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多多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马谡领命,心中满是壮志豪情,他大步流星地走出营帐,迅速集结两万精兵,在清晨的第一缕曙光中踏上了前往街亭的征程。队伍浩浩荡荡,马蹄扬起的尘土在阳光中弥漫,宛如一条蜿蜒的巨龙穿行在山川之间。

三日后,晨光熹微,天边刚泛起鱼肚白,马谡率领的先锋军便准时抵达街亭。他身披银亮铠甲,稳稳地骑在枣红色的高头大马上,身姿挺拔,眼神锐利如鹰。

放眼望去,街亭仿若大地伸出的一道坚固臂弯,地势险要得让人惊叹。连绵起伏的群山,像一条沉睡的巨龙,将街亭紧紧环抱其中,山峰高耸入云,陡峭的崖壁犹如利剑,直插云霄,仿佛在向世人宣告着此地的不可侵犯。

一条宽阔的大道从中笔直穿过,像一条白色的绸带,在山峦间蜿蜒伸展,消失在远方的天际。四周寂静无声,唯有微风拂过,吹得军旗猎猎作响,仿佛在诉说着此地的不凡。

马谡嘴角微微上扬,勾勒出一抹自信的弧度,心中暗自得意,不禁喃喃自语道:“如此险要之地,真乃天助我也!只要我军布置得当,曹魏纵有千军万马,也难以逾越这街亭半步。” 说罢,他猛地一拉缰绳,骏马长嘶一声,前蹄高高扬起,随后重重落下,扬起一片尘土。

他挥动手中马鞭,大声下令:“众将士听令,原地安营扎寨!” 一时间,军中号角齐鸣,士兵们迅速行动起来,有的忙着搭建营帐,有的负责挖掘战壕,有的搬运辎重粮草,整个军队如同精密运转的机器,有条不紊地忙碌着。

安排好士兵安营后,马谡带着几名亲随,沿着崎岖的山路,向高处攀登,准备勘察地形。山路狭窄且陡峭,怪石嶙峋,马匹只能小心翼翼地前行,马蹄踩在石头上,发出清脆的声响。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斑驳的光影,映照在他们身上。一路上,亲随们小声议论着这陌生又险峻的环境,马谡却一言不发,眼神专注地打量着四周,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

登上高处,马谡放眼四望,整个街亭的景象尽收眼底。就在此时,他的目光被一处孤山牢牢吸引。这座孤山宛如一个孤独的巨人,耸立在大道旁,山上树木茂密,枝叶相互交织,犹如一片绿色的海洋。站在山上,视野极为开阔,四周的一举一动都能看得清清楚楚。马谡心中猛地一动,脑海中瞬间浮现出一幅战斗的画面:自己的大军在山上严阵以待,敌军在山下蠢蠢欲动,待他们靠近,一声令下,士兵们如猛虎下山般从山上冲下,杀得敌军片甲不留。他越想越兴奋,脸上泛起激动的红晕,嘴里念念有词:“兵书云‘置之死地而后生’,此乃天赐良机也!若在此山上扎营,居高临下,敌军一举一动皆在我掌控之中,我军便能占据绝对优势。”

亲随们见马谡神色异常兴奋,对视一眼,面露担忧之色。其中一名年长的亲随,犹豫了一下,上前一步,抱拳说道:“将军,末将以为,在山上扎营恐有不妥。若敌军切断我军水源,我军将士无水饮用,不消几日,便会不战自溃啊。” 其他亲随也纷纷点头,附和道:“将军,还请三思啊!” 马谡却不以为然,他轻蔑地看了亲随们一眼,大声说道:“你们懂什么!兵书上的话,难道还能有错?置之死地而后生,只有将我军置于绝境,将士们才会奋勇杀敌,以一当十。敌军若敢切断水源,我军便趁他们疲惫之时,全力冲下,定能将他们杀得落花流水。” 亲随们还想再劝,马谡却一挥手,不耐烦地说道:“不必多言,本将军心意已决,你们速速传令,将大军移至山上扎营。” 亲随们无奈,只得领命而去。

于是,在马谡的固执命令下,士兵们又开始忙碌起来,拆除刚刚搭建好的营帐,扛起沉重的装备,向着山上艰难行进。士兵们脚步沉重,口中抱怨连连,但军令如山,他们只能默默服从。队伍像一条缓缓蠕动的长蛇,在山路上蜿蜒前行。

与此同时,曹魏的先锋张合得知马谡率军驻守街亭,不敢有丝毫懈怠,立刻率领大军向街亭赶来。张合久经沙场,经验丰富,一路上仔细观察地形,分析马谡可能的布防策略。当他看到马谡将大军驻扎在山上时,不禁哈哈大笑起来,对身边的将领说道:“马谡这小子,徒有虚名,竟然如此用兵。他将大军置于山上,断绝水源,这不是自寻死路吗?我军只需切断他们的水源,围而不攻,不出几日,他们便会军心大乱,不战而降。” 将领们纷纷点头,对张合的判断表示赞同。

张合迅速做出部署,命令一部分士兵在山下挖掘战壕,设置鹿角,防止蜀军突围;另一部分士兵则去寻找水源,切断蜀军的取水通道。一时间,曹魏军队在山下忙碌起来,准备对山上的蜀军展开致命一击。

山上的蜀军,很快就发现了水源被切断的情况。士兵们开始慌乱起来,纷纷跑到马谡面前报告。

马谡却依旧镇定自若,他安慰士兵们道:“将士们莫慌,敌军此举,不过是想动摇我军军心。我军乃正义之师,有上天庇佑,定能战胜敌军。大家只需坚守营地,待敌军疲惫之时,便是我们反击之日。”

士兵们听了马谡的话,心中稍稍安定,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烈日高悬,骄阳似火,山上的气温越来越高,士兵们又渴又饿,嘴唇干裂,体力渐渐不支。他们望着山下敌军有条不紊的布置,心中的恐惧和不安愈发强烈,士气也逐渐低落。

夜幕降临,天空中繁星闪烁,本该是宁静的夜晚,山上的蜀军营地却一片死寂。士兵们躺在地上,望着天空,眼神中充满了绝望。偶尔有几声猫头鹰的叫声传来,更增添了几分阴森恐怖的气氛。

马谡独自一人站在营帐外,望着山下敌军的灯火,心中也开始有些动摇。他回想起自己当初的决定,心中不禁有些后悔,但此时箭在弦上,已不得不发。他握紧拳头,暗暗发誓:“明日,定要与敌军决一死战,定要让他们知道我马谡的厉害。”

第二天清晨,阳光刚刚洒在山上,蜀军还沉浸在疲惫与绝望之中,张合便下达了总攻的命令。曹魏军队如潮水般向山上涌来,喊杀声震天动地。山上的蜀军在马谡的带领下,奋起抵抗。他们用石头、弓箭向敌军砸去、射去,一时间,山上飞石如雨,箭矢纷飞。但由于缺水少食,蜀军体力不支,渐渐抵挡不住敌军的进攻。

马谡骑着马,在阵地上来回奔走,大声呼喊着:“将士们,奋勇杀敌,不要退缩!我们定能战胜敌军!” 士兵们看着马谡坚定的眼神,心中涌起一股勇气,纷纷拿起武器,与敌军展开殊死搏斗。但双方兵力悬殊,且蜀军士气低落,随着时间的推移,蜀军的防线逐渐被攻破。士兵们开始四处逃窜,山上一片混乱。

马谡见大势已去,心中悲痛万分。他望着身边寥寥无几的亲随,长叹一声,说道:“是我马谡不听劝阻,一意孤行,才导致今日之败。我无颜面对丞相,唯有一死,以谢天下。” 说罢,他抽出腰间佩剑,就要自刎。亲随们见状,急忙上前抱住他,苦苦哀求道:“将军,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我们还是先突围出去,再做打算吧。” 马谡犹豫了一下,最终放下了手中的剑。

在亲随们的保护下,马谡杀出一条血路,带着残兵败将,狼狈地逃离了街亭。街亭之战,以蜀军的惨败而告终。这场战役,不仅让蜀汉失去了街亭这一战略要地,也让诸葛亮的北伐计划遭受了沉重打击。而马谡,也因自己的刚愎自用,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回到蜀汉大营,马谡心中充满了愧疚和悔恨。他知道,自己犯下了不可饶恕的错误,等待他的,将是军法处置。他身着素服,独自一人跪在诸葛亮的营帐外,等待着丞相的发落。

诸葛亮得知街亭失守的消息后,痛心疾首。他深知马谡虽然熟读兵书,但缺乏实战经验,又刚愎自用,才导致了这场惨败。但军法如山,为了严肃军纪,他不得不做出艰难的决定。

诸葛亮缓缓走出营帐,望着跪在地上的马谡,眼中满是失望和悲痛。他声音颤抖地说道:“马谡,你可知罪?” 马谡抬起头,泪流满面,说道:“丞相,末将知罪。末将不听您的嘱咐,又不听从王平的劝谏,擅自将大军驻扎在山上,导致街亭失守,损兵折将,末将罪该万死。”

诸葛亮长叹一声,说道:“我与你情同父子,本期望你能建功立业,为蜀汉立下汗马功劳。可你却刚愎自用,违背军令,致使我军遭受重创。如今,我若不依法处置你,如何能服众?又如何能向全军将士交代?” 马谡伏地大哭,说道:“丞相,末将死而无怨。

副将王平听闻马谡的决定,急忙赶来劝阻:“参军,万万不可。将军临行前再三叮嘱,要依险扎营。这山下道路狭窄,两侧皆是峭壁,在此扎营,可阻挡敌军前进。若移师山上,一旦敌军围困,我军水源断绝,军心必乱,后果不堪设想。”

马谡脸色一沉,不悦道:“你懂什么!兵书上说‘居高临下,势如破竹’,我熟读兵书,难道还不如你?在这山上扎营,可占尽地利,敌军来攻,我军以逸待劳,定能大获全胜。” 王平见马谡固执己见,心中焦急万分,但他深知马谡是参军,位在自己之上,自己苦劝无果,只能无奈退下,暗自忧虑。

此时,曹魏方面,大将张合率领五万大军正火速赶往街亭。张合久经沙场,经验丰富,深知街亭的战略意义。行军途中,他不断派出斥候打探消息,力求掌握蜀汉军队的一举一动。当得知马谡将大军驻扎在山上时,张合不禁仰天大笑:“马谡徒有虚名,如此用兵,简直是自寻死路。来人,速速传令,大军加快行军速度,务必将蜀汉军困死在山上。”

张合的大军如潮水般涌来,将马谡驻扎的孤山团团围住。马谡站在山上,望着山下密密麻麻的曹魏军队,心中却毫无惧意,他坚信自己的策略定能成功,只等敌军靠近,便下令发起冲锋。然而,张合却不急于进攻,他深知蜀汉军占据高处,强攻必然损失惨重。于是,他命令士兵们在山下安营扎寨,同时派人截断了山上的水源。

时间一天天过去,山上的蜀汉军陷入了绝境。水源断绝,士兵们口干舌燥,军心开始动摇。马谡见状,心中焦急,但他仍强作镇定,不断鼓舞士气,试图寻找机会突围。而此时,王平在山下的营寨中,望着山上摇摇欲坠的局势,心急如焚。他多次组织小规模部队试图冲破曹魏军的包围圈,上山支援马谡,却都被张合的大军击退。

苏羽得知马谡在街亭的部署后,心中暗叫不好,他立即率领大军日夜兼程,火速赶往街亭救援。然而,路途遥远,等他赶到时,街亭的局势已经危在旦夕。

张合见苏羽的援军赶来,心中明白,若不能速战速决,一旦蜀汉大军形成合围之势,自己将陷入困境。于是,他决定发起总攻。清晨,随着一声令下,曹魏军如猛虎下山般冲向山上的蜀汉军。山上的蜀汉军虽然奋勇抵抗,但由于缺水少食,体力不支,渐渐抵挡不住曹魏军的攻势。马谡见势不妙,亲自率军冲锋,试图杀出一条血路,但无奈敌军太多,他的队伍被冲得七零八落。

苏羽的大军赶到后,立即向张合的后方发起攻击。张合腹背受敌,却丝毫不乱,他留下一部分兵力继续围困山上的马谡,自己则亲自率领精锐部队迎战苏羽。战场上杀声震天,刀光剑影闪烁,双方士兵拼死厮杀,鲜血染红了大地。

王平见此情形,知道这是最后的机会,他再次集结剩余的兵力,向曹魏军的包围圈发起了猛烈的冲击。在王平的拼死奋战下,终于撕开了一个缺口,他带领着残军冲上了山,与马谡会合。此时的马谡,早已没有了当初的自信与骄傲,他望着身边死伤惨重的士兵,心中满是悔恨。

苏羽与张合的战斗陷入了胶着状态,双方都付出了巨大的代价。苏羽望着战场上的惨状,心中焦急万分,他深知这样下去,对蜀汉军极为不利。于是,他决定冒险一试,亲自率领一支精锐骑兵,绕到张合军的侧翼,发起突袭。这一突袭出乎张合的意料,曹魏军的防线顿时大乱。苏羽趁机挥军掩杀,张合见大势已去,无奈之下,只得率领残军撤退。

苏羽望着张合残军远去的背影,战场上硝烟未散,厮杀声渐息,取而代之的是伤者痛苦的呻吟和弥漫四周的血腥气。他长舒一口气,紧绷的神经却未完全放松,抬眼看向马谡被困的那座山,此刻王平已成功与其会合,只是不知山上情形究竟如何。

苏羽翻身上马,带着几名亲卫朝着山上奔去。山路崎岖,马蹄扬起的尘土在半空盘旋。待抵达山顶,只见一片狼藉,营帐东倒西歪,残旗在风中无力地飘动,地上满是尸体与兵器,蜀军士兵们或坐或躺,疲惫不堪,伤口处的鲜血早已干涸,凝结成暗红色的痂。

马谡一身狼狈,战袍破损,头发凌乱,见苏羽前来,脸上闪过一丝复杂神色,有羞愧,亦有劫后余生的庆幸,他快步上前,单膝跪地:“苏将军,此番多亏你及时救援,否则我与这山上将士,皆要命丧于此,马谡无颜面对将军,更无颜面对丞相嘱托……” 声音带着几分哽咽,往昔那股子自负劲儿消失得无影无踪。

苏羽连忙下马,双手扶起马谡,神色关切又带着几分严肃:“马参军,此刻不是自责之时。且先说说这张合,围困你们多日,他用兵究竟如何?我军虽胜,却也伤亡惨重,往后若再遇,不可不防。”

马谡站起身,目光望向远方,回忆起被困的日子,眉头紧蹙:“张合此人,当真厉害。他围山之时,并未强攻,而是断我水源,又以弓弩压制,我军多次突围皆被打回。每日只能眼巴巴看着水源在山下,却无法取得,军心大乱。他兵力部署极为精妙,各个营寨相互呼应,即便将军你从后方突袭,他也能迅速分兵应对,若非将军那精锐骑兵绕到侧翼,打乱他的防线,胜负实难预料。”

正说着,王平也走了过来,他身形魁梧,此刻满身尘土,铠甲上还残留着未干的血迹,抱拳行礼道:“苏将军,此番能脱困,全赖将军神勇。只是我军折损大半,这仗打得太惨烈了。张合老谋深算,若不是最后他被将军突袭打得措手不及,我等今日恐难有生机。”

苏羽微微点头,环顾四周的残军,心中满是忧虑:“如今我军虽击退张合,但元气大伤,此地不宜久留。我已派人快马向丞相报信,只是不知丞相那边战事如何。当务之急,是整顿残军,寻一处安全之地休整,补充粮草与兵力。”

正商议间,山下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一名斥候飞奔上山,到了近前,滚鞍下马,单膝跪地:“苏将军,大事不好!张合撤退途中,与曹真的援军相遇,如今二人合兵一处,正朝着我们这边赶来,估计不出半个时辰便能到。”

众人听闻,皆是一惊。马谡脸色瞬间变得煞白,声音颤抖:“这…… 这可如何是好?我军刚经历苦战,如今疲惫不堪,如何能再抵挡两路魏军?”

苏羽目光一凛,神色镇定,迅速思索对策,片刻后,他沉声道:“诸位莫慌。张合与曹真合兵,兵力虽众,但他们长途跋涉,亦有疲惫之态。我军虽伤,但占据地利,这山上地形复杂,易守难攻。马参军,你速带一部分士兵,在山路险要处设置障碍,滚木礌石皆可;王将军,你挑选精壮之士,埋伏于两侧山林,待魏军进入射程,以弓弩齐射。我自率一队人马,在正面迎敌,挫其锐气。”

马谡、王平领命而去,各自整顿人马,依计行事。苏羽则挑选了五百精锐,皆是身经百战之士,他们手持利刃,眼神坚定,在山顶严阵以待。

半个时辰后,魏军浩浩荡荡而来,尘土飞扬,军旗招展。张合一马当先,身旁是曹真,二人并辔而行,气势汹汹。到了山下,张合抬眼望向山顶,见蜀军已有防备,冷哼一声:“苏羽小儿,今日便是你的死期,上次让你侥幸逃脱,这次定要将你等一网打尽。”

曹真捋着胡须,神色傲然:“张合将军,这小小山头,我两路大军齐攻,定能踏平。蜀军已是强弩之末,不足为惧。”

言罢,魏军开始向山上进军。刚至山路狭窄处,只听一声梆子响,山上滚木礌石如暴雨般倾泻而下,砸入魏军阵中,顿时人仰马翻,惨叫声不绝于耳。魏军阵型大乱,前头士兵纷纷后退,与后面的人马挤作一团。

张合见状,连忙挥舞长枪,大声呼喝:“稳住!不要慌乱!盾牌手在前,弓箭手准备还击!”

就在此时,两侧山林中弓弩齐发,利箭如飞蝗般射向魏军,魏军士兵纷纷中箭倒地。曹真面色大变:“不好,有埋伏!”

苏羽见时机已到,大喝一声:“杀!” 率领五百精锐如猛虎下山般冲向魏军。他手持长刀,寒光闪烁,所到之处,魏军士兵纷纷倒下。一时间,战场上再次杀声震天,双方短兵相接,展开了激烈的肉搏。

张合眼见战局不利,心中焦急,他抖擞精神,挺枪纵马,直取苏羽。苏羽毫不畏惧,挥刀相迎,二人刀来枪往,战在一处。张合枪法凌厉,枪枪直逼苏羽要害;苏羽刀法精妙,攻守兼备,将张合的攻势一一化解。两人你来我往,大战数十回合,难分胜负。

曹真在一旁观战,见张合一时难以取胜,心中暗忖:如此僵持下去,对我军不利,须得想个办法破敌。他眼珠一转,心生一计,悄悄对身旁副将低语几句,副将领命,带着一队人马,绕道朝着山后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