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5章
厚重的羊绒毯子上,姜承有些茫然的睁开眼睛。
然后,便迎上了一双熟悉的眸子。
正是送他上城楼的大太监。
“陛下!”
此刻,大太监脸上满是冷漠之色。
姜承一脸痛苦的闭上眼睛:“南华,连你也背叛朕了吗?”
被称作南华的大太监摇摇头,淡淡道:“陛下说笑了,臣本名莫南华,乃镇景司千户大太监,臣从未效忠过陛下,又何谈背叛呢?”
“镇景司......千户......”
姜承眼睛里流下血泪,他怎么也没想到,大梁对大魏的渗透,竟然已经深到了这种地步。
庙算......庙算......
庙算多者胜,原来是这个意思。
他堂堂一国帝王身边,尚且有镇景司的探子,那军中呢,是否也有大梁的人手?
他将大军分出两个部分,是不是有些天真了?
南华像是看穿了姜承的想法,摇头道:“陛下不必担忧,大魏军中虽有镇景司的探子,但地位不高,还不足以威胁到太子殿下和三皇子。”
这话一出,姜承更是满心绝望。
他听出了南华的言外之意。
军中没有,不代表其他地方没有。
宫中的探子不少,只怕王府,东宫,早已被渗透成了筛子。
南华随口道了一句,也不再多言。
朝身后招招手,唤来两名宦官。
两名宦官一言不发的走到姜承跟前,将他拽起来。
南华转身,两人拖着姜承,一路行至林时跟前。
林时满脸赞赏的望着眼前的大太监,笑吟吟地出声道:“辛苦了,活擒大魏皇帝,你当居首功,此战结束,北镇抚司镇抚使的位置,便由你补上吧,此外,你流落在外的侄子,也被镇景司的人手带回了太安城,不出意外的话,一个爵位是没跑的。”
南华听着林时前半段的承诺,还是一派淡然之态,仿佛升官发财,对他来说完全没有吸引力。
可当他听见林时竟然找到了流落在外的侄子时,却是忍不住瞬间泪流满面。
能进宫当太监之人,大抵都有一个凄惨的身世。
南华也不例外,他是被家人卖进宫的。
但他并不怨自己的家人,因为战乱,已经让他全家人都已经没了活下去的希望。
他进宫,反倒有一条生路。
后来他逐渐在宫中得势,再遣人去寻家人时,却只得到全家都已经饿死的消息。
他不信邪,仍旧在四处寻找有可能活下来的亲人。
功夫不负有心人,还真让他打探到一个消息,那便是他兄长的还有子嗣留存世间。
只是多年战乱,早已不知所踪,他苦寻多年无果。
心灰意冷之下,主动加入了镇景司。
本是打算借助镇景司的力量,继续寻找流露在外的侄子。
不成想陛下一纸诏令,他便成了大魏皇宫里一个最不起眼的洒扫太监。
他用了四年时间,重复了在大梁皇宫里的道路,终于成为了姜承身边的当值太监之一。
此次他主动留下陪同姜承赴死,一方面是为了完成陛下交代的任务,一方面,也是为了能早日回到大梁,继续寻找流落在外的侄子。
没成想,林时竟然一直把他的事情记挂在心里。
不仅找到了他在这个世界上唯一的后人,更是替他争取了一个爵位。
如此大恩,岂能不让他泪流满面。
他是个阉人啊,活着还有什么指望。
他涕泪横流,忽然膝盖一软跪在了林时跟前,哽咽道:“多谢大帅,多谢大帅,小人,小人......”
望着南华痛哭流涕的样子,林时不在意的摆摆手,淡淡道:“此间事了,本帅知你思家心切,三日后,李瑷会率人押送一批粮食来神都,届时,你便返回太安,与你侄子团聚吧。”
这话一出,南华更是忍不住磕头如捣蒜。
“多谢大帅,多谢大帅,大帅大恩,小人没齿难忘。”
“这是你用自己的功劳换的,去吧!”
林时并不在意南华的感恩,镇景司里,如南华这般籍籍无名的人实在太多了。
这几年时间,大梁看似在潜心发育。
但镇景司对于两国的潜入,究竟付出了多少人力物力,唯有林时与姬玲珑才清楚。
若非如此,林时也不敢直接带着二十万大军就直接攻进大魏。
大军攻魏,不是开端,而是结束,而是收割胜利果实的最后一道程序。
真正的战争,早在数年前就开始了。
而这场胜利,离不开如南华这般籍籍无名,又愿意为大梁抛头颅撒热血的人物。
无声的战争中,如南华这般活到最后的人,还是少数。
死在这场无声的战争之中的人,只会比活下来的人更多。
所以,他们理当有一个好下场,有一个好归宿。
南华转身,退到一边,被两名小太监搀扶的姜承便暴露在林时跟前。
姜承仰起头,望着林时的眼中满是恨意。
林时朝他微微一笑,淡然道:“陛下,看来您是死不成了呢!”
姜承咬咬牙,扭过头不欲说话。
大魏落到今日这般地步,他不怨任何人,他只恨自己识人不清,让自己沦落到连自尽的机会都没有的地步。
望着姜承倔强的样子,林时也并不在意。
他轻轻摆手,淡淡道:“带下去,好生照顾,莫要慢待的陛下。”
两名太监领会林时的言外之意,当即点头:“大帅放心,属下不会让陛下轻易寻死的!”
林时微微颔首,带着亲卫纵马进了神都城。
林时一动,他身后大军也动弹起来。
神都城,作为大魏百年古都,想要装下二十万人,并不算一件难事。
二十万大军入城,很轻易便将姜承埋在地下的火药给挖了出来。
林时站在皇宫跟前,望着眼前堆得跟小山一样的火药,不禁抽抽嘴角。
该说不说,姜承对自己是真的狠。
这么多火药,已经足够将整座神都城都送上天去了。
好在,姜承总归还算是有点良心,知道在玩空城计之前,还知道先将百姓遣散。
否则,神都城上天,那就是百万杀孽。
这么多人的生死,即便是林时,都有些发怵。
他不在乎在战场上坑杀数万乃至于数十万大军。
可要他弄死上百万无辜的百姓,还是算了。
他不怕骂名,也不怕天谴,但他现在毕竟是要当爹的人了,总归是要顾忌一下的。
众将齐聚在林时身后,看着眼前堆积如山的火药也是忍不住倒吸一口凉气。
“狠,太狠了,这个姜承,还真是没打算给我们一点活路啊,得亏大帅早早布置了人手,不然我军若是当真进城,只怕免不了被一锅端的下场!”
程名振脸上带着后怕之色。
这么多火药,究竟能造成什么样的后果,没人比他更清楚了。
林时倒是没有多说什么。
战争这种事情,只有输赢,没有过程。
只要赢了,那不管是用什么样的隐私手段,都只会被后世解读成兵出奇谋。
但要是输了,哪怕你用的是堂堂正正光明正大之兵,也免不了一个丧师辱国的骂名。
宋襄公不愿半渡而击,便是最好的例子。
若他在敌军渡河之后取得大胜,那他便是千古仁义之君。
但他输了,所以,他的评价便只有妇人之仁四个字。
林时挥挥手,示意将士们将火药拉回后军交给李瑷处理。
他则是带着一众将领大摇大摆的走进了皇宫。
百年天权神选之地,一朝沦丧,也不过是一座面积极大的宅子罢了。
皇宫之内,自然也是没有人的。
林时的亲兵一进宫,便在林时的授意下开始翻箱倒柜。
他笃定,短短数日时间,大魏的两支大军,肯定带不走大魏皇室积攒的百年珍宝。
何况,他们是去逃命,也不适合带太多东西,能将神都城内的官员,后宫女眷带走,已经算是能力出众,最多也就是再带一点粮草之类的。
因此,大魏皇族百年积攒下来的财富,一定还在神都城中。
林时缓步走在皇宫御道之上,耳边到处都是打砸的声音。
还不待他走进宫廷深处,奉命带人去查抄大魏国库各处库房的李晟忽然兴致冲冲的冲进了皇宫。
一边狂奔,一边大呼小叫:“大帅,发财了,咱们发财啦!”
听着李晟大呼小叫的声音,众将不由蹙眉回头。
下一刻,就见李晟气喘吁吁的跑到众人跟前,大笑道:“大帅,咱们发财了,魏国国库之内的钱粮财货,粗略估算,价值已经超过七千万四百万两银子,这还只是能估算出来的,剩下还在清点的,无法第一时间估价的珍宝,更是不计其数,发财啦,哈哈哈哈~”
听着李晟报出来的数字,一众将领也是不由自主的动容震惊起来。
程名振惊呼道:“大梁国库怎么会有这么多结余?”
众将也是面面相觑,眼中满是难以置信。
他们实在不能理解,为何大魏国库之中会有这么多结余?
大梁与大魏,同样是三州之地。
但大梁这几年的财政情况,几乎都处于入不敷出的情况,甚至偶尔还需要陛下动用私库,方能勉强维持地方上的正常运转。
怎么到了大魏,国库之中的结余便如此夸张?
大魏不用花钱吗,还是说,大魏的官吏都是清廉无比的好官?
看着众将震惊的样子,林时不由得有些好笑,他摇头道:“你们是不是忘了,现在才开年没几日,去年大魏收上来的秋税,估摸着还没动用呢,有这么多结余,不是很正常的吗?”
众将互相对视,虽然认为林时这个说法也算合理,可对于大魏的富裕程度,还是有些难以置信。
程名振喃喃道:“我朝一年赋税不过四千万两上下,同是三州之地,就算大魏再有钱,一年的赋税也不可能超过我朝两倍吧?”
“那就是政策上的区别了。”
林时耸耸肩,随口解释了一句,但并未多言。
这几年,大魏疯狂备战,连年增加赋税,有这么多钱不稀奇。
反观大梁,这几年一直在对民休养生息,赋税一降再降。
遇到受灾的地方,姬玲珑更是大方得一塌糊涂,不是免徭役就是免税赋,再加上还养了火器局这个吞金兽,大梁穷,完全情有可原。
毕竟,大炮一响,黄金万两,那可真不是一句玩笑话。
以最容易消耗的炮弹和子弹举例,一发炮弹,从采购原材料,到提炼,再到筑造成型,至少需要耗费近三两银子,堪比一户正常六口之家三个月的生活费。
一发炮弹打出去,那就是三两银子不见了。
再说子弹,一颗子弹,成本大概在六文钱上下,倒是不算很高。
但架不住量大啊。
一场战斗,一名将士,很可能打出去几百发子弹,那可都是钱,且无法回收。
不过,现在有了大魏的补充,大梁的财政,便应该会宽裕许多。
他对着李晟招招手,吩咐道:“你带人看好大魏的库房,务必要杜绝贪污私藏之事,改日待李瑷领民夫前来,正好运回太安城,补充一下我大梁的元气!”
一听这话,李晟脸色顿时严肃起来:“末将明白,伸手者剁手,伸脚者剁脚,决不让别有用心之人有可乘之机。”
林时微微颔首,还欲继续交代两句,一名亲卫忽地自皇宫伸出而来。
“大帅,找到了,大魏皇宫的私库找到了!”
亲卫的声音一出,顿时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力,包括刚才还兴奋不已的李晟也不例外。
大魏皇族私库里的东西,可与国库里的钱粮不一样。
国库里的东西,属于大梁的战利品,都是要登记造册运回大梁的。
并且,那些东西在大魏都有账簿存在,看过的人不少。
若是有人贪污,只需翻出账簿一对,便能对出来。
而私库里的东西,虽然也是战利品,但其账簿却是不对外公开的。
也就是说,除了姜承之外,无人知晓里面究竟有些什么东西,当然,现在还多了一个林时。
这就给了林时很大的操作空间。
毕竟,大家打仗,归根结底,还是为了升官发财。
若是一点油水都捞不到,谁还有动力啊!
想到此处,林时缓缓走到诸将跟前,笑道:“既然找到了,那就进去挑吧,都尉以下将官,每人一件,都尉至参将级别的将官,每人两件,参将以上,每人挑三件。”
一听这话,诸将顿时喜不自胜,纷纷就要动身前往。
林时继续补充道:“记得挑那些没有明显的皇家印记的,否则拿出去你们也显摆不了,还有,回到大梁之后,别说漏嘴,不然我可不保你们!”
听着林时的告诫,诸将纷纷笑出声。
这些规矩,他们早在跟随林时攻破神都的时候就已经知晓。
现在可谓熟门熟路。
李晟嬉皮笑脸道:“放心吧大帅,咱们什么人啊,就算出了事,也不能连累你不是?”
“少嬉皮笑脸,赶紧去!”
林时笑骂着催促一句,诸将顿时嘻嘻哈哈的跟着那亲卫朝前走去。
唯独赵兴业,武元腾,裴颂三人脸上有些迟疑,像是不敢迈动脚步。
林时走到三人跟前,笑问道:“怎么了,不敢拿?”
“大帅,这毕竟是皇家私库,这样做,会不会犯忌讳?”
赵兴业犹犹豫豫的出声,主要是这样的事情,他真没经历过。
他以前统领三万龙渊水师,驻守荆州,也没有这种捞油水的机会。
第一次,难免还是有些担忧。
林时笑着伸手拍拍他的肩膀,笑吟吟的出声道:“没什么不好的,这样的事情,你以后会习惯的,毕竟,你要是不拿的话,下面的兄弟们靠什么发财呢?何况这样的事情,连陛下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你若只想独醒的话,也就不适合领兵了。”
一听这话,赵兴业顿时身子一抖。
最先反应过来的是裴颂,他朝林时一拱手,毫不犹豫的转身跟上了大部队。
作为大魏名将,邢国公裴行之之子,他自幼耳濡目染,对于军中的一些规则更加熟悉。
武元腾和赵兴业对视一眼,犹豫片刻,最终还是跟上程名振等人。
他们能走到今天这个位置,自然也不是蠢人。
林时提点他们一句,那是林时心好,他们若是不知好歹,那这辈子的仕途,只怕就走到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