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多多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多多书院 > 历史军事 > 杨再兴:拜刘备为义父收义子孙绍 > 第274章 迁都大典风云起,密诏宣读震朝堂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74章 迁都大典风云起,密诏宣读震朝堂

列位看官,上回书说到在宫廷生活的琐碎与温情中,既有刘禅与张皇后的恩爱日常,又有早朝时的种种插曲。随着日子一天天过去,迁都大典的筹备工作终于就绪。而这一场盛大的典礼背后,不仅有着蜀汉政权对未来的展望,还隐藏着先帝刘备遗留下的秘密,即将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为蜀汉的朝堂带来意想不到的波澜,也让众人对蜀汉的未来走向充满了更多的猜测与期待。

数日光阴,在这日复一日的忙碌与不经意间,如湍急的水流,奔腾而去,只留满心的怅惘和来不及回味的仓促。三月初九,这个承载着蜀汉新希望的日子,终于来临。

晨曦初露,刘禅便在张皇后的悉心侍奉下早早起身更衣,那一身华丽庄重的礼服,金丝绣龙纹盘旋其上,黑锦缎泛着乌亮光泽,红裳鲜艳夺目。身着此衣,刘禅身姿更显挺拔轩昂,威严尊贵中更是平添了几分意气风发。刘禅步伐沉稳,眼神坚定,前往麒麟殿正式开启迁都大典这一历史性的流程。

与此同时,杨再兴身着祭祀礼服,神色肃穆地前往天地宗庙。他的身影在晨光中显得格外挺拔,宛如一棵苍松,屹立在宗庙之前。

杨再兴手持祭文,依照古老仪式,神情庄重地向天地神灵及祖宗告知迁都之事,祈求着神灵和祖宗的庇佑,愿蜀汉在这新的都城能够繁荣昌盛,国泰民安。

待祭祀礼毕,杨再兴不敢有丝毫耽搁,匆匆赶回麒麟殿。此时的麒麟殿内,气氛庄重而压抑,仿佛空气都凝固了一般。刘禅见杨再兴返回,微微点头示意,便开始了下一流程。

刘禅身姿挺拔地站在殿中,身着那绣满龙纹的礼服,更显威严。他双手捧着祭文,声音洪亮而庄重,宣读着对天地、祖宗的祷告之词,那每一字每一句仿佛都蕴含着千钧之力,在殿内回荡:“维大汉建兴之年,季春之初,朕昭告于皇天后土、列祖列宗之灵前:

朕以眇眇之身,继宗庙之祀,承先帝之遗志,荷苍生之重托。今率臣民,迁都长安,祈愿宗庙之灵佑我大汉,祚运昌隆,国祚永延。

昔汉室倾颓,九州纷扰,先帝以仁德之心、弘毅之质,奋起于微末,欲挽狂澜于既倒,救黎庶于水火。朕继大统,常念创业之艰,未敢有须臾懈怠。今移都于此,望得天时之助,地利之宜,人和之盛。

朕愿修身明志,敬德保民,纳忠谏之言,施仁善之政。兴农桑以足衣食,振军备以御外敌,崇教化以厚风俗,举贤能以辅朝纲。使我大汉之民,皆能享太平之福,沐盛世之光。

伏惟尚飨!”

随后,文武百官身着整齐的礼服,在鸿胪寺官员杜琼的引导下,秩序井然地进入皇宫。一众大臣按文东武西的顺序,依次站列于麒麟殿内,脸上带着庄重与肃穆,向刘禅行朝拜之礼。

只见朝臣们弯腰鞠躬,双手抱拳,齐声高呼:“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那声音震耳欲聋,久久不散,彰显着蜀汉朝廷的威严与秩序。

而刘巴这边早已在事先准备好的迁都诏书上盖上了象征着皇权的印章。接着,鸿胪寺少卿何宗小心翼翼地将诏书放入云舆,然后沿着既定的路线,经宣室殿、前殿广场、北司马门,缓缓到达麒麟殿。何宗展开诏书,声音抑扬顿挫地宣读道:“朕以汉室之胄,继大统之尊,临御天下,当此风云变幻之际,志在匡扶汉室,光昭旧物。长安,乃华夏之根本,王业之基址,龙兴之渊薮,向者高祖肈基,文景继轨,武帝扬威,声教覃敷,风化广被,实乃千古帝王之都会,累世繁华之胜境。

朕今顺天应人,迁都于斯,此诚为兴复之要略,图强之关键,乃致大汉之隆盛,启万世之太平也。

朕受命于天,抚有四方,必以仁德为本,勤勉为务,怀保小民,恩加四海。进贤良之士,以崇正道;黜奸佞之徒,以清朝堂。劝课农桑,以厚生民之资;整军练武,以扬大汉之威。振纲纪于朝庙,敷教化于闾阎,务使吾土之民,皆能享富庶之乐,沐礼义之泽,致风俗之纯美,臻社稷之安康。

诸臣工皆为肱股之臣,栋梁之材,当殚精竭虑,忠贞报国,辅弼朕躬,共扶汉室。若有玩忽职守、心怀不忠者,王法昭昭,必加严惩,以儆效尤,绝无宽贷。

今即颁诏,改元易号,大赦天下,咸与惟新,同赴国艰。愿上苍鉴察,列祖列宗护持,庇佑我大汉,国祚遐昌,祚胤绵长,千秋万岁,永享鸿基!

钦此!。”

随着诏书宣读完毕,众人以为整个迁都大典即将圆满结束之时,刘禅却缓缓站起身来,他的这一举动让整个大殿瞬间安静下来,气氛变得凝重起来。

刘禅抬手示意众文武稍安勿躁,神色凝重道:“朕这边还有一封先帝当年留于石渠阁内的密诏,今日需在此宣读。”

此言一出,众文武大臣面面相觑,略感诧异,纷纷交头接耳,议论之声此起彼伏。就连当年陪同刘备前往石渠阁的关羽与杨再兴两人,也不禁露出惊讶之色,显然他们也没有预料到当年先帝刘备会在石渠阁内留有密诏。

刘禅神色庄重地将收纳于袖中装有密旨的盒子取出。他小心翼翼地打开盒子,取出密旨,然后缓缓展开,深吸一口气,宣读道:“朕以大汉天子之名,布告天下:

关羽、张飞、杨再兴三人,皆为朕之股肱,汉室之栋梁。昔日汉室倾颓、天下板荡之际,二弟云长威震华夏,其忠义之节,昭如日月,勇冠三军,功高盖世;三弟翼德气吞山河,性烈如火,志坚如钢;义子振武银枪白马,纵横沙场,屡立奇功,其智勇双全,才略非凡,心怀壮志,报国精忠。

朕念其忠勇,感其勋劳,特将此三人记入宗室牒谱,以彰其德,以显其功。今封关羽为雍王,辖雍州之地,望其镇抚西疆,扬我大汉之威;封张飞为燕王,领燕赵之域,期其拱卫北土,保我朝之安宁;封杨再兴为豫王,治豫州之境,冀其辅佐朝纲,助太子刘禅日后成就大业。

朕望尔等三人,不忘初心,继续奋进,忠贞体国,勤勉奉公,为我大汉之复兴,竭智尽忠,流芳后世,永享尊荣。

钦此!”

此言一出,大殿内顿时一片哗然,众臣皆震惊不已,仿佛平静的湖面被投入了一颗巨石。关羽、张飞与杨再兴三人也被这突如其来的恩宠所震撼,他们先是一愣,随即反应过来,连忙跪地谢恩。

关羽双手抱拳,举过头顶,眼中泪光闪烁,声音略带颤抖地说道:“羽承蒙先帝厚爱,今日得此殊荣,必当肝脑涂地,为大汉之江山社稷,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张飞亦是满脸激动,他的黑脸涨得通红,大声吼道:“俺老张当年与先帝、二哥桃园结义,如今得这等恩宠,定当随陛下冲锋陷阵,杀敌报国,绝不含糊!”

杨再兴则伏地叩首,沉声道:“先帝之恩,重如泰山,臣必不辜负先帝与陛下之期望,粉身碎骨,在所不辞!”

刘禅看着眼前的三位重臣,心中感慨万千。他深知,这道密诏不仅是对三位将领的嘉奖,更是对大汉未来的一种期许和托付。在这新的都城,在这充满希望与挑战的时刻,他们将共同肩负起大汉的兴衰荣辱,向着未知的前方迈进。

而这一场迁都大典,也因为这道密诏,被深深地铭刻在了大汉的历史长河之中,成为了一个新的转折点。未来的路还很长,大汉的命运在这复杂多变的局势下,将何去何从?是走向辉煌的复兴,还是陷入无尽的困境?这一切,都如同笼罩在迷雾中的远方,等待着他们去探索、去书写。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这正是:迁都大典风云起,密诏宣读震朝堂。忠勇之臣膺恩宠,蜀汉前路待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