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多多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多多书院 > 都市言情 > 一路有医 > 第11章 骗子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镇子里这几天来了几个中医大夫,穿着白大褂挂着听诊器。听说是从市里过来的,自我介绍介绍说是红十字协会的合作伙伴,来为镇子上老年人义诊。

和这几个大夫一同前来的是一辆货车和几个工作人员。车上是桌椅鸡蛋等物品,摆开阵势宣传,只要来了就给一斤鸡蛋。仅限老人,宣传说是受红十字委托,专门给镇子上老人带来的福利。没一会就排起了的队伍。张母也摇摇晃晃的排在队伍中。

检查很快,交流很慢。听诊器在身上比划几下后,就开始号脉。很快病情就检查出来,基本都是各种老年病。比较奇怪的是检查结束后大夫并没有开药,只说一会集中发鸡蛋时再告诉大家怎么治疗。

轮到张母,一个大夫走完流程后很亲切告诉她,“大妈,您这身体上毛病比较多,一会千万别走,我们会给您更一步的检查和治疗”。张母笑笑应下,和在货车前等待领取鸡蛋的熟人打着招呼。

眼看过去了不少时间,大家开始有些不耐烦,一个白大褂手拿话筒站在众人前面开始演讲,从大家的病情到红十字会的慈善活动,洋洋洒洒口若悬河。最后的总结是大家的病情都不能再等待了,今天条件有限无法做出更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只能邀请大家去市里做更详细的检查,他们负责免费接送。说完就有一辆大巴车开了过来。老人们犹犹豫豫,最终有人选择上车,有人只是领取了鸡蛋。张母领了鸡蛋后慢慢走向医馆。

镇子很小,这么大的动静谁也瞒不了,马叔正在门口兴致勃勃的看着热闹。看到张母过来,急忙迎了上去。虽然没有和张母说过话,但都是一个镇子的多少有些面熟,人也能对得上,不能缺了礼数。

医馆没有病患,张三正在药柜前忙活,听到马叔喊叫才看到母亲,急忙扶着母亲坐下。张母大概讲了一下外面的事情,就把鸡蛋递给马叔让马叔多教育张三。马叔哈哈大笑着接过鸡蛋。

张三正好也想请马叔给母亲看看病腿就请马叔搭手诊脉。马叔没有客气净手后就给张母号脉。然后又弯腰看张母得双腿,伸手按了按小腿肌肉后又问了几个问题后告诉张母,“治疗得有些晚了,现在只能保守治疗了。”

张母很清楚自己身体状况,听马叔这样说也没有什么失望,马叔又问张三,“你妈这个岁数了,诉求应该不高吧。”张三看着马叔还是有些不想放弃,“您看是不是寒湿阻濡膝肿痛?”就把自己的一些辩证想法告诉了马叔,又把自己的行针治疗过程向马叔讲述了一遍。

马叔有些吃惊询问张母现在状况。张母面色平淡的回答,“以前走几步路就疼的动弹不了,现在只要不走路就不怎么疼,今天过来还休息了两次。”马叔告诉张母,不能因为疼就不活动了,适当的活动至少能保证腿部的肌肉不会萎缩退化。至于病情,他觉得张三的治疗是有效果的,既然有效果那就可以一边继续治疗一边观察。

张母过来的主要目的是看看儿子的工作情况,眼看一切都好就准备回家。马叔急忙要张三去送。等张三母子走出医馆后,马叔不禁摇头轻语,“小怪物。”

去市区做检查的老人回来了,有自己回来的有被送回来的。自己回来的都是没有消费的。那些人是一家卖保健品的,在市区有一个门面。老人们进了保健品店就开始被洗脑。各种包治百病的神奇精华素,睡了能让人年轻二十年的床垫,能去除身体各种隐患的按摩椅,种类繁多琳琅满目。有不少老人迈不过情面这关购买了保健品。

这些是马叔当笑话讲给张三听的,张三从惊奇到震惊再到厌恶和无奈,叹了一口气心想只要不是自己家人上当受骗就好。只是心里奇怪这些老人出门身上为什么要带那么多现金。马叔带有深意的告诉张三,现在像他这样老实本分做生意的人可不多了。

张三并不知道马叔震惊于他的进步,正在向他铺设人设。回到家中看到母亲正和一个跟她差不多年龄的女人说话。记忆里姓王,是母亲一个老姐妹,过年时候来走动过。打了招呼后,母亲告诉他自己和王阿姨闲聊的时候,听她说起自己的腿让儿子治疗的有些效果,想让张三也给自己看看。张三没想那么多,只是有些不自信。

王阿姨态度和蔼让张三不要有什么顾虑只是看看,其他再说。张三就让王阿姨坐在桌前伸手号脉。脉象也是沉、迟且细,再看腿部小腿变形虽然没有母亲严重,但也确实和母亲一样都属寒湿积於而不通。

张母听到张三说病症和自己的差不多时急忙和王阿姨商量,“他姨啊,家里也没法治疗啊,要不明天你去医馆里再治?那里东西全,治起来也方便不是。”王阿姨没有多想,当即和张三约定了明天的时间。

等王阿姨走后,张母告诉张三,“以后家里不能随便给别人扎针啊,出点事算谁的,要扎针就去医馆,有事你马叔还能招呼一下。”看张三一副脸懵懂的样子只能试着解释“你给自己家人治治就算了,再给外人治,让你马叔知道了你还活不活人了。”张三这才明白母亲意思,张母看张三还是没有全部明白自己心思,也不便再细说了。只能叮嘱张三有事多问问马叔。

第二天王阿姨来了医馆,张三请马叔接诊治疗。诊脉检查后,王阿姨见马叔沉吟不语。就说明来意,想请张三针灸治疗。马叔看向张三征求张三意见,张三说火针治疗自己还可以,但是只有可能做到缓解,想再进一步治疗只能依靠开方吃药。接着就写下了乌头汤请马叔指教。

马叔仔细看完后没有多说,只是让他先准备给王阿姨施用火针。张三对这些自然是熟悉无比,马叔也饶有兴致的看着张三治疗。看到张三毫不犹豫迅速行针时,不由暗暗点头。

治疗结束后,马叔给王阿姨开了自家的药包泡腿,至于汤剂马叔选择了更为温和的五积散方,只开了三天的药剂。五积散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张三在马叔书房里看过这个方子,方属温里剂,功能解表湿里,活血瘀,理气活血。看马叔开方没有做加减,就直接抓了药给王阿姨,下了医嘱后又强调了隔日行针。

直到下班前马叔才和张三说起乌头汤来,乌头有毒,虽然是炮制过的,但依然有毒性。王阿姨岁数不小,攻伐太盛的药有风险。以火针为主治,五积散为辅助。以火为阳,以剂守阳。这样不仅安全效果应该还会更好。等三天以后,患者吃了药剂再看。如果效果不好,还可以改方。张三受教,似乎有所感悟。却又多嘴问马叔为什么他自己不做火针治疗。马叔翻了张三一眼,“老子不会火针。”张三被顶的莫名其妙,心说,“既然不会,为什么店里会有火针?”

隔日王阿姨再来医馆,告诉张三扎针当夜双脚就有了热感,张三一听效果比自己母亲的还要好,顿时对治疗母亲又多了一些信心。王阿姨对张三更是亲近夸了又夸,直说张母有福。马叔更是高兴,暗暗计算自己知道的病患数量,镇子上的这类病患可不少啊。自家医馆又多了一项治疗手段和收入。

果然没过几天镇子上就有了一个传闻,镇子上的泰康中医馆能治疗膝盖疼痛,尤其对老年人有奇效,一副药再扎几针当天就有效果。有些人就来医馆打听,还有人直接就登门就诊。马叔对此喜闻乐见,有患者见到王阿姨来医馆扎针,仗着脸熟直接就问情况。等听到王阿姨确认效果后,这种传闻就越来越多越来越神奇了。甚至有传说医馆能治疗癌症。

张三对这些没有兴趣,他的学习现在已经有了一定的节奏,随着感悟越来越多,脑中的知识也仿佛在有了一种融化感。尤其《难经》的研读让他对《黄帝内经》的理解日渐深入。他不想被身外无谓的事情破坏自己的节奏。

马叔给前来治疗腿部疾病的患者号脉检查。目前遇到膝盖问题的患者基本都是因于寒积湿而致血脉不通的状况。脉象也是因为体质不同而大同小异。张三在施针前必须要自己切脉。开始时候马叔很不高兴。但看张三坚持,后来也就理解了,当年自己学医时候不也是对一切都好奇手痒,见到圈里的驴都恨不得去号个脉,渐渐的也就见怪不怪了。

张三切脉既是锻炼自己对脉相的实操掌握,强化手感。同时也是对诊断、立法、订方、选药、施治一系列辩证程序的刻意训练。

学医是以治病救人为终极目的。大医治国,中医治人这都是伟大情怀。但情怀有时候是需要理性支持的。张三是理性的,所以很清楚的知道自己需要什么,知道该怎样满足自己的需求。

有患者提出质疑,为什么不是马叔亲自施针治疗,马叔的解释是,“张天继已经得到了自己针灸真传,甚至已经青出于蓝。”十分自信的表示要对方相信医馆的实力。张三自然也是不会让马叔打脸难堪,尽心尽力的医治每一位患者。

口碑发酵的很快。没几天医馆有了一些热闹的模样,门庭若市虽然谈不上,但是对于泰康中医馆来说则是盛况空前了。来就医的患者五花八门,马叔不想糊弄人,都是乡里乡亲的有些病症更适合西医治疗就会推荐患者去医院。有些需要更进一步精准检查的也会好言相劝。

就这样居然被马叔处理的井井有条。张三只负责针灸治疗和抓药。两个人配合的倒也显得顺畅,只是劳动强度的增加让两人都很疲惫。直到这股劲过去,已经是一周后了,马叔把医馆停了一天,给自己和张三放了一天的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