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多多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在那个万元户口号刚刚喊响的时代。

有福牌长寿酒横空出世。

一瓶酒的售价,竟相当于十个万元户的身家。

这是什么概念?

在当时人们的眼中,这简直就是天价。

要知道,在一般普通乡镇。

一套房不过八百块钱 。

修建一套新房子一千块钱便能拿下。

若是花上一千二百块,那就能修得相当不错了。

如此算来,喝掉一瓶有福牌长寿酒,差不多相当于喝掉上百套房子。

可让李有福万万没想到的是。

有福牌长寿酒还未正式生产。

订单便如雪花般纷纷飞来。

这些订单数量虽不大。

最少的只要一瓶 。

最多的也就三五瓶。

十瓶八瓶的都极为少见。

但胜在订单数量多。

密密麻麻地堆在李有福的案头。

李有福仔细查看这些订单。

发现大多来自一些国营大企业。

他不禁暗自思忖:莫非这些大型国营企业的亏损,就是从现在开始的?

此刻,他似乎有点理解龙国的国有企业为何会亏损严重了。

为了让有福牌长寿药酒看起来更具可信度。

李有福在长寿酒厂的仓库里,放置了一排排巨大的陶瓷酒坛。

仓库的地下做了严密的防盗处理。

哪怕有人想打洞进来,甚至使用炸药炸,地面也难以被炸开。

四面墙壁同样修建得坚固结实,炸药包都难以撼动分毫。

仓库唯一的一道出口,门不仅修得极为坚固,有几道坚固的从香港购买的防盗锁。

还安排了二十四小时三班守卫轮流看守。

不仅如此,李有福还私下悄悄将这三班人马全部催眠。

要是有人妄图收买贿赂这些守卫,那可就倒大霉了。

这些人会将事情一字不漏地全部汇报给李有福。

在每一个大陶瓷缸里,李有福都放入了自己亲自催生的人参、何首乌、黄精、杜仲,还加入了鹿血。

他催生的人参,都是达到三十年份的。

黄精、杜仲这些名贵中药材同样如此。

不过,这种泡药酒的药材催生方法,与催生其他植物大不相同。

在这些植物内,他不仅灌入植物的生命力量,让它们迅速成长。

还在最后灌入了一丝动物类的生命力量。

动物类的生命力量虽不能让这些植物快速生长,却能在植物内储存起来。

用这样的药材泡酒,才能让药酒具备延年益寿、延缓衰老、增强体质、白发变黑的巨大功效。

这便是长寿药酒能够长寿的真正秘诀,而且是别人永远偷不走的。

即便有人买通酿酒师傅,学会酿酒技术,也毫无用处。

就算有人辨认出大瓷缸里泡的药材,甚至辨认出药材的年份,计算出用药的剂量,照着秘方泡出来的药酒,也根本不可能有长寿的功效。

待酿造出的酒摆满了一整个仓库。

李有福也在所有瓷缸里放好了所谓的中药材秘方。

之后,他叫来厂里的生产厂长姜文宇和质检部主任黄先锋。

吩咐道:“以后生产的酒,都放在二号仓库,等我回来后再往里面放中药材。一号仓库里的药酒,等药材浸泡半个月之后,再装瓶售卖。”

安排妥当后,李有福带着钟楚红以及一个装满现金的沉重箱子,开车再次前往京城。

上次去京城,他深感出行不便。

于是让手下从香港那边,用海船托运过来二十辆车,其中十辆丰田,十辆本田。

四海粮油公司留下一辆。

东方房开公司留下一辆。

九州房开公司留下一辆 。

环球房开公司留下一辆。

信达房开公司同样留下一辆车子。

有福牌长寿酒酒厂也留下一辆。

还剩下四辆车,他全部开去了京城。

时值寒冬,京城的风裹挟着凛冽寒意。

李有福开着车在前面带头,后面三辆车紧紧跟随。

四辆车经过长途跋涉,终于从深圳抵达了龙国的首都京城。

到了京城后,他送了一辆车给老爸。

又送了一辆车给小妹李佑乐,毕竟小妹出门的需求更多。

接下来在京城的日子里,李有福怀揣着炽热的梦想与沉甸甸的资金,携同钟楚红踏入这片满是机遇的土地。

他的目光,紧紧锁定在京城那独具韵味的四合院上。

在他眼中,这些四合院就是通往财富与成功的钥匙之一。

李有福清楚,在这个没有正规房产中介的年代,想要顺利购置四合院,必须借助那些神通广大的掮客。

于是,他一头扎进京城的市井之中,四处打听掮客的消息。

功夫不负有心人。

终于,在一处热闹的集市上,他经人指点,结识了一位叫老陈的掮客。

老陈在京城的房产交易圈子里摸爬滚打多年,消息灵通得很,对京城各处四合院的情况了如指掌。

李有福见到老陈后,开门见山地表明自己的来意:“陈伯,我想买四合院,有多少要多少,只要价格合适,房子没问题,我绝不含糊。每成功交易一套,给您五十块好处费!”

老陈一听,眼睛瞬间亮了起来。

心里暗喜:这可是个难得的大客户。

从那以后,老陈便开始四处打探消息。

只要一得到确切消息 ,有人想要卖四合院,他便带着李有福穿梭在京城的大街小巷、胡同深处。

每到一处四合院,李有福都像寻宝人一般,仔细打量。

院子里的房屋布局、建筑结构、采光通风,甚至角落里的一草一木,他都不放过。

遇到前店后房格局的四合院,他更是兴奋不已。

脑海中立刻浮现出未来开店经营的热闹场景。

看中一套四合院后,李有福便与卖家展开谈判。

他不慌不忙,先耐心倾听卖家的诉求。

再有理有据地提出自己的想法。

遇到价格僵持不下的时候,他便巧妙地借助老陈从中斡旋。

老陈在这行多年,深谙其中门道,三两句话就能点到关键。

在老陈的帮助下,李有福最终总能达成双方都满意的结果。

谈好价格,就进入签合同环节。

李有福十分谨慎,每次都会仔细审阅合同条款。

他不仅自己反复斟酌,还会找来懂法律的朋友帮忙把关。

确保每一项都合法合规,全方位保障自己的权益。

合同签订完毕,李有福便带着相关文件和费用,前往房管局办理过户手续。

房管局里手续繁杂,但李有福每次去都不会空手, 所以他去办理手续,速度都非常快。

此时大家基本还停留在由单位分房的习惯中,没什么人买房。

但李有福始终信心十足。

他心里清楚,自己现在买到的每一套四合院,在将来都价格不菲。

只要自己在房地产市场发生变动之前提前布局,就完全没有问题。

按照承诺,李有福先为大哥、大姐、二姐家购置了四合院。

给大哥家选的四合院宽敞明亮,院子里还有个小花园,春天可以种花,夏天能摆上桌椅纳凉,适合一家人休闲娱乐。

给大姐二姐家的则温馨雅致,周边生活设施一应俱全,出门就是菜市场、商店,方便她们的日常生活。

同时他还劝他们,家中有钱的话 ,就再买上一两套房子。

为家人购置完后,李有福便全身心投入到为自己购置四合院的行动中。

在老陈的帮助下,他的四合院收购计划进展得十分顺利。

那些前店后房的四合院,更是被他视为珍宝。

他已经在心里精心规划好了。

有的要开成古色古香的茶馆,摆上雕花桌椅,煮上一壶香茗,让顾客在茶香中感受京城的韵味。

有的要打造成热闹的酒楼,招牌菜一上桌,就能吸引八方食客。

还有的准备改造成高端私密的会所,专为高端人士提供一个休闲交流的场所。

在这个寒冷的冬天,李有福凭借着自己的果断和老陈的助力,在京城的房产市场上大展拳脚。

短短半个月时间 ,他就已经收购了一百二十套四合院。

这都得益于他不差钱,出手阔绰,且都是现款交易。

卖家们一看他如此豪爽,也都乐意与他成交。

随着手中的四合院越来越多,他离自己的商业梦想也越来越近。

仿佛已经看到,不久的将来,自己的商业版图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徐徐展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