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大工会奖一直以来都是颁奖季不容忽视的一股力量,区别于各地影评人协会等知名奖项,工会类奖项针对性和专业性都更强,再加上演员工会奖的评审人员和奥斯卡评审团超高的重合度,这一奖项被公认为奥斯卡公布前的必看风向标。
哪怕是影评人协会里命中率最高的评论家选择奖,跟演员工会奖(又称SAG)的胜率一比,也难免有些相形见绌。
纵观这10年间的表演类奖项,无论最佳男主角奖还是最佳女主角奖,演员工会的提名率都是100%,尤其最佳男主角奖——获奖率也同样高达100%!
最佳女主角奖的获奖率有70%,虽然比不上男主角的胜率,但也远高于其他前哨奖,在四大风向标中仅次于金球奖。
迄今为止,还没有哪个演员会揣着SAG的奖杯却被拒在奥斯卡提名门槛前。
这也正是特蕾西尤为关注这一奖项的原因。
在她看来,今年虽然是奥斯卡小年,男女演员各个单项竞争都不算激烈,但《自由之路》的潮流性和妮可亚洲人的身份无疑会成为她们公关奥斯卡的劣势。
即便是下周就要举办颁奖典礼的金球奖,她也实在无法以乐观的心态预测结果。
“别一副愁眉苦脸的模样好吗?至少现阶段的情况还算良好,我们已经拿到了华盛顿那一站的最佳女主角——我想,北美主流电影人大多数还是挺喜欢夏洛特的。”苏灵溪笑着跟她碰了碰杯,仰起头一饮而尽。
特蕾西放下酒杯,恍然了一瞬:她刚刚差点忘了这一茬。
华盛顿影评人协会在12月初就公布了获奖名单,妮可的名字赫然在列。
虽说这是个2002年才建立的影视奖项,历史并不悠久,也没多深厚的资历,但近些年华盛顿的提名和奥斯卡最终提名名单重合度很高,也跟主流的口味比较接近,算是值得注意的一站。
特蕾西想了想,又看了一眼手机里的颁奖日程表,“你说的有道理,华盛顿最近两年的胜率的确强硬。”
“但欧洲电影奖你只获得了提名,这也许意味着本届奥斯卡我们会很难拿到更多的欧洲票。”
欧影评委5000多人,每年获奖最多的电影,基本就是奥斯卡欧洲票的流向,不会再有什么波动。
在此之前,特蕾西还把欧洲市场当成她们的优势,却没想到会是这样一个结果。
“这很正常,欧影今年入围最佳女演员的竞争者都很优秀。”苏灵溪摊了摊手,坦然地说,“更何况那可是索菲娅.沃德,输给她我心服口服。”
索菲娅.沃德,欧洲着名的文艺片女王,曾三度斩获戛纳影后,被誉为法国影坛传奇,欧洲人民心中的瑰宝。
奥斯卡的评委有偏好,欧洲那些评委自然也有。
苏灵溪还没自恋到认为自己的演技出色到能力压索菲娅.沃德,所以在一开始她就做好了仅仅只是入围的打算。
反倒是特蕾西,极为恨铁不成钢地瞪了她一眼。
不论是否是事实,她都不乐意听到自己的客户说出“心服口服”这种话。
丹尼尔常常在大众面前展现出温和绅士的一面,但特蕾西知道,他年轻时私底下性格也是狂傲的,只不过随着年纪渐长沉稳了许多。
妮可明明这样年轻,心态却丝毫不像外表那样锋芒毕露,这种性格在好莱坞倒是少见。
被经纪人瞪了一眼,苏灵溪也不恼,笑着换了个话题,“当然,无论如何我们都不能放弃对金球的公关,tSG也很清楚我的需求,所以——可怜的勒布朗先生大概不得不感受一下能者多劳的疲惫了。”
她说得冠冕堂皇,语气里却丝毫没有同情,反而带着几分调侃——拿钱就得办事,这是在哪个国家都不会变的道理。
现在前哨站的结果已经一目了然,虽然苏灵溪还没能从tSG那拿到原始选票数据,但目前她能拿到奥斯卡提名的可能性非常高,反倒是金球奖的最终归属还有些成谜。
第二天夜里,好莱坞大道的杜比剧院门口星光璀璨,妮可.苏、奥利维亚.贝尔、西格妮.加纳、杰奎琳.帕特及其男友安东尼.麦奎利等一系列明星准时抵达剧院,除开几位主创人员,其余大多是三位主演的亲朋好友前来为《天使狂花》的首映式加油捧场。
相比《自由之路》当初小规模点映时的嘉宾阵容,《天使狂花》明显更上一层楼——这当然和苏灵溪近几个月来势不可挡的人气关系匪浅。
否则这样一部乍一看平平无奇的商业片,几乎不可能邀请得到这么多业内响当当的影评人。
他们之所以愿意受邀前来,一方面是对苏灵溪首次出演美国商业片的表现心生好奇,一方面也是想顺势卖她个面子。
最令人啼笑皆非的是,三位女主演还没怎么样,导演约瑟夫.麦克尼尔就因为宝琳.凯尔和西格妮.加纳的联袂而来激动得差点红了眼。
饶是一向保持沉默的奥利维亚.贝尔都对此有些无语,在镜头拍不到的地方狠狠抽了抽嘴角。
而大部分受邀而来的影评人瞧见这一幕后,心里都只有一个想法:整部电影恐怕会被这个名不见经传的二流导演彻底搞砸。
至于妮可.苏和杰奎琳.帕特,就看她们两个人能靠演技和角色魅力拯救多少了。
毕竟电影的灵魂还是在于导演,如果导演的总调度出了问题,画面构图不恰当、故事节奏混乱,那么演员演技再好也救不了多少。
这其中甚至有人已经开始担心妮可的口碑会因为这部电影而一落千丈——外籍演员想在好莱坞混出头,总会受到更加严苛的对待。
对他们来说,想要取得成就,需要付出比美国本土演员多出千倍百倍的努力才有可能达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