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多多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公孙瓒收到刘虞的书信时,正在营帐中与麾下将领商议军事部署。

他粗粗扫了一眼书信内容,脸色瞬间阴沉下来。

随后将书信狠狠摔在案几上,睚眦欲裂:

“刘虞这老儿,老是听信那些小人的谗言。”

“对本将的忠言却置若罔闻,现在还敢来责令本将,真是岂有此理!”

他不过是抢些粮草,就是手段强硬了些,几时杀人了?

可那些不要脸的大家族,居然这么对待自己。

营帐内的将领们面面相觑,皆不敢出声。

公孙瓒素来刚愎自负,在他眼中,刘虞的怀柔政策太过软弱,根本无法震慑外族。

此时刘虞帮着各地士族豪强撑腰,无疑是当面给了他一个下马威。

“将军,咱们现在怕是要两头为难了。”

一名偏将小心翼翼地说着,然后慢慢分析。

“刘虞毕竟是朝廷任命的州牧,又是皇亲,若将军推脱不去难免会落入口舌舌,对我军不利。”

“可是将军若听命前去,只怕会落入这些小人的奸计之中,甚至还有性命之忧。”

公孙瓒轻轻抬起手,摇了摇头:“你说的这些我又岂能不知……”

他紧紧咬着牙,眼中闪过一丝狠厉。

沉默良久。

“哼,本将拒敌于国门之外,何错之有!”

“我不过是让他们出些粮草支援军需,他们便这般大做文章,用恶毒的言语中伤本将军。”

“刘虞既如此偏袒他们,我也不必再给他面子!”

说罢,公孙瓒愤而将书信扯得粉碎。

帐内众人面面相觑,不敢言语……

另一边,徐晃与韩当得知刘虞问罪公孙瓒之后,心中暗喜。

两人都明白,这正是让公孙瓒与刘虞以及豪强之间矛盾进一步激化的好机会。

“公明,刘虞这封信说不定能让公孙瓒彻底与那些豪强撕破脸,咱们要不要再添把火?”韩当眼中闪烁着狡黠的光芒。

徐晃微微点头,沉思片刻后说道:

“不错,现在就可以散布消息,说公孙瓒根本不把刘虞放在眼里。”

“不仅不会听从命令,还准备起兵造反,要将幽州牧的位置取而代之。”

当今天下混乱,皇室威严尽丧,人人都在为了争一块地盘绞尽脑汁。

讨董联军说的好听,是为了匡扶汉室。

可是包括董卓以及联军在内的人都知道,这不过是为了趁机扩充自己的权势罢了。

这个理由,根本就是无懈可击。

韩当大笑,瞳孔中爆出精光:

“妙啊,如此一来,刘虞对公孙瓒会更加忌惮。”

“幽州的那些蛀虫们也不会善罢甘休,定会继续向刘虞施压,与公孙瓒为敌。”

“只要他们斗起来,不到你死我活是绝对不会罢休的,我等辅佐圣女成就霸业也就更进一步了……”

当日,在徐晃与韩当的暗中操作下,背嵬军开始散布流言。

一时间,各种谣言在幽州各地迅速传开。

流言这种东西可大可小,但只要伴随着利益和恐惧,便能无限增长。

幽州各地的士族豪强们一向不服态度强硬的公孙瓒,果不其然继续向刘虞施加压力,要求严惩公孙瓒。

而公孙瓒这边,在愤怒之下,不仅没有按照刘虞的要求前往蓟县解释。

反而召集了更多的兵马,囤积粮草,摆出一副备战的姿态。

公孙瓒反常的举动终于让刘虞心中愈发不安起来。

在一连数次邀请公孙瓒未果之后,无奈之下,只得开始调动自己手中的兵力。

联合各地豪强的私兵,准备对公孙瓒进行武力威慑。

幽州的局势愈发紧张,一场大战一触即发。

在刘虞准备对公孙瓒动手之际,虎牢关方向,讨董联军与董卓亦是在虎牢关外开始对峙。

各路诸侯兵马合兵一处后,大军驻扎在酸枣。

联军大营,各色旗帜遮天蔽日,接天连地。

军士往来奔走,密密麻麻如同群蚁,不可胜数,烟尘四动。

中军大帐内,袁绍面色冷然的居坐主位,左右两侧皆是当世有头有脸有势力的人物。

能参加议会的都是出身高贵的豪族子弟,亦或是一方郡守。

毕竟出来混的,要讲身份。

“诸君!”

袁绍望向帐内众人慷慨陈词:

“我等正义之师已经汇集完毕,共计二十余万。”

“稍有微动,天下震惊,破董易如反掌,只在旦夕之间。”

“此刻虎牢关就在我们眼前,国贼董卓就在关内,哪位将军愿为先锋,前去叫阵!”

这番话只说得在场众人面红耳赤,摩拳擦掌,似乎想要大干一场。

唯有袁术只是冷眼旁观,缄默不语,眼神中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嘲讽。

这些人还真是有眼无珠,他这个袁家最为尊贵的继承人在这里,居然还让一个家奴坐上了盟主的位置。

袁绍话音刚落,一道绛红色身影率先站出。

“操愿往!”

但见曹操朝着众人抱拳,想要揽下先锋之职。

为了护佑大汉,他曹孟德义不容辞!

恍然间,曹操竟是有了当初讨伐黄巾时候的感觉。

那时面对百万蛾贼,自己也曾向皇甫嵩请命。

今天,他一样敢站出来。

孰料袁绍在听完后,并没有露出欣喜的笑容,反而眉头微皱,继而劝道:

“孟德,你麾下军士未经战阵,而且只有数千人马,怎敌得过董贼大军。”

“此战乃是我盟军首战,万不可失了锐气。”

“先锋一职至关重要,你还是去押运粮草吧。”

帐内众人听了,皆是轻轻点头,似乎很认同这个道理。

再加上他们也想立功,为自己争取利益。

河内太守王匡斜了一眼曹操,嗤笑一声道:

“这里坐着的都是名门贵胄,或是一方郡守,哪有你说话的份?”

“老老实实的去运粮草,就你这点兵马,战败没了性命也就罢了,可丢得是我们所有人的脸面。”

“征战之事,我等自有章程,汝还不速退。”

曹操闻言胸中怒气顿生,却还是极力压制着。

自己家族因为有宦官的背景,一直被人瞧不起。

他不甘心这样的处境。

因此在那些名门子弟嘲笑他的同时,也要硬着头皮往士人圈子里挤。

“操兵虽微,但我曹家世食汉禄,为汉臣,岂能不思报国。”

曹操咬着牙,眼神带着几分审视的看着王匡:

“府君这般说,莫不是惧怕董贼?”

王匡被曹操这么一激,顿时脸色涨得通红,“噌” 地一下站起身来,戟指曹操道:

“竖子安敢如此!吾麾下兵精将勇,岂会怕了董贼!”

说罢,他转头看向袁绍,抱拳道:

“盟主,我愿领本部兵马为先锋,前去虎牢关叫阵。”

“定要将董贼的首级取下,以振我联军士气!”

袁绍微微颔首,眼中闪过一丝满意之色:

“好!王太守既有此决心,那先锋之职便交由你了。”

“只是董贼狡诈,你务必小心行事,不可轻敌冒进。”

王匡领命后,意气风发地大步走出大帐,准备点兵出征。

曹操看着王匡离去的背影,心中满是不甘与无奈,眼底更是流露出一丝担忧。

王匡此人虽然出身名门,却从未上过战场征战。

两军交锋,首战的士气是非常重要的。

在场的这些人里面,其实自己是最适合打头阵的。

本初不是不通兵法之人,他为什么还要这么做?

军议结束后,带着心中的疑惑,曹操来到了袁绍的大营,想要找他问个清楚。

“孟德,我这是为你好,反正都是输,就让王匡去死不是更好吗?”

袁绍像是在说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抬起头,将杯中的浊酒仰头一饮而尽。

明黄色的火光照在他的脸上,微微有些发红,眼中露出一抹幽光。

曹操很不理解袁绍的话,怎么还没开始打就料定会输。

“本初,凭你在袁家的地位,只要这次能战胜董卓,功名利禄难道不是唾手可得吗?”

“王匡一旦战败,则会对我盟军士气有所打击,在想要战胜董卓可就难了。”

袁绍听完摇了摇头,哈哈大笑一声:

“哈哈哈哈,孟德,你什么时候也这么天真了?

“你不会真的以为,我们靠着这些临时征辟来的兵马就能打赢精锐的董军吧?”

曹操愣了一下。

“剽悍的西凉军,善战的并州军,京师的禁军……岂是我们麾下的这些乌合之众能比?”

“再加上联军起兵如此仓促,军中号令不齐,真的打起来,胜算又能有多高。”

曹操额头挤在一起。

这样想的话,似乎有那么一些道理。

袁绍眼神恳切的看着他,上前一步握住曹操的手。

“孟德,我们是从小一起长大的,相信我,这件事我心中早就有了计较。”

“日后功成,我做大将军,你便是太尉。”

大将军?

曹操的瞳孔猛然收缩了一下。

在大汉,能担任大将军的皆是外戚,位高权重。

当初,汉武帝任命卫青为大司马大将军,位在百官之上。

后霍光又以大司马大将军的职位辅政,自此外戚辅政,必任大将军。

本朝先帝时,外戚窦宪、梁商、梁冀等都是以大将军之位辅政。

大将军权倾朝野,地位尊崇无比,可谓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本初,你现在已是骠骑将军了,难道连三公都不能满足你了吗……’

曹操一时间有些恍神,他已经彻底不认识这位少年起就与自己有着深厚情谊的好友了。

因为他从对方的眼神中,看到了一股狂热,名叫做野心的光芒。

难道袁绍想做的是霍光?亦或是……王莽!

曹操离开后,袁绍看着那道远去的绛红色身影,无奈长叹了口气。

若是有战胜董卓的可能,他何必用这种伎俩,让王匡去送死。

前来讨董的诸侯们,虽然看起来各个忠正无私,实则各有所谋。

真正遵奉自己为盟主的,恐怕仅有曹操一人。

袁绍的脑子从来就没有糊涂过,汉室在董卓的僭居下,威严尽丧,日后天下只会更乱。

袁家虽然被董卓灭了,可袁绍心中却有一股快感。

明面上袁氏家族的长者一直夸耀自己,可实际上真正看好的人却是袁术。

更不用说袁术如今占据了最为富庶的南阳,是袁家炙手可热的接班人。

这些年为了提升声望,袁绍努力在外人面前装作完人。

青年时,他在父母离世后辞官,为其守孝六年。

后来与朝中党人结交,不惜得罪宦官。

甚至在董卓行废立之事时,当众拔剑翻脸,获得士林的一致好评。

而袁术呢?

居然时常以游侠自居。

喜欢跟一些三教九流,如黄巾余党、匪帮、流寇、山大王之类的下贱人玩在一起。

这样的行径,哪里有一丝一毫的世家公子风范?

可即便是这样,袁绍依旧是袁氏家族的第二个选择。

哪怕他被过继给自己的大伯,成了嫡长子。

但身上的庶子烙印,是永远伴随在他身上的。

现在,洛阳的袁家被灭,叔叔袁隗身死,袁绍凭借过去的声望成为了联军盟主,算是成功扳回一城。

眼下借着董卓剿除异己,为未来做好准备才是最重要的。

日后,他便可以取得比先祖、父亲更高的成就!

且说联军之中暗流涌动,董卓军也不遑多让。

在得知王匡领军兵发虎牢之后,董卓毫不犹豫,立即让孙坚出兵应敌,并让中郎将胡轸与校尉华雄协助。

明眼人都能看得出来,董卓此举名为协助实为监视。

“孙坚此人若能为吾所用,何惧关东群贼。”

关内大厅,董卓瞪着一双牛眼注视着案上的羊皮地图,不由发出一声叹息。

李儒不在身边,随军出征的将领中连个可以议事的人都没有。

不是老部下的不放心,老部下又是一群只知道用武力,不知道用头脑的家伙。

想来想去,还是死守虎牢关才是上策。

等击退了这群虚伪的关东贼子,天下还有何人敢反对他?

董卓这时又抬起头,朝外喝了一声:“传贾诩,本相有要事要交代他!”

妖女张宁南下的谣言,也该散播了。

关东贼子们,本相会让你们后悔的!

【刚刚找到工作,断更是不可能断更的,收益虽然很少,但是是我除了上班唯一的收入来源了,蚊子肉少也是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