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部尚书也不知道这件事啊,刚听到还有些不明所以。
什么?贡院准备吃食?这是不让考生自带吃食了?
他不过是避世了一个月,怎么礼部的变化这么大。
不过既然是贡院提供吃食,那么这件事,陛下一定是同意的,不然的话,陈伯文也没有那么大的胆子,自作主张。
既然是陛下同意的,那么就没有问题了。
只是这个方便面,听起来很陌生啊,应该是新出来的吃食吧。
还应该是陈伯文的外甥媳妇搞出来的吧。
他不是不知道陈伯文的外甥媳妇,很受陛下的看重。
不然的话,也不会被陛下亲封一品诰命了。
……
陈伯文一个眼神,下属就赶忙重新搬了一个箱子过来。
“这上面既是封条,也是生产日期,也就是说这批方便面做好的日期。”
众考生看了封条,确实如礼部侍郎说的那样。
陈伯文揭了封条,下属就打开了箱子。
接着下属,就拿了小炉子和小陶锅,烧起水来。
等水烧开了,下属就把面饼放了进去。
“这个小炉子,想来大家都会用,这个方便面煮起来非常的简单,只需把水烧开了之后,再放入面饼,接着就是放其他的东西了,就是盒子里装的几个小罐子,
小罐子都有小勺子,一勺子就代表是煮一份面的量,当然了你要是口味重,可以尝过了之后,再加调味料。”
下属按照陈伯文说的步骤,开始加调料。
没一会,一股浓郁的香气,从小陶锅中升起,在贡院开始蔓延了开来。
“就是这么简单,到时候,大家试试就知道额,对了,这次贡院提供的食物方便面是有间商号提供的,有间商号的主子预祝大家都能考个好的成绩。”
……
学子们来都城不短时间了,自然都听说过有间铺子。
也基本都吃过有间铺子的吃食,有间铺子的美食真的是让他们开了眼界了。
关键是有间铺子对于他们这些学子,还给半价的优惠。
今日又得知了,这个叫方便面的是有间铺子的主子提供的,他们就知道这个面的味道一定不错。
其实有间铺子提供吃食这件事,对于家境好的学子不是什么特别好的事,但是对于那些家境贫寒的学子来说,那就是一件天大的好事。
他们其实在得知了贡院提供食物的时候,还松了口气,因为这样,他们还能省下买馒头的银子。
其实对于他们来说,能来参加春闱,已经很不容易了,这一路也是需要不少的银子的。
也不知道会考的如何,要是真的考的好的话,他们就不用愁了,就怕白来都城一趟。
没考好,还花了不少银子。
……
礼部尚书在听到陈伯文说事有间商号提供的,就知道他猜对了。
其实想想,这件事对于学子来说也是件好事,尤其是对于那些家境不好的学子。
而且现在的天气还是很冷的,能吃到热乎乎的汤面,也是很好的。
礼部尚书虽然是没有吃过方便面,但是闻着味道也觉得不错的。
关键是做法真的是很简单,基本上就是有手就会。
至于陈伯文说了是有间商号提供的,难道是张夫人是想要在大越的其他地方开分店不成?
也不是没有可能啊。
能来参加春闱的都是各地选出来的人才。
不管考的如何,他们总是要回乡的。
等他们回到家乡的时候,家乡人肯定会问他们,都城的人都吃些什么。
只要是那些学子们给张夫人宣传,他想,张夫人成为大越首富指日可待了。
因为张夫人虽然只开了三间铺子,但是每间铺子的生意都非常的好。
他一开始也以为,张夫人的有间包铺的生意不好呢。
结果现在有间包铺的生意实在是太好了,就连他的夫人,都喜欢有间包铺的护肤品。
经常的去那个铺子送银子去。
这三个铺子要是真的能在大越开分店,生意一定会非常的好。
……
张世珣听到陈伯文说起有间商号,身子挺的更直了。
小妹对他真好,为了不让他吃苦头,才想到这样的好主意。
这个方便面非常的好吃,他很喜欢吃。
而且小妹还给所有的学子都提供了方便面,这些方便面可不是小数目啊。
每个人一箱,一箱就是有四十五块面饼,一共是九日,也就是说他们第九日的傍晚才会出贡院。
平均他们每天能吃五块面饼,他觉得这个份量对于普通的男子来说已经很够了。
因为他只能吃一块面饼。
应该有饭量大的,只是那都是少数的人。
……
周期哪叫一个后悔啊。后悔他刚刚吃太饱了。
闻到方便面的香味,他嘴巴疯狂的分泌口水,就是可惜了,他的肚子很饱,实在是吃不下了。
都怪他以为贡院准备的吃食太差劲了,都恨不得一下子把九日的饭都给吃了。
王明城也没有想到贡院准备的吃食,竟然是有间铺子的主子提供的。
他们些学子可真的是有福了啊。
难道是他们刚听到的消息是真的,有间铺子的主子的亲人有来参见春闱的。
所以有间商号才会给他们这些学子准备吃食吧。
想到他们去吃早饭的时候,就听说了这件事,当时他们还在感叹,说那人的运气不好,要是运气好的话,可以带着吃食进贡院,那人就一定是贡院吃的最好的了。
周兄还很羡慕那人,能经常吃到美味的食物了。
现在看到有间商号给所有的学子准备了吃食,王明城想有间铺子的主人,格局真的是大啊。
其实他完全没有必要管他们,是不是会被那个方便面馋的流口水了。
因为 他们要是考的不好,对于那人来说不是好事吗。
吴用这时也想到了早上听到的消息,所以也能理解了有间商号的主子为什么给他们准备吃食了。
……
陈伯文道:“这些吃食是你们这九日的吃食,要是有人不够吃,就跟监考官说,只要是不浪费就行了。”
“学生能再要两箱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