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荔又接着幻想:“对面的书院一时半会儿可能还不会开,可你们看我们这片被毁坏的房屋,肯定是需要修葺的。到时候会有大量的工匠在这里做工。我们先做这批人的饭食,提前练练手。”
“这里面有什么说法么?”华强生问。
“当然有呀。工匠们多是从城外村子里招募来的,他们干活多为填饱肚子。针对他们,我们做的吃食,味道是其次,但一定要抗饿。”
白婶子一听这个,也参与进来讨论了,“这个我知道。镖局里的男人各个都是胃口大的,只有给他们吃粗粮馍馍才能饱。”
华强生:------
吃白米饭,多来几海碗,他们也是能吃饱的。
谷荔点点头,又摇头,“粗粮馍馍是能抵饿,但这些东西谁家都有,也能从自家带。我们要再提供馍馍饼子的同时再做一些配菜,搭配着馍馍饼子吃。”
“干的都是体力活,没有油水,就没有力气!”
卖给工匠的吃食,价钱不能定高,但,“那我们还能赚到钱么?”
谷荔得意一笑,“能,怎么不能。稍后我写两个食谱出来,只需要一点点肉,就能让一整锅的菜都香香的。”
大家还没对谷荔有食谱的事情起疑,倒是有人疑惑地问:“小荔儿什么时候会写字的?”
谷荔:------
一时膨胀,说漏嘴了!
“咳,呵呵,我口述,让他写!”谷荔抬手一指坐在她对面的贺云望。
贺云望只撩起眼皮看了一眼一副随心所欲的谷荔,又垂下了眼。
陶春花:“成,我明天就去找书斋买点笔墨纸砚回来。”这些东西都是阿云以后要用的,早点买回来,能早点让阿云重捧书本。
“阿云明天随娘一道去书肆,再选几本你要读的书籍!”
贺云望拿小木棍捅了捅火堆,没有看陶春花,只说:“明日我要跟小叔一起去长青村办理入户。”
“那就等你们回来了再说。”
兴奋的陶春花没发现贺云望暗沉的眼眸,又凑过去跟白婶子一起讨论接下来要做的大事。
贺行清关心地询问他这个迅速成长起来的小侄子,“阿云怎么了?”
贺云望盯着面前跳跃的火光,摇摇头,没有说话。
自从路上遇见镖局的人开始,他好像更加沉默寡言了,一天里能说上五句话就算多的了。
这样的阿云让他有些陌生,逃荒最艰难的时候也没见他这样的消极,还有精力跟小荔儿斗嘴吵架。
“那行,明天咱们就去城门口找人来修房子,就先拿这些人练练手!”华强生一拍定音。
谷满仓也主动揽活,“我明天带着嫂子和春花一起去乡下收些蔬菜野味。”
陶春花:“好,正好送阿云和行清去长青村,那干脆就先去长青村收菜!”
“明天华呈兄弟俩去城里的粮米铺子瞧瞧,买点面粉和黍米,还有各类的调料,油盐之类的。”想了想,华强生又说,“罢了,这些还是由我去办吧。”
大家的明天都被安排得满满当当,谁都没想起给谷荔分派活计。
对此,谷荔表示很满意。
她还是个孩子嘛,太劳累了容易长不高。
直到这时,他们才想起一同进城来的其余人。
“也不知道同义大哥他们选到哪里去了,他们现在在干嘛!”
张同义带着范水根他们几人也看过银杏巷这边的房屋,被这边的残破吓得一点停顿都没有地去了城南。
只要对比过两处的宅子,就知道该怎么选。
谁知张同义他们的地契都办好了,各家都开始收拾整理家当了,也不见华强生他们过来。
张同义指使儿子柱子寻了一圈才找到银杏巷里,席地而坐的两家人。
然后就听说了他们选了这里的两处院子,还听说了他们已经开始着手做生意了。
柱子傻眼了,他爹还计划着重开镖局呢,想着大家一起出钱在县城租赁个房子呢。
柱子顾不得华强生的挽留,拔腿就跑了。
虽然他们家今天终于不用打地铺露天睡觉了,但他们城南的屋子又小又挤,一间主屋,一间堂屋,还有三间厢房,他和弟弟还得挤一间房。
而这边,竟然是两进的大院子。
他怎么感觉他爹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这天晚上,谷家人依旧打地铺睡在了一起,即使睡在室内,贺行清还是从废墟里捡了没烧完的木头在屋子里点燃了火堆,驱赶蚊虫。
“地上湿气重,小荔儿睡这块烧过的地方。”
火堆被挪远了些,陶春花在被烤的暖烘烘的地方铺上油毡布又铺了一层薄薄的锦被。
嘴里还碎碎念着,“明日还要去城里铺子买些被褥,衣裳之类的东西。”
她们从炎热的盛夏一直走到了凉意习习的秋天,身上的衣裳都嫌薄了。
这样挤在一处睡还能保暖。
谷荔不客气地瘫上去躺着了。
身下的锦被还是陶春花从周县令随行的家当里拿的,被他们一直垫在地上睡到现在,表面的锦缎富贵花早就刮蹭得不成样子了。
谷荔听着身边唠唠叨叨的声音,很快陷入了黑甜的梦乡。
再醒来时,身边一个人都没有,身上裹了两件不知是谁的衣服,缠得手脚都不方便动弹。
谷荔不用想就知道这是陶春花的杰作,盖衣的两条袖子缠绕着一圈,还在谷荔的腹部打了个结。
随便谷荔怎么转着圈儿睡觉,都踢不掉身上的盖衣。
陶春花第一次给谷满仓讲解这个方法时,就是拿谷荔做的示范,谷满仓大呼陶春花会带孩子,是个好母亲。
揉着睡乱的头发,谷荔从地上爬起来,出门找了一圈,只在西屋看见了蹲在废墟上扒拉木头的贺云望。
两人对上眼,都没有说话。
谷荔又回了东屋,安详地躺下。
没一会儿,院子里就热闹了起来。
出门买早饭的贺行清回来了,一起去粮米铺子大采购的谷满仓和华强生也回来了。
华呈的声音从门口的方向远远传来,“荔儿妹妹还在睡么,我娘擀的面条都已经下锅了!”
亲爹谷满仓:“你荔儿妹妹还小呢,小孩子就是瞌睡多,说明她在长身体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