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多多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公元前196年,老年的萧何,继续在汉室的朝堂上辅佐朝政。

这一年,汉室的局势波谲云诡。皇后吕雉对威名赫赫的韩信心生猜忌,欲除之而后快。于是,吕雉秘密召见了丞相萧何。

在吕雉的寝宫,吕雉面色凝重地对萧何说:“萧丞相,韩信如今权势过大,恐成汉室心腹大患,本宫欲除之,还望丞相助我。”

萧何眉头紧锁,回应道:“皇后,韩信战功卓着,若无故加害,恐寒了众将士之心。”

吕雉眼神凌厉,说道:“丞相莫要犹豫,韩信若反,大汉江山危矣。”

萧何沉思片刻,道:“那皇后可有良策?”

吕雉靠近萧何,轻声说道:“需丞相您亲自出马,诱骗韩信入宫。”

萧何面露难色,说道:“皇后,韩信对我信任有加,如此行事,实在不义。”

吕雉威胁道:“丞相,此事关乎大汉存亡,你若不允,本宫只能另寻他人,到那时,丞相您的处境……”

萧何无奈,长叹一声道:“罢了,老臣遵命。”

计议已定,萧何心事重重地回到府中。

“大人,为何这般愁眉不展?”管家关切地问道。

萧何摇摇头,道:“皇后欲对韩信不利,要我诱他入宫,我实在于心不忍啊。”

管家惊道:“这可如何是好?韩信将军忠勇,怎能遭此算计?”

萧何叹道:“我也是身不由己。”

几日后,萧何亲自前往韩信的府邸。

韩信见萧何前来,欣喜地迎出门来:“丞相,今日怎有空来我这?”

萧何强颜欢笑,说道:“韩将军,大喜啊!”

韩信疑惑地问:“喜从何来?”

萧何道:“刘邦陛下在前线打了大胜仗,特命我来告知将军,希望您入宫庆贺。”

韩信兴奋地说:“当真?陛下此番胜仗,实乃大汉之福。”

萧何接着说:“陛下还特别提到,对将军您的赏识和信任从未改变。”

韩信感激地说:“陛下厚爱,韩信定当肝脑涂地。”

萧何又道:“将军,事不宜迟,我们这就入宫。”

韩信毫不犹豫地跟着萧何前往长乐宫。

一路上,韩信还与萧何交谈。

韩信说道:“此次陛下胜仗,想必边疆可保太平一阵子。”

萧何应道:“是啊,都是将士们用命。”

韩信又说:“待见到陛下,我定要为后续的战略进言。”

萧何点头:“将军一心为大汉,陛下定能知晓。”

就这样,韩信在毫无防备的情况下,被萧何诱骗进入了长乐宫。

刚入宫门,韩信便觉气氛不对。

韩信警觉地问:“丞相,这是怎么回事?”

萧何不敢正视韩信,低头不语。

此时,吕雉带人出现。

吕雉大声喝道:“韩信,你意图谋反,今当伏诛!”

韩信大惊,怒视萧何:“萧何,你竟然骗我!”

萧何愧疚地说:“韩将军,我……我也是迫不得已。”

韩信悲愤交加,却已无力回天,最终在钟室被斩首。

随后,韩信的三族也被诛杀。

曾协助刘邦、吕后消灭梁王,淮南王,燕王等诸异姓王。

公元前195年,刘邦驾崩,汉惠帝刘盈即位。萧何这位历经风雨的老臣,继续肩负起辅佐新君的重任。

在朝堂之上,汉惠帝面容稚嫩却充满期待地看着萧何,说道:“萧丞相,如今朕初登皇位,还望您多多辅佐。”

萧何恭敬地行礼,说道:“陛下放心,老臣定当竭尽全力。”

为了制定出适合大汉的律法,萧何日夜操劳。

“大人,这《秦律》太过严苛,我们该如何参照?”一位官员问道。

萧何思索片刻,说道:“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我们要根据大汉的国情和民情,制定出宽严相济的律法。”

“可是,这其中的尺度如何把握?”官员又问。

萧何说道:“我们要多倾听百姓的声音,了解他们的需求和疾苦。律法的目的是为了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保障百姓的安宁。”

经过反复的研讨和修改,《九章律》终于制定完成并得以实施。

在治理国家的策略上,萧何主张采用黄老之术,无为而治,休养生息。

“萧丞相,为何要采取这种策略?”汉惠帝不解地问道。

萧何耐心地解释道:“陛下,经过多年的战乱,百姓疲惫不堪,国家需要时间恢复元气。无为而治并非无所作为,而是不过多干预百姓的生产生活,让他们能够自由发展。”

汉惠帝点了点头,说道:“原来是这样,萧丞相考虑周全。”

时光匆匆,转眼间到了汉惠帝二年(前193年)。

此时的萧何已经病入膏肓,躺在床上。

“大人,您一定要撑住啊。”身边的亲信泪流满面。

萧何虚弱地说道:“我怕是不行了。”

汉惠帝亲自前来探望。

“萧丞相,您对大汉的功绩朕铭记于心。”汉惠帝说道。

萧何用尽最后一丝力气,说道:“陛下,老臣临终前推荐曹参为丞相,他定能辅佐陛下治理好国家。”

汉惠帝握住萧何的手,说道:“萧丞相放心,朕会考虑的。”

不久,萧何与世长辞,谥号“文终”。

【后世评价】

- 刘邦曾说:“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饟,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

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

- 鄂秋评价道:“郡臣议皆误。夫曹参虽有野战略地之功,此特一时之事。夫上与楚相距五岁,失军亡众,跳身遁者数矣,然萧何常从关中遣军补其处。

非上所诏令召,而数万众会上乏绝者数矣。夫汉与楚相守荥阳数年,军无见粮,萧何转漕关中,给食不乏。陛下虽数亡山东,萧何常全关中待陛下,此万世功也。今虽无曹参等百数,何缺于汉?汉得之不必待以全。奈何欲以一旦之功加万世之功哉!萧何当第一,曹参次之。”

- 刘盈称:“故相国萧何,高皇帝大功臣,所与为天下也。”

- 司马迁表示:“萧相国何于秦时为刀笔吏,录录未有奇节。及汉兴,依日月之末光,何谨守管钥,因民之疾奉秦法,顺流与之更始。淮阴﹑黥布等皆以诛灭,而何之勋烂焉。位冠髃臣,声施后世,与闳夭﹑散宜生等争烈矣。”

- 班固认为:“萧何、曹参皆起秦刀笔吏,当时录录未有奇节。汉兴,依日月之末光,何以信谨守管龠,参与韩信俱征伐。

天下既定,因民之疾秦法,顺流与之更始,二人同心,遂安海内。淮阴、黥布等已灭,唯何、参擅功名,位冠群臣,声施后世,为一代之宗臣,庆流苗裔,盛矣哉!”

- 曹操说:“萧何、曹参,县吏也,韩信、陈平负污辱之名,有见笑之耻,卒能成就王业,声着千载。”

- 司马昭称:“昔萧何、张良、霍光,咸有匡佐之功。”

- 荀勖表示:“昔萧曹相汉,载其清静,致画一之歌,此清心之本也。”

- 陆机赞道:“堂堂萧公,王迹是因。绸缪睿后,无竞维人。外济六师,内抚三秦。拔奇夷难,迈德振民。体国垂制,上穆下亲。名盖群后,是谓宗臣。”

- 葛洪提到:“邓禹马援田间诸生,而善于用兵;萧何曹参不涉经诰,而优于宰辅,尔则知人果未易也。”

- 应詹称:“昔高祖使萧何镇关中,光武令寇恂守河内,魏武委钟繇以西事,故能使八表夷荡,区内辑宁。”

【功绩包括】:

- 助刘邦夺得天下:早期便追随刘邦,楚汉战争期间,刘邦将整个关中交给他管理,萧何干得极有成效,为刘邦统一全国准备了条件,汉朝建立后被推举为丞相。

- 制定汉律:他熟悉秦帝国的法令制度,刘邦入关后曾颁布“约法三章”,废除了秦朝苛法,而维持社会秩序的法令制度都一律保留,后来根据秦律制定了汉律,从出土的“睡虎地秦简”中可以了解到,秦法基本完整地被沿用于汉法之中。

- 收藏图籍档案:刘邦率大军入秦都咸阳时,萧何独取秦国文献、档案、律令、图籍藏之,使汉得以了解天下各地的山川险要、郡县户口,这对建立西汉王朝有决定性作用。他还主持建造了“石渠阁”“麒麟阁”“天禄阁”三阁于未央宫内,用以储存秦朝书籍、贤臣画象等典籍以及各地所献秘本珍本和处贤才硕学之士,奠定了汉代国家藏书的基础。

- 举荐韩信:萧何慧眼识才,发现韩信的卓越军事才能后,向刘邦大力举荐,韩信被拜为大将军,为刘邦平定天下立下赫赫战功。

【过错】

萧何的过错主要是诱杀韩信。刘邦建立汉朝后,对韩信等功臣心存猜忌。吕后欲杀韩信,萧何参与了诱骗韩信入宫的计划,最终韩信被吕后处死。因此有了“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的说法。

称号包括:萧相国、文终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