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阳宫内,气氛凝重得仿佛凝结成冰。
“上郡告急!匈奴左贤王吉拉率军十万,已攻破肤施城!”信使单膝跪地,声音颤抖地报告着这令人震惊的消息。
“什么?!”扶苏猛地站起身,脸色苍白。上郡是拱卫关中的重要屏障,一旦失守,后果不堪设想。他慌乱地看向董宇,却见对方依旧面色沉静,仿佛对这突如其来的变故早有预料。
“夫君……”虞姬担忧地握住董宇的手,眼中满是焦虑。连年征战,百姓早已不堪重负,如今匈奴再次入侵,这对刚刚经历了天灾的秦国来说,无疑雪上加霜。
“不必惊慌。”董宇轻轻拍了拍虞姬的手背,示意她安心,随即转头看向那名信使,沉声问道:“可知匈奴此次领兵之人是谁?”
“回禀护国侯,正是匈奴左贤王,吉拉。”信使的声音微微颤抖,显然对这位匈奴悍将早有耳闻。
“吉拉……”董宇低声重复了一遍这个名字,眼中闪过一抹寒光。此人骁勇善战,是匈奴年轻一代中的佼者,此次率军突袭上郡,来势汹汹,显然是有备而来。
“护国侯,如今该如何是好?”扶苏焦急地问道,他知道,在这个危急关头,只有董宇才能力挽狂澜。
董宇深吸了一口气,目光坚定而锐利,沉声道:“传令下去,召集众将,立即赶赴咸阳宫议事!本侯倒要看看,这匈奴人究竟有多大的胆子,竟敢再次踏入我大秦的疆土!”
军令如山,不过半日,蒙恬、王离等一众将领便齐聚咸阳宫。董宇没有丝毫迟疑,立即将战况和自己的部署和盘托出。他决定,由蒙恬率领十万大军,携带最新研制的连弩和火炮,火速赶往上郡支援;王离则率领五万兵马驻守函谷关,以防匈奴人趁虚而入。
“此战,我军必胜!”董宇目光如炬,语气坚定。他深知,匈奴人虽然来势汹汹,但秦军也并非当年吴下阿蒙。经过他这几年的改革,秦军的战斗力已经不可同日而语。
果不其然,在董宇的指挥下,秦军利用新战术和新型武器,成功抵御了匈奴的多次进攻。特别是新研制的连弩和火炮,更是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给匈奴人造成了沉重的打击。
然而,董宇并没有被胜利冲昏头脑。他知道,匈奴人彪悍善战,此次入侵,绝不会善罢甘休。他一面命令军队加强防范,一面继续推进国内的改革,特别是农业生产,更是重中之重。
“只有保证了粮食的稳定供应,才能让前线的将士们没有后顾之忧。”董宇看着田间地头冒出的点点新绿,心中充满了希望。他知道,这场战争,不仅是保家卫国,更是为了守护来之不易的改革成果。
“夫人,你说我们是不是也应该做些什么?”虞姬望着忙碌的董宇,心中也涌起一股想要为国家出一份力的冲动……
虞姬的想法并非一时兴起,她深知粮草对于战争的重要性,更明白后方稳定对前线将士的意义。她出身楚国贵族,自幼便精通织布、制衣等女红,更懂得如何管理家业。
\"夫君,我想组织城中的妇女,为前线将士赶制冬衣和粮草。\" 虞姬将自己的想法告诉了董宇,\"如今战事吃紧,后方的我们也不能袖手旁观。\"
董宇放下手中的竹简,看着眼前这位贤惠的妻子,眼中满是赞赏:\"夫人所言甚是,你能有这份心,我已十分欣慰。只是此事需得妥善安排,不可操之过急。\"
得到董宇的支持,虞姬立即行动起来。她先是召集城中的贵妇人,将自己的想法和她们商议,得到了大家的积极响应。这些平日里养尊处优的贵妇人们,纷纷捐献出家中闲置的布匹和粮食,并亲自上阵,教导其他妇女如何缝制冬衣、制作军粮。
虞姬的行动,也感染了咸阳城的百姓。他们自发地将家中多余的粮食、布匹捐献出来,还有不少人主动要求加入到后勤保障的队伍中。一时间,整个咸阳城都动员起来,为前线将士提供着源源不断的支持。
与此同时,徐福也在为提高秦军战斗力而奔波。他潜心研究医术多年,深知在战场上,除了武器装备,医疗条件也同样重要。经过多日的实验,他终于研发出一种新型草药,可以有效治疗刀伤、箭伤等常见的外伤,大大降低了伤员的感染率和死亡率。
“护国侯,这是我新研制的伤药,名为‘回春散’,对于治疗刀伤、箭伤有奇效。” 徐福将一个精致的木盒呈到董宇面前,\"我已经命人将药方和制作方法记录下来,可以大规模生产,以供前线将士使用。\"
“好!徐先生果然妙手回春!” 董宇接过木盒,心中充满了希望。有了这“回春散”,秦军的战斗力将会得到进一步提升,胜利的天平也将更加倾向于他们。
捷报频传,后方稳固,董宇心中却依然保持着清醒。他知道,匈奴人只是眼前的敌人,真正的挑战还在后面。想要真正实现自己的抱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而此时,李斯正在朝堂之上,为协调各方资源,确保战争和改革两不误而四处奔走……
## 新绿萌蘖
李斯在朝堂之上来回踱步,眉头紧锁。自匈奴入侵以来,朝中气氛便一直紧绷。一边是边关告急的战报,一边是新政推行过程中遇到的阻力,如何平衡两者,成为摆在李斯面前的难题。
\"禀丞相,户部尚书王大人求见。\" 一名小吏快步走入,躬身禀报。
\"快宣!\" 李斯精神一振,王绾掌管户部,此时求见,想必是筹集军饷之事有了眉目。
王绾匆匆入内,行礼后,面带喜色地从袖中掏出一份竹简:\"丞相,微臣已按照您的吩咐,将今年新增的税收整理完毕,共计可筹集军饷白银五万两,粮草十万石,明日便可运往前线!\"
李斯接过竹简,仔细翻阅后,脸上也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好!王大人办事果断,辛苦了!有了这批粮饷,前线的将士们就能安心作战了!\"
新政推行以来,废除旧制,触动了许多贵族的利益,他们在暗中阻挠,使得税收之事一直进展缓慢。然而,匈奴入侵,却让这些贵族意识到唇亡齿寒的道理,纷纷开始缴纳赋税,支持朝廷抵御外敌。
\"看来,这场危机,也是一次机遇啊。\" 李斯心中暗道,\"只要能击退匈奴,新政便能顺利推行,秦国也将迎来真正的腾飞!\"
与此同时,远在边关的董宇,正带领着秦军与匈奴大军对峙。匈奴骑兵来去如风,屡次进犯,却都被董宇巧妙化解。
\"将军,匈奴人又来袭扰了!\" 一名斥候飞马而来,满面尘土。
董宇登上高地,举目远眺,只见远处尘土飞扬,黑压压的一片,正是匈奴骑兵的先锋部队。他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丝冷笑:\"传令下去,准备迎敌!\"
匈奴首领冒顿单于,自恃兵强马壮,轻敌冒进,一头扎进了董宇预设的包围圈。只见秦军旌旗变换,喊杀声震天动地,早已埋伏多时的弓箭手万箭齐发,匈奴骑兵顿时人仰马翻,阵脚大乱。
\"杀!\" 董宇一马当先,率领铁骑冲杀而出,势如破竹,直击匈奴中军。
此战,秦军以少胜多,大败匈奴,极大地鼓舞了秦军士气。捷报传回咸阳,百姓欢欣鼓舞,朝野振奋。然而,董宇心中却十分清楚,匈奴的攻势并未停止,这场战争可能比想象中更加持久。他望着北方,目光深邃,心中充满了担忧,如何在长期战争中保持秦国的稳定和发展,成为他接下来需要面对的难题……
北方的风带着凛冽的寒意,吹过战场,卷起漫天的黄沙。董宇站在高岗之上,眺望着远方,眼神中却没有丝毫的轻松。匈奴虽然暂时退却,但他们彪悍的习性,以及对中原富饶土地的渴望,绝不会让他们轻易放弃。这场战争,远未到结束的时候。
“将军,您已经好几日没有合眼了,还是休息片刻吧。”副将王离端着一碗热腾腾的肉汤,担忧地看着董宇。
董宇接过肉汤,却只是轻轻抿了一口,便放下了。“匈奴人一日不除,我寝食难安啊。”他叹了口气,“这场战争,消耗的不仅仅是粮草军备,更是国力民力。若不能速战速决,对秦国来说,将是一场巨大的消耗。”
王离沉默不语,他也明白这个道理。连年征战,百姓早已不堪重负,新政的推行也受到了一定的阻力。如何平衡战争与发展,是摆在他们面前的一道难题。
“报——” 一名斥候策马而来,翻身下马,单膝跪地,“启禀将军,咸阳急报!”
董宇接过竹简,展开一看,眉头微微皱起。李斯在信中详细汇报了国内的情况,新政推行虽然遇到了一些阻碍,但在王绾等人的努力下,总体上还算顺利。只是,连年征战,国库空虚,急需一批粮草军备补充。
“丞相这是在提醒我啊……” 董宇苦笑一声,将竹简递给王离,“看来,我们不能总是被动防守,必须主动出击,才能尽快结束这场战争。”
“将军有何妙计?”王离问道。
董宇沉吟片刻,指着地图上的一处说道:“匈奴人虽然来去如风,但他们的粮草辎重,却必须依赖后方的补给。我打算率领一支精锐骑兵,突袭他们的后方,烧毁他们的粮草,断绝他们的后勤补给。”
王离闻言一惊:“将军,这太危险了!匈奴人精骑无数,您孤军深入,万一……”
“富贵险中求!” 董宇眼中闪过一丝精光,“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只要能重创匈奴人的后勤,这场战争,我们就赢了一半!”
他深吸一口气,眼神坚定:“王离,传令下去,召集各部将领,商议军情!”
夜幕降临,边关的营帐中,灯火通明。董宇正在与众将领商讨着突袭匈奴后方的计划。他知道,这场战争,不仅关乎着秦国的生死存亡,也关乎着他的梦想和未来。他必须赢,也一定会赢!
而远在咸阳的虞姬,也在为他祈祷着,期盼着他的平安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