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多多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两人就这样当着胤禛的面,打闹了起来。胤禛也不管他们继续处理手头的公务。

两人打闹了一会,见胤禛一直在忙,就停了下来。准备告辞了,胤禛见两人准备走,又开口道:“九弟等会,四哥还有事问你。”

胤禟见胤禛的脸色挺严肃的,忙问道:“四哥,有什么很重要的事情吗?”

胤禛道:“若皇阿玛能答应你从商,估计也是会要求你在好好在六部中挑一个好好当差的,不会再任由你像现在这般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了。你先跟四哥说说你想去哪?”

胤禟仔细想了想,后便道:“四哥,若是可以的话,弟弟想去户部,既然弟弟赚的银子要交一部分到户部,那弟弟能自己去看着肯定得自己去看着的。免得那些个蛀虫将爷赚的钱都给借空了。”

胤禛想了想,点点头,道:“爷会试着跟皇阿玛提提,若是皇阿玛问你自己的意思,你也得好好跟皇阿玛说,知道吗?”

胤禟点了点头道:“好,弟弟知道了。”

第二日,下朝,胤禛又独自一人去了乾清宫求见康熙。

乾清宫,胤禛走到守在门口的魏珠身边,道:“劳烦公公替爷通传一声,爷有事求见皇阿玛。”

魏珠见是胤禛倒也没有多说什么就进去通传了,没一会便走了回来请胤禛进去了。

胤禛走进乾清宫,打了个千给康熙请安道:“儿臣给皇阿玛请安。皇阿玛吉祥。”

康熙听到了胤禛的声音,将头从书案中抬起,道:“嗯,起来吧。你这刚下朝就来求见,是有什么事情吗?”

胤禛道:“回皇阿玛的话,儿臣今日来,是九弟托我来与皇阿玛说项。”

康熙闻言,顿时来了兴趣,道:“哦,老九托你来说项,这混小子又做了什么,不敢自己来请罪,还得让你来。”

胤禛道:“皇阿玛,九弟哪有那么混,其实也没什么大事,是最近九弟得到了一个方子,能够做出结实透亮的玻璃,他想开个店铺来售卖。”

康熙一听,这个老九又想着要做生意与民争利,简直是气煞他也,顿时就黑了脸,道:“你趁早让他放弃做生意这个念头,士农工商,商人乃是最下等的,他堂堂阿哥,总是想着做生意,成何体统。”

胤禛听了这话,心中虽然很是不赞同,但是,他知道不能跟康熙硬杠,想了想,道:“皇阿玛,那当初儿臣来找皇阿玛说想开极冰阁时,皇阿玛也没像现今这样反对啊。”

康熙被胤禛的话说的一噎,但还是道:“那怎么能一概而论。”

胤禛知道,康熙那时候同意他开极冰阁还给他撑腰,是因着自己真金白银的每个月都孝敬着康熙的私库。

于是,胤禛便对康熙道:“皇阿玛,这哪有什么不一样的,九弟可是说了,若皇阿玛能够同意,他愿意将玻璃店铺所赚的银子分两成利给皇阿玛您。”

康熙闻言,想要反对的话,重新咽回了嘴里,虽说普天之下,莫非黄土。他作为堂堂帝王,应该是不缺银子的。但是只有他自己知道,银子的重要性,尤其是前些年,各种自然灾害和打仗花费的银两不计其数,国库空虚,若是此时有地震或者有灾害,怕是都要将国库掏空,这胤禟开出的条件让他有些心动。

胤禛说完以后,便一直观察着康熙的表情,见他表情松动,便再接再厉道:“皇阿玛,九弟还说了,若是皇阿玛允许他经商,让他成为皇商,他愿意在交赋税的同时,将自己所有生意都上交两成利给国库。”

胤禛此言一出,康熙那想要拒绝的话更是说不出口了,不过康熙毕竟是一国之君,年少登基到现在经历了许多的风风雨雨,与朝堂上那些老狐狸们斗智斗勇这么多年,自然是不会那么轻易松口的,想要在探一探自己这九儿子的底在哪里。

于是,就见康熙缓缓开口道:“两成利啊,好像少了些,朕考虑一下吧。”

胤禛闻言,便知道,康熙心里已经松动了许多了,于是,便开口道:“皇阿玛若觉得两成利少了,那儿臣去与九弟说说看,三成也并无不可。”

康熙一听,居然这么快就松口,那自己不得在坚持一下,毕竟银子到了国库里,自己若想要在对西北动兵,也能更有底气一些。于是,也没有开口,只是假装在考虑的样子。

胤禛看着眼前的康熙这副德行,不由暗骂一句:老狐狸。不过,面上还是得恭维道:“皇阿玛,这九弟跟儿臣说了,四成利,不能再多了,他说了,他还得养家糊口呢,他那府里大大小小的妻妾都得养着,这妻妾将来还得有孩子,孩子结婚的聘礼嫁妆都得花钱,就他那点子俸禄都不够养活他和他福晋两个人的,他堂堂皇子也不好花福晋的嫁妆。”

康熙听了胤禛的这席话,想了想,便道:“罢了罢了,那就依你所说的,四成不能再少了。”

胤禛听到康熙松口答应了,便道:“皇阿玛既然答应了老九经商的事,不如送佛送到西呗。”

康熙听了这话,便道:“有什么要求,快说。说完赶紧走。”

胤禛闻言,赶忙将自己事先想好的那些要求通通说了出来,道:“皇阿玛既然答应了九弟经商,不若写到圣旨,封九弟为“皇商”呗,这圣旨也不用大张旗鼓的宣纸,儿臣帮您带给九弟就行,若能有个皇商的令牌就更好了。

还有这玻璃店铺,不若皇阿玛帮忙起个店名,顺便赐副字供九弟做成匾额挂在店铺门口呗。”

康熙听了觉得也就是写到圣旨,一个令牌,一副字的事情,便也没有推脱,让一旁的梁九功磨了墨,拿来了空白圣旨,写了封胤禟为皇商的圣旨,盖了玉玺;又让梁九功在书案上铺上了纸,想了想写上了“明镜堂”三个字,盖了私印,交给梁九功,又让梁九功去他的私库取了块上好的玉牌,让梁九功将玉牌以及康熙的御笔亲书的“明镜堂”三个字拿去内务府,让将“明镜堂”三个字做成牌匾,又将玉牌刻上“皇商”二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