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之意第一次邀请同窗们参加生辰宴,宾主尽欢。
顾之意的同窗们吃的都很开心。
等散场的时候,顾之意带着同窗们往外走的时候,张掌柜笑着迎了上来,“小侯爷留步。”
顾之意有些不解的看向张掌柜。
张掌柜一挥手,伙计们带来了一些礼盒。
张掌柜:“小侯爷,这是主子给你准备的回礼,是让您同窗带回去的。”
这是顾之意第一次招待同窗,张芷妍怕顾之意有想不到的地方,所以就准备了礼盒,让张掌柜给顾之意的同窗们分了。
顾之意感动于嫂嫂的细心,他确实没有准备回礼。
顾之意笑着道:“还是嫂嫂想的周到,有劳张掌柜了。”
张掌柜摆手:“这都是我应该做的。”
顾之意的同窗们也没有想到还有回礼,他们准备的礼物也不是什么贵重的,再拿回礼多不好意思啊。
徐平安忙拒绝:“这回礼就不用了。”
顾之意道:“这回礼你们一定要收下,这是我嫂嫂的心意,你们送的礼物我都很喜欢,这回礼你们收下是应该的。”
徐平安还要拒绝,孙祥镇道:“我们收下吧。”
孙祥镇也不想他们在推来推去的,才会这么说。
最后顾之意把回礼都送了,还让人把同窗们都一一的送回家了。
像孙祥镇这样家境好的,也是顾之意让人送回家的,一视同仁,这样家境一般的人也不会觉得有什么。
******
先被送回家的是孙祥镇,主要是因为孙祥镇家距离有间铺子最近。
孙祥镇下了马车,就跟同窗们告了别,就让门房帮着把他收的的回礼接过去。
门房的人有些好奇,自家少爷不是去参加同窗的生辰宴了,怎么带回来一个大盒子,关键是盒子还不轻,里面装的是什么呀。
孙祥镇回到家,就见他娘和他祖母在一起喝茶。
孙家老夫人见到宝贝孙子回来了,脸上笑的跟花一样。
“镇儿回来了,生辰宴可有趣啊?”
孙祥镇先是给他祖母和娘亲行了礼,才道:“这个生辰宴挺有趣的……祖母,下次我过生辰也要去有间铺子办。”
孙家老夫人自然不会拒绝宝贝孙子,“好好好,镇儿想去有间铺子办生辰,那我们就去,儿媳妇啊,这件事就交给你了。”
孙母笑:“母亲,你可真看的起儿媳,这件事,我看还是要镇儿来做呢。”
孙家老夫人:“怎么说?”
孙母:“这有间铺子就是,镇儿今日参加的生辰宴主角顾之意的嫂嫂开的,有间铺子我们也去吃过,每次去人都不少,镇儿说的那些装饰的什么的,都是有间铺子提前布置的,到时候可以让镇儿跟顾小侯爷说一下,我想顾小侯爷应该会答应的。”
孙老夫人点头:“镇儿,你娘说的对,不如到时候你跟顾小侯爷说一下。”
孙祥镇:“祖母,这件事不急,今日我去参加生辰宴,还带了回礼回来。”
孙老夫人:“哦?什么回礼啊?”
孙祥镇:“孙儿还不知道呢,这还是临走的时候,张掌柜让人拿过来的,说是张夫人准备的。”
孙老夫人:“张夫人?可是勇毅侯夫人?”
孙祥镇点头:“是的。”
孙老夫人:“快让人拿过来吧,我也想看看是回礼是什么东西。”
孙祥镇就让人把他带回来的回礼拿了过来。
下人把盒子放在桌子上之后,孙祥镇上前把盒子打开。
孙祥镇这才看到盒子里装的是什么。
盒子里还有四个盒子,盒子的盖子上面写了名字。
一盒粽子,一盒点心,一盒水果软糖,还有一个盒子上写的酒。
孙祥镇好奇的打开了装酒的盒子,只见里面有两瓶酒,都是一斤左右的。
一瓶是烈酒,一瓶是果子酒。
孙老夫人问道:“镇儿,里面都有什么啊?”
孙祥镇一一的打开了盒子,才道:“有粽子,有点心,还有酒水,最稀奇的就是水果软糖了,这个孙儿之前没有见过,也没有吃过。”
孙老夫人好奇的过去看了,“这个就是水果软糖,看起来色泽艳丽,不知道味道如何。”
孙祥镇拿起一块水果软糖给孙老夫人放进嘴巴里了,“祖母你尝尝就知道了。”
孙老夫人吃完水果软糖,只有一个感受,那就是这个水果软糖真好吃,她喜欢。
孙祥镇也没有落下孙母,也给孙母塞了一块,自己也吃了一块。
母子俩吃了之后,都惊讶了。
孙祥镇:“这个水果软糖真不错,怎么没有在有间甜点卖啊。”
孙母:“确实不错,应该是做起来不好做吧,所以就没有卖的。”
孙老夫人:“哎,看来这个水果软糖以后吃不到了。”
孙祥镇:“祖母,晚膳我们吃粽子吧,我看这粽子的口味也很多,应该也是不错的。”
孙老夫人:“好,等让厨娘做几个好菜,我们也喝点酒。”
******
徐平安也到家了,徐父听到门口有动静就出门查看。
这才发现是他儿子回来了,徐平安见到他爹,就道:“爹,快来帮帮我。”
徐父这才发现他儿子手里提着个大盒子。
徐父忙上前解救儿子,这一拎,徐父就发现盒子还挺沉的。
于是问道:“儿子,这里面装了什么?”
徐平安道:“这是参加生辰宴,顾之意家给的回礼。”
徐父:“你不是给他画了幅画吗,怎么能收人家的回礼呢。”
徐平安无奈:“爹,我也不想收的,我都拒绝了,但是没有用,顾之意坚持要给,我们就收下了。”
徐父:“你的那些同窗们准备了什么生辰礼物。”
徐平安:“有一个同窗是抄了本孤本,还有跟我一样画画的,所有人的礼物都是自己准备的,因为顾之意之前就说过了,不收礼物的,他一收到礼物还有些生气呢,知道我们准备的是什么,他才开心起来。
我们准备这些东西,顾之意还挺喜欢的。”
徐父这才放心,他是怕就儿子准备的寒酸,让同窗们嗤笑。
看来大家送的都是大差不差的。
不,孤本的价值还是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