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聂大爷对于电饭煲的肯定,汽车厂内电饭煲的生产线也开始慢慢的运转了起来。
徐道军不可能一直拉着机修科的人在车间里帮忙,毕竟人家也有自己的工作。
最后徐道军找到了刘光福,从服务公司借调了不少家属工这才满足了生产线的基本运转。
家属工们想要在服务公司转正,那可就太难了。
能有一个机会进入汽车厂车间里上班,哪怕是借调的,她们也不会偷懒,反而是更加的珍惜这次机会。
他们非常清楚汽车厂的福利待遇有多好。
外面的人只知道汽车厂工人待遇好,但是好在那里,具体怎么好其实是说不出来什么的。
他们一个个的全都非常认真的学习和工作。仅仅两天时间,第一批一百个电饭锅就到了港岛,准备去试试水。
刚刚发完了货,陈长安就接到了电话,电视机方面的专家聂大爷已经请来了。
陈长安来到聂大爷办公室的时候,就看了一位高高瘦瘦,带着眼镜的中年人。
整个人看起来很有书卷气,比较符合陈长安对于这个年代专家的认识。
“长安来啦?我来给你介绍一下,这位就是咱们国家电视机第一人。
津门无线电厂的黄工,就是靠着黄工才我们第一台国产黑白电视机。”
不仅仅是陈长安在打量黄工。同样的,黄工也在打量着陈长安。
刚刚聂大爷已经和黄工聊过了,如果这一次出国考察,能够成功。
全国第一条彩色电视机生产线,毫无疑问的会放在汽车厂内生产。他很可能将会是陈长安的下属。
彩色电视机生产线黄工也早就想要了,在哪里工作都不是问题,最重要的是陈长安这个领导到底怎么样。
“这位就是我刚刚和你说过的,四九城汽车厂厂长,陈长安。同时也是最早提出四三计划的人。”
面对如雷贯耳的汽车厂厂长,黄工不敢怠慢,连忙迎上陈长安。边伸手边说道。
“陈厂长的大名,我在津门都是如雷贯耳啊。您带领着汽车厂为国家做了不少实事啊。
您挣来的外汇,就连我们津门无线电厂都跟着受益了。”
黄工说的话倒也没错,汽车厂每年挣来的外汇,各个部门都要分走不少。
全国各个需要进口的厂家,或多或少都算是和汽车厂有些牵连。
“黄工,您好。我们厂里不少家庭都有购买你们厂生产的电视机。
这一次出国考察希望咱们能够团结合作,至少不能辜负这些来之不易的外汇。
为国家采购一套先进的,现代的生产线。咱们靠着这一套生产线争取也能为国家赚取外汇。”
黄工也算是技术干部,这样的人喜欢和懂技术的人打交道。,至少两个人能有共同话题。
陈长安从后世的信息大爆炸时代过来的,虽说电子方面不算是他的专业。
但是对于电子方面的前景,应用,展望总能说出个一二三来。
这些东西对于黄工而言,都是能让他眼前一亮的好点子。能在陈长安这样的领导手下干活,他还是很高兴的。
见两个人聊的不错,聂大爷也露出了笑容。
陈长安的点子,加上专业人士的参与,这彩色电视机的生产,绝对稳了。
随即聂大爷开口直接组建了一支考察团,准备出国考察彩色电视机生产线。
整个考察团的人数不算多,陈长安作为考察团团长,带上来李成林负责安保。
黄工带上了他的徒弟,姚磊。
这两个人主要是负责技术方面的考察。以及聂大爷安排的两个部里打酱油的角色。
最后就是一名专业翻译,以及一名外交部的外事人员。
八个人组成的考察团,组成之后,在陈长安与黄工的商讨之后,选择了去美国考察。
倒不是说小日子和德国的彩色电视机技术不行,而是因为目前中米两国的关系,正处在蜜月期。
而且根据黄工的介绍,米国康宁公司是全世界最强的显像管玻璃生产厂家。
世界上大多数电视机的显像管都是用的他们的玻璃。
所以如果能够拿到康宁公司的显像管玻璃技术,咱们自己的彩色电视机就不会有太大的难度了。
在听取了黄工的介绍之后,陈长安带领着考察队,在准备了几天之后,直接坐上了飞往米国的飞机。
听说陈长安要去米国考察,朱玲在陈长安的行李箱中装了不少东西。
“我说你差不多就得了,也就是一个星期就回来了。
中米两国都是北半球,气候条件都差不多,南北温度差也没有咱们国家那么的大。带上几件袄子就行了。
你装这么多衣服,是准备累死我吗?而且还要不要我给你带衣服回来了?到时候谁给我抬箱子?”
看着不断给自己行李箱中装衣服,陈长安有点愁眉苦脸。
陈长安的想法非常简单,带上几件换洗衣服就行了。最好就是光着手,潇洒的来去。
朱玲听了陈长安的抱怨,连头都没抬。
“是你出门次数多,还是我出门次数多?当初我也是和你一样的想法。
反正不过是几天就能回来了,带那么多衣服干啥,只有你亲自出门之后才能明白。
多带总比少带好,到时候没有衣服穿是有多痛苦。
再说了你这可是出国,你还是团长,多少都要注意点形象吧?”
“我要啥形象?我一个人穿的再好,还能改变人家米国民众对于咱们国家的看法吗?
自己过的好比啥都强,去了那边谁认识我啊?
说句不好听的,米国那边经济危机已经开始露出苗头了。
我这说是考察,实际上就是给米国人送钱去的。”
“哪里来的这么多歪理邪说,反正你带也得带,不带也得带。
等回来的时候,你提不动了不是还有李成林吗?你没劲儿他肯定有劲儿。”
陈长安一下子就从沙发上蹦了起来。
“谁没劲儿?你说谁没劲儿?李成林也就是会嘴上说说。
你叫他过来和我比比,你看看他敢不敢在我面前说有劲儿。
我有没有劲儿你不知道吗?也不知道每次夜里都是谁先求饶。”
开始朱玲还不知道他为啥反应这么大,等陈长安最后一句出口,朱玲顿时就明白了。
随后朱玲红着脸,说道。
“有没有劲儿要试过才知道。”
陈长安二话不说,走到朱玲身边,直接抱起来就往卧室走去。只剩下行李箱还孤零零的躺在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