城破,责任在我。”

李嗣业抬起头,眼中满是自责与不甘,“大帅,当日末将接到临安告急,即刻率军前往救援,怎奈燕军拼死抵抗,末将虽全力拼杀,终究未能挽回败局。”

郭子仪微微点头,拍了拍李嗣业的肩膀,“本帅知道你已尽力。燕军此次谋划已久,临安兵力空虚,又遭遇突袭,实难抵挡。只是临安一失,局势对我们愈发不利。”

说罢,郭子仪环顾四周,看着那些受伤的士兵,提高音量说道:“弟兄们,胜败乃兵家常事。临安城虽破,但我们还有杭州,还有歙州。只要我们齐心协力,定能夺回失地,击退燕军!” 士兵们听闻,眼中燃起一丝斗志,齐声高呼:“夺回失地,击退燕军!”

郭子仪转头对身旁的亲卫说道:“速传本帅命令,命城中所有将领,即刻到城主府商议军情。” 亲卫领命而去。

随后,郭子仪又对李嗣业说道:“李将军,你先带着弟兄们去疗伤,好好休整。待商议完军情,本帅还有重任交予你。”

李嗣业抱拳说道:“多谢大帅不罚之恩,末将愿戴罪立功,为大帅效犬马之劳!” 说罢,他带领着残兵们朝着军营走去。

郭子仪望着他们的背影,心中暗暗发誓:“安庆彬,你既已出招,本帅定要让你付出代价。” 转身,他迈着坚定的步伐,朝着城主府走去。

……

另一边,歙州城外到处都堆满了燕唐两军的尸体,血流成河。城外四十里燕军营地里,李归仁左肩膀和后背都缠着白布,他面色冷峻,脚步沉稳地在营地里穿梭巡视。他的眼神扫过那些或坐或躺的士兵,看着他们疲惫却又带着坚毅的面容,心中五味杂陈。

此次要不是孙孝哲来的及时,恐怕他李归仁已经殒命歙州城下了。

这时,李归仁身后传来声音,“李归仁受伤了还不躺着,你老小子想死也别死营地里啊,你要死营地里了,安庆彬可就有理由怀疑我杀了你啊。”李归仁回头,见是孙孝哲,微微皱眉,“放心吧孙孝哲,你死了我也死不了。”

孙孝哲嘿嘿一笑,“你这家伙,嘴还是这么硬,早知道老子我就来迟一点了。”

李归仁瞪了孙孝哲一眼,“得了吧,少在这说风凉话。你要是真来迟了,等殿下追究起来,你也脱不了干系。”

孙孝哲摆摆手,收起笑容,看向周围忙碌的士兵,神情变得严肃起来:“说正经的,我们应该考虑一下,接下来怎么办了。”

孙孝哲话音刚落,传令兵便急忙跑过来汇报道:“报!殿下军令,命李归仁将军和孙孝哲将军马上撤军,撤往苏州城休整,等候下一步指令。”

孙孝哲一巴掌拍歪传令兵的头盔上,骂道:“你小子来打老子脸的是吧。”

传令兵被孙孝哲这一巴掌打得一个趔趄,头盔歪到一边,却不敢有丝毫怨言,赶忙扶正头盔,低头站好。

李归仁眉头紧皱,呵斥孙孝哲:“你这是作甚!冲个传令兵撒气算什么本事。” 然后看向传令兵,语气缓和了些,“你且说说,殿下可有提及为何突然下令撤军?”

传令兵咽了咽口水,小心翼翼地回道:“回将军,临安已经被安守忠大帅拿下,故而让两位将军撤军,无需再继续佯攻。”

李归仁听闻,心中一沉,旋即快速思索起来。他看向孙孝哲,见对方也是一脸惊讶。李归仁微微皱眉,缓缓说道:“临安既已被安守忠拿下,殿下此举,想必是打算重新整合兵力,以临安和苏州为依托,对唐军形成新的攻势。”

孙孝哲挠了挠头,嘟囔道:“这殿下,怎么不提前透露点风声,害得咱还在这苦思破敌之策。不过接下来在苏州,咱可得好好谋划谋划。”

李归仁微微点头,“当务之急,还是按殿下军令撤往苏州。郭子仪必定会知晓临安城破,说不定会趁我们撤军时有所动作,我们务必小心。” 他转头看向传令兵,“传令各营,立刻收拾行装,准备撤军。动作要快,但不可慌乱,保持好行军队列。”

“是!” 传令兵迅速领命去传达命令。

李归仁又对孙孝哲说道:“你去安排一支精锐断后,务必留意唐军动向,一旦他们追击,不要恋战,且战且退,确保大军安全。我先带领大部队先行出发。”

孙孝哲抱拳应道:“放心吧,交给我。我倒要看看,郭子仪敢不敢追上来。” 说完,他便转身去挑选断后士兵。

李归仁望着营地里忙碌准备撤离的士兵,心中思绪万千。临安城的失守改变了整个战局,接下来在苏州的整军备战至关重要。他深知,安庆彬重新整合兵力后,必定会对杭州和歙州发起更猛烈的进攻,而郭子仪也绝非等闲之辈,双方的较量必将更加激烈。

不多时,孙孝哲回来报告:“将军,断后部队已安排妥当,随时可以出发。”

李归仁点点头,翻身上马,大声下令:“撤军!” 燕军队伍缓缓移动,朝着苏州城方向行进。一路上,士兵们保持着警惕,随时准备应对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

与此同时,唐军斥候远远看见燕军拔寨撤军,不敢有丝毫耽搁,立刻快马加鞭回城禀报。

歙州城内,李元平得知燕军撤离的消息,顿时陷入沉思。身旁的副将们议论纷纷,有人主张趁机追击,有人则担心其中有诈。

“将军,燕军无故撤军,想必是内部出了问题,此时不追,更待何时!” 一名年轻气盛的副将急切地说道。

然而,老成持重的另一位副将却摇头反对:“不可贸然追击。燕军狡诈,此前一直与我们僵持,怎会突然毫无征兆地撤军?其中必定有诈,说不定正等着我们上钩呢。”

李元平眉头紧锁,在大厅内来回踱步。他深知,这一决策关乎着歙州城的安危以及众多将士的性命。若贸然追击,一旦中计,后果不堪设想;但若是错失追击燕军的良机,又恐燕军在别处集结力量,对唐军造成更大威胁。

思索良久,李元平终于开口:“先派出多路斥候,务必查清燕军的撤军路线、兵力部署以及是否设有埋伏。同时,命城中将士做好出征准备,但暂不出城。待斥候回报,再做定夺。”

众将齐声领命,各自忙碌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