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多多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多多书院 > 历史军事 > 阻碍大明中兴,国丈也砍,朕说的 > 第581章 停改制!封亲王!驻老寨!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581章 停改制!封亲王!驻老寨!

大位上的阿巴亥看着在场的情况,心中暗自盘算着。

黄台吉手中掌握者清国一多半的兵权,两黄,两蓝旗都在他的控制中,同时还有蒙汉八旗和诸多大臣的支持,想依靠遗诏逼其退位很难实现。

反观己方,虽然有两红旗,两白旗在手,即便算上满人塔拜,巴布泰等老一辈支持,真到了硬碰硬的地步,赢面也不大。

话再说回来,若是双方因此兵戈相向,那么眼下的清国局势会更加恶劣,这不是为儿子夺取权力的初衷。

她要的是一个强盛的大清国,而非一个残破濒临亡国的大清。

“嗯,此法哀家可以接受,不过要加上一点!要给多尔衮一个未来大清皇帝继承者的身份。”

此时的黄台吉心中怒意滔天,隐藏在袖袍中的手紧握着,因过度用力而出现颤抖。

“可以,停止改制,封老十四为亲王,同时赋予皇位继承者身份都可以,不过孤也有要求,从今日开始,老十四必须常驻老寨,没有诏令不许擅自离城!”

阿巴亥听到这话后,皱眉道:“若是如此,这和圈禁有何不同?”

“老八,这样吧,老十四常驻老寨没问题,但两红,两白旗交由其代管,如何?”

塔拜看着二人各自附加条件,直接开口规劝。

“只能代管两白旗,这是孤的底线,否则一切免谈!”

黄台吉冷声吐出一句。

多尔衮闻言后,眼底瞬间出现焦急之色。

他刚要开口,就被阿巴亥打断。

“成,既然如此,哀家同意了。”

黄台吉见状也不磨叽,直接摆手示意希福,范文程等人去起草诏书。

很快,希福把诏书当众念完,并亲手交给阿巴亥。

“多尔衮,随哀家回去收拾东西,咱们回老寨。”

阿巴亥说着,迈步走下大位。

“额娘···”多尔衮有些焦急的低呼一声。

迎来的是阿巴亥严厉的眼神。

母子二人离去后。

塔拜和巴布泰二人对着黄台吉拱手行礼后也匆匆离去。

一场逼宫夺位的闹剧在持续数日后就此终结。

···

十四贝勒府。

“额娘,你为何要答应他的条件?咱们可是有五旗在手,即便真打起来,也不惧他!”

“傻孩子,你真以为老六和老九是来支持你的?若咱们和老八兵戈相向,他俩绝对不会支持咱们,从一开始,额娘就料到这个结果。”

“娘,你什么意思?六哥和九哥从老寨不是支持我?那是为什么?”

多尔衮眼中带着疑惑。

“诶,我的傻儿子,老六和老九一是替满人氏族和八旗子弟出头反对老八的改制,二是担心咱们真打起来,跑来和稀泥的,你还真以为你娘的面子在他们哪那么值钱吗?

话在说回来,老八手中可是掌握着八万精锐汗军,这可不是下面的民军能比的过的,你以为拿两红,两白,外加镶蓝就能和他分庭抗礼?

娘私下差人调查过,镶蓝旗和正蓝旗的情况差不多,几乎被老八用各种手段剥离精锐军队,虽然没有想正蓝旗那般成个空架子,但也没啥东西了,费扬武手中的一万士兵,一半都是老弱病残,真能拉出作战的,能有四千人就不错了。

就这还没算蒙八旗和汉八旗的人,你呀,年轻有冲劲是好的,但也要看清局势,不能只凭一腔血勇。

现在为你争取到亲王和继承者的身份,你带着两白旗在老寨好好发展,你还年轻,老八已经年过四十,熬上些年头,还怕着皇位坐不上吗?”

多尔衮听着母亲的话,瞬间陷入沉默。

他今年刚满十九,正是大好青年时期,而黄台吉年过四十,在这个医学不发达的时期已经算是进入老龄阶段。

在算算自己手中掌握的力量,两红旗现在能动用的兵力瓦克达手中的两万人,其余的部队要么在辽西前线,要么分散驻守在国内和朝鲜。

两白旗虽然兵力多些,但也只有两万三千人,加上镶蓝旗的人,撑死不过五万人。

若是真动起手来,胜算很低!

“罢了!经此一事,咱们也算是和他撕破脸了,与其在盛京待着心烦,回老寨休养也好!”

多尔衮似乎是想通了,呢喃一句,有些颓废的坐在椅子上。

···

清宁宫。

“混账东西!”

“混账!”

黄台吉脸色涨红,额头青筋暴起,正在疯狂砍打能看到的一切物品。

呼呼···

许久后。

他喘着粗气瘫坐在床榻前。

这次逼宫事件,不但逼得自己停止改制大计,还促使八旗直接分裂成两个阵营。

更重要的是,满人内部从上到下都开始对自己抗议抵触起来。

“皇上,您千万别气坏身子。”

庄妃博尔济吉特氏推开清宁宫大门,满脸焦急的走来。

“给孤取些水来。”

黄台吉看到来人,稳住自己的情绪念叨一句。

庄妃赶忙取来茶水,后者咕咚咕咚两口喝完。

“皇上,您为何不杀了阿巴亥那个女人,蒙八旗下面的人都做好了准备,给臣妾发密信,随时可以助力皇上彻底除去这对祸害母女。”

黄台吉摇头道:“不!你不懂,孤一旦这个做了,大清国要不了多久,就得分崩离析!

塔拜和巴布泰就是最好的警告,孤原本是想借改制把大清国彻底迈向大明那般集权国家,现在看来,是孤着急了!”

“皇上,依臣妾之见,还是我大清这几年对明国的战争没有得胜,若是对外战事取胜,朝中这些人哪还会如此反对您?”

庄妃的话落在黄台吉耳中,瞬间在他心里泛起波涛。

她说的一点没错,对外战争的接连失败,导致内部的矛盾日益加剧.

而现在,上次自己集结全国大半兵力发起的破关之战以惨败告终。

十几万大军几乎损失殆尽,同时连折济尔哈朗,莽古尔泰,岳托,豪格等核心高层。

这种巨大的挫败感从上到下传递下去后,自己在国内的权威自然被削弱许多。

在原本的历史上,黄台吉之所以能对内进行六次成功改制,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接连在对大明的战争中取得重大成功。

例如历史中的宁锦之战,虽然面对袁崇焕坚守城池没有得到城池土地,但后金军队在辽东诸地大肆劫掠,得到许多粮食,人口,工匠和部分火炮铸造技术等各类资源。

紧接着便开始进行削弱贝勒权力,强化汗权的改制。

两年后的己巳之变,大范围的动摇大明统治核心,掠夺无数钱粮物资和百万人口,紧接着便开始仿明制设立中央行政机构。

还有接下来的大凌河之战,第二次入关掠夺,松锦之战等。

每一次对外军事胜利后,进行的改制都可以顺利推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