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军上次打东夷打得太狠了,西南那一片的几个国家都忧心忡忡,生怕自己会成为下一个被收拾的。
听说闫颜已经被封为将军,以后就要常驻大梁西南边境,西南诸国更是瑟瑟发抖。
除了西南诸国,其他国家也都有些坐不住了。
以前东夷也时不时会搞一些小动作,可大梁自诩礼仪之邦,处处要彰显大国风范。
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不会轻易动手。
不管东夷怎么上蹿下跳,大梁每次都是轻轻放下,没有动过真格。
也是因为这样,东夷才一次比一次猖狂。
这一次东夷又出来蹦跶,陈国那边也跟着一起闹了起来。
其他国家什么都没做,却都在关注着两边的事态。
正好借着这些事,看看大梁的底线。
如果东夷用这种方式真的能够讨到好,下次他们也可以试一试。
本以为这一次东夷也不会有什么损失,没想到大梁动了真格,派了一个杀神去荡平东夷。
这也就罢了,先撩者贱,东夷落得这个下场也是活该。
谁让他总是贱嗖嗖地去搞事呢??
几乎在同一时间,陈国也出事了。
一夕之间,陈国就变了天。
原本权势滔天的陈国摄政王身陷囹圄,一直待在封地的威王返回京都,成为了辅佐幼帝的大臣。
这番变化看似只是陈国内部的事情,同大梁没有任何关系。
可有消息灵通的早就打听到了,这一次陈国幼帝和威王能够将摄政王拉下台,有大梁暗地里的帮助。
这样也就说得通了,难怪能够把把持朝政多年的摄政王给拉下马。
诸国本来在看着戏,突然觉得背后凉飕飕的。
最让他们在意的是,大梁皇帝竟然将闫颜封为将军。
也就是说,以后若有其他国家惹到了大梁,很有可能也会被按在地上一顿收拾。
甚至会派出像闫颜那种杀神,杀得寸草不生。
看着东夷的惨状,各国纷纷吓得抱住了自己。
看来大梁以后要走凶残路线了,他们对大梁的态度得更加谨慎恭敬才行。
否则……东夷和陈国就是前车之鉴。
各国使臣团这一次来,主要是想向大梁献上自己国家的宝物,以示诚意。
东夷除了献宝物,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谈判。
虽然已经决定归顺大梁,但该谈的还是得谈。
景宁帝总是笑呵呵的,看着很好说话的样子。
但在跟利益相关的一应事宜上,那叫一个寸步不让。
东夷并没有占到任何便宜,被狠狠地出了一次血。
各国美人们跟着使臣团来大梁转了一圈,又回去了。
没办法,谁让大梁皇帝和权臣们都对娇滴滴的美人不感兴趣呢。
当然,这一次来大梁,她们也不是完全没有收获的。
至少吃了不少好吃的,还开了眼界。
使臣团并没有待太久,很快就陆续回去了。
各国的美人计都没成功,南信的美男计也失败了。
南信的儿郎们虽然心有不舍,却还是不得不跟着使臣团离开。
有几个大胆的,临行之前想找沈华筝道别,却因为沈家和周家的各种严防死守而放弃了这个想法。
直到他们离开了,沈华筝还不知道有人想对自己用美男计。
其他人都离开了,只有南宫逸羡留了下来。
他除了时不时跟安王到美食街和一品楼里觅食,就是想方设法想跟沈华筝打好关系。
毕竟沈华筝除了会做各种美食之外,农事方面的才能也很出众。
如果能够跟她打好关系,不管是对陈国,还是对南宫逸羡都只有好处。
但有了南信的先例,沈家和周家人现在草木皆兵,但凡有男的接近沈华筝都觉得那人不怀好意。
看到他们那防狼的眼神,南宫逸羡心中直呼委屈。
他敢对天发誓自己对沈华筝没有半点不好的心思,最多就是想混个脸熟,方便蹭一些好吃的而已。
怎么就被当贼一样防着呢??
南宫逸羡本来只是想着在大梁待上一个月,把各种好吃的尝一尝就离开。
没想到这一待,就待了近半年的时间。
最后还是威王写了信,才把南宫逸羡给叫了回去。
回到陈国后,南宫逸羡对美食街和一品楼的吃食念念不忘,第二年又找了个机会来到大梁。
“世子,这里是不是发生什么事了?”
秦迦有些警惕地护在南宫逸羡身边,大梁京城有些奇怪。
这街上闹腾得很。
一些百姓守在路边,不知道在等着什么。
到处都有大梁的官兵在维持秩序,难道这里出了什么大事??
南宫逸羡自然也发现了街上的异样,而且,周围酒楼的窗户也都从里面被打开了。
窗户旁挤满了一个个脑袋,都在朝下面看。
到底在看什么呢??
难道真的发生了什么大事??
南宫逸羡让人找路人询问,这才知道原来今日大梁科举放榜的日子。
他们此时来到京城,正好赶上了新科进士游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