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多多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多多书院 > 历史军事 > 新书开局盘点十大武将 > 第25章 投奔楚后归汉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公元前231年,在淮阴的一个小镇上,韩信诞生于一个没落的士族家庭。

曾经显赫的家族如今已荣光不再,生活的窘迫如影随形。

韩信自幼便深知家境的艰难,然而,这并未磨灭他心中的火焰。

尽管每日粗茶淡饭,衣不蔽体,他却怀揣着远大的志向和抱负。

在那间破旧的小屋里,韩信常常借着微弱的烛光,埋头研究兵法。

他的眼神专注而坚定,仿佛置身于金戈铁马的战场之中。那一本本古老的兵书,是他心灵的寄托,也是他未来的希望。

他时常佩戴着一柄剑,那剑虽已陈旧,却被他擦拭得锃亮。这柄剑,不仅是他身份的象征,更表明了他内心当中的大志向。

“韩信,你整日研究这些兵法,又有何用?你们家连饭都快吃不上了。”

旁边的一位老农,看着专心致志的韩信,忍不住抱怨道。

韩信抬起头,目光坚定地说:“老伯,莫要这般短视。总有一天,我韩信会凭借这些兵法,成就一番大业。”

“会的,一定会的。”韩信紧紧握住手中的兵书,暗暗发誓。

然而,命运似乎并未眷顾这个家庭。在韩信年少时,父母便相继离世,留下他一人在世上。

生活的重担一下子压在了韩信的肩上来了。

为了生存,韩信尝试过各种办法。他曾跟着村里的长辈学习耕种,但由于缺乏经验,收成寥寥无几。

他也曾试图做些小买卖,可他生性耿直,不善言辞,生意总是以失败告终。

“韩信啊,你这孩子,不是做生意的料,还是另寻出路吧。”村里的老人看着韩信一次次的失败,忍不住摇头叹息。

韩信却不甘心:“我就不信,我韩信找不到一条出路。”

在四处碰壁之后,韩信的生活愈发艰难。这时,他听说南昌有一位亭长,为人善良,或许能收留他。

于是,韩信满怀希望地踏上了前往南昌的路途。经过数日的奔波,他终于来到了亭长家。

“亭长,我韩信如今走投无路,希望能在您这里寻得一处容身之所。”韩信诚恳地说道。

亭长见他可怜,便答应了下来:“你且安心住下吧。”

起初,亭长一家对韩信还算客气。然而,日子久了,亭长的妻子开始心生厌恶。

“当家的,这韩信整日白吃白喝,咱们家也不是开善堂的。”亭长妻子抱怨道。

“夫人,韩信也是走投无路,咱们能帮就帮一把吧。”亭长有些为难。

“哼,你倒是心善,可咱们自己的日子还过不过了?”亭长妻子不依不饶。

一天清晨,韩信像往常一样来到饭桌前,却发现没有为他准备的饭菜。

“亭长夫人,为何没有我的饭食?”韩信问道。

亭长妻子阴阳怪气地说:“家里粮食有限,养不起闲人。”

韩信明白了她的意思,他默默转身,离开了亭长家。

“哼,总算走了,一个吃白食的家伙。”亭长妻子在他身后说道。

韩信咬了咬牙,心中暗暗发誓:“今日之辱,我韩信定会铭记在心,日后定要出人头地。”

离开亭长家后,韩信的生活再次陷入困境。他身无分文,饥肠辘辘,只能来到城下的河边钓鱼,希望能以此充饥。

然而,他的运气似乎不佳,一连几日都没有钓到几条鱼。就在他几乎绝望的时候,一位漂洗纱絮的婆婆出现了。

“孩子,看你这般模样,想必是饿了吧。”婆婆关切地说道。

韩信不好意思地点点头:“婆婆,我已经好几天没吃东西了。”

婆婆从篮子里拿出一个馒头递给韩信:“快吃吧。”

韩信接过馒头,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

“孩子,你年纪轻轻,为何落到这般地步?”婆婆问道。

韩信叹了口气,将自己的遭遇一五一十地告诉了婆婆。

婆婆听后,安慰他说:“别灰心,孩子,只要你有志向,总会有出头之日的。”

从那以后,婆婆每天都会给韩信带来一些食物,这一接济就是几十天。

“婆婆,您的大恩大德,韩信无以为报。”韩信感激涕零。

“孩子,我只是做了我能做的,你要好好活下去,实现自己的抱负。”婆婆慈祥地说。

在婆婆的帮助下,韩信渐渐恢复了体力,他心中重新燃起了希望。

有一天,韩信在淮阴街市上闲逛。突然,一个屠夫拦住了他的去路。

“你就是韩信?我看你整日佩戴着剑,装什么英雄好汉?”年轻人挑衅地说道。

韩信皱了皱眉,不想与他计较,转身欲走。

屠夫却不依不饶:“怎么?不敢说话?你要是怕死,就从我胯下钻过去。”

周围的人纷纷围了过来,想看韩信如何应对。

“韩信,别怂啊,跟他打一架。”有人在一旁起哄。

韩信的脸色变得十分难看,他紧紧握住手中的剑,心中充满了愤怒。

然而,他转念一想,如果此时冲动,不仅会给自己带来麻烦,还可能会连累家人。

“罢了,我韩信忍辱负重,今日之耻,来日必报。”说完,韩信不顾众人的耻笑,从屠夫的胯下钻了过去。

“哈哈,真是个胆小鬼。”屠夫得意地大笑。

韩信默默地站起身,头也不回地离开了。

……

秦二世二年(前208年),那是一个风云变幻、动荡不安的年代。在广袤的华夏大地上,反秦的烽火熊熊燃烧。

这一年,年轻而胸怀壮志的韩信,听闻反秦起义军首领项梁率军渡淮的消息,他的心中燃起了希望的火焰。

他毅然决定离开家乡,投身于这股汹涌澎湃的反秦浪潮之中。

韩信背着简单的行囊,日夜兼程,终于在项梁的大军渡过淮水时赶上了他们。

他望着那旌旗飘扬、士气高昂的队伍,眼中充满了憧憬和期待。

“我韩信,定要在这乱世中闯出一番名堂!”他暗暗发誓。

在军中,韩信很快结识了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

“兄弟,你为何来此从军?”一位名叫李勇的士兵问道。

韩信目光坚定地回答:“为了推翻暴秦,还天下一个太平!”

“哈哈,好志向!但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啊。”李勇笑着说。

“再难我也不怕,只要有决心,定能成功。”韩信紧握拳头。

然而,战争是残酷的。不久之后,项梁在定陶县与秦军展开了一场激战。

“兄弟们,跟我冲!”项梁挥舞着长剑,身先士卒。

但最终,项梁在这场战斗中兵败身死。

“将军!”韩信悲痛地呼喊着。

“我们怎么办?”有人恐慌地问道。

“不要慌!”韩信大声说道,“项梁将军虽已不在,但我们的使命还未完成,反秦大业不能就此终止!”

在一片混乱中,韩信决定继续前行,他转投到了项羽的麾下,担任郎中。

在项羽的营帐中,韩信多次向项羽进献计策。

“将军,我认为我们应该采取迂回战术,先切断秦军的补给线。”韩信诚恳地说道。

项羽却不以为然:“哼,我项羽勇猛无敌,何须如此迂回?直接冲杀便是!”

韩信不甘心,又说道:“将军,战争不仅仅是靠勇猛,还需要谋略。”

项羽不耐烦地摆摆手:“够了,莫要再说!”

这样的场景反复上演,韩信的计策一次次被项羽拒绝。

“为何将军不听我的建议?”韩信私下里向好友陈武抱怨。

陈武无奈地说:“项羽将军生性勇猛,他更相信自己的武力。”

韩信长叹一声:“如此下去,如何能成就大业?”

……

在汉王刘邦进入汉中时,韩信对项羽感到失望,他决定离开楚军,去寻找新的机遇。

“兄弟,你真的要走?”陈武问道。

韩信点点头:“在这里,我的抱负无法施展。”

“那祝你一路顺风。”陈武拍了拍韩信的肩膀。

韩信孤身一人,踏上了前往汉军的道路。

加入汉军后,韩信被安排管理仓库。

“唉,这并非我想要的。”韩信心中郁闷。

一天,韩信与管理仓库的同事马明闲聊起来。

“马兄,你觉得在这汉军中有出头之日吗?”韩信问道。

马明摇摇头:“难啊,咱们就老老实实干活吧。”

韩信不甘心地说:“我韩信岂能如此埋没?”

马明劝道:“兄弟,别想太多,小心惹祸上身。”

然而,命运似乎总是在捉弄韩信。

一次偶然的失误,韩信因犯法被判死罪处以斩刑。

在刑场上,韩信看着周围冷漠的面孔,心中充满了不甘。

“难道我韩信就这样结束了一生?”他仰天长叹。

就在行刑的关键时刻,滕公夏侯婴路过。

韩信昂首说道:“汉王不是想成就统一天下的功业吗?为什么要斩壮士!”

夏侯婴被他的话所吸引,停下了脚步。

“你这小子,何出此言?”夏侯婴问道。

韩信大声说道:“我韩信有满腹的谋略和才华,却无处施展。若汉王真有大志,就不该斩杀我这样的人才!”

夏侯婴仔细打量着韩信,觉得他气宇不凡。

“且慢行刑!”夏侯婴喊道。

他走到韩信面前:“你且说说,你有何谋略?”

韩信滔滔不绝地讲述起来:“如今楚汉相争,局势复杂。汉王若想取胜,当……”

夏侯婴越听越觉得此人不凡,于是决定将他推举给刘邦。

刘邦起初并未在意,但在夏侯婴的再三推荐下,任命韩信为治粟都尉。

“希望这次能有机会一展身手。”韩信暗暗下定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