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多多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对于李煜来说,“灭吴越”是头等大事,它就如同长在南唐脖子上的一颗肿瘤,一天不切除,南唐就一天不安生。

只不过,这个庞大的战争规划,就如同哪吒一样,李煜日思夜想地在规划、完善,却从来没对人提起,除了刘政咨、陈乔、清风三人之外,李煜打算一直瞒着,瞒到动手的前一刻。

出其不意,制胜关键!

但凡事总会例外,计划赶不上变化,在李煜正犹豫谁来担任“诸军节度使”的时候,一个惊天的消息,由孙晟带来了。

孙晟也被“雪藏”了好久,多日没有亲聆圣听,他几乎怀疑自己被抛弃了,直到刘政咨被召见之后,终于又看到了希望,又恰好惊天消息传来,就立即请求面见皇帝李煜。

这个消息,就是“契丹大举南下,骑兵前锋已经掠过冀州,符彦卿与之鏖战。”

李煜第一反应是“不可能”,再三思索之后,得出的结论仍然是“不可能”!

“孙卿,这份情报是如何传递回来的?信鸽吗?”

“陛下,并非信鸽,是潜伏在汴梁的暗线,通过大唐情报网络传来的。”

“这么说来,这消息并不是一手的。”

孙晟点头,但提醒道:“张永德已经命人前去支援,大将史弘肇陈兵邢州,整个汴梁的氛围十分紧张。”

李煜摆了摆手,说道:“不用紧张,这份情报,至少是十天前的,相信不久之后,就会传来契丹退兵的消息。”

“陛下为何如此笃定?”

李煜一笑,说道:“很简单,耶律璟没这个勇气,也没这个实力,最重要的是,他现在应该是忙着内斗,根本没工夫。”

事实上,正是由于对契丹做出了“战略收缩”的判断,李煜才做出了南唐要“攘外必先安内”的决策。

原因很简单,在某种程度上,契丹仍然属于奴隶制社会,“叛乱仇杀”这种事情自契丹兴起之后,就一直不断,可以说,这个少数民族政权一直都没有形成稳定的政治核心。

辽朝应历九年、后周显德六年、公元959年,五月,辽太宗耶律德光第四子、耶律璟同父异母的弟弟耶律敌烈,伙同萧达干、耶律海思谋反,被镇压后杀害。

紧接着,六月份耶律寿远、太保楚阿发动叛乱,兵败之后,联合耶律璟近侍古哥继续叛乱,最终兵败被杀。

辽朝应历十年,后周显德七年、公元960年,契丹的内部也是极不平静的,七月发生了一次严重的内乱,当时的“北面官”政事令耶律寿远、太保楚阿布等人联合叛乱。

同年十月,耶律李胡、耶律喜等人发动叛乱。

这些叛乱,仅仅是契丹建国之后的冰山一角。

在“内忧不断”的同时,契丹面临的“外患加剧”,事实上,从应历九年开始,耶律璟就逐渐放弃了“南下中原”的战略,开始收缩兵力、休养生息。

因为这一年,郭荣北伐,一口气夺取了三州(宁州、莫州、瀛洲)与三关(益津关、淤口关、瓦桥关),随后的事情,就要回到李煜穿越的时候了。

也就是郭荣病重、撤回汴梁,当年十二月,萧俨奉耶律璟的旨意,前来南唐以马匹交换粮食。

整体上说,契丹现在内部是“一锅粥”的状态,耶律璟断然不会下令南征——

《辽史》记载:若帝不亲征,重臣统兵不下十五万众,三路往还,北京会兵,进以九月,退以十二月,行事次第皆如之。

一般来说,在契丹皇帝亲征的情况下,当年九月到十二月是大举南下的时候,如果耶律璟没工夫,那来的人,肯定不是契丹的大军。

唯一的解释就是,这是一场比较有组织的“小规模抢劫”活动,李煜能够想到的,大概有两股势力。

一个,最有可能的,就是“宫兵”,而且是燕京(北京)地区设置的提辖司,包括弘义宫、长宁宫、永兴宫、积庆宫等十一个军事单位,每个宫的兵力在三、五万之间。

另一个,最有可能的就是“部兵”,当前契丹大概有三十八部,其中,能够快速进入后周地盘的,应该是伯德部,有石烈(营:基本军事单位)六个,大概一万多人。

孙晟说道:“陛下,契丹南下虽然危及汉人政权,可目前情况来说,对我大唐是有利的。”

李煜摇了摇头,说道:“恰恰相反,朕正要……若契丹南下,牵制符彦卿、张永德太多兵力,反而会给赵匡胤有机可乘,淮南压力减小之后,对我们反而不利。”

“那么,陛下有何打算?臣立即去办!”

李煜一怔,随即明白了,孙晟啊孙晟,但愿你以后别让朕失望,还是先敲打一下——

“孙卿,你家中事务处理完毕了?”

孙晟脸一红,立即跪地:“臣有罪,臣辜负圣恩,利益熏心!臣,臣一定……”

“好,知错能改,善莫大焉!你也知道,朕自登基以来,可信可用之人不多。”

“臣……一定……痛改……”

转瞬之间,孙晟鼻涕一把泪一把,弄的李煜有点不好意思了,他让孙晟先起来,然后吩咐了两件不相干的事情。

其一,传递一封密信给平海军节度使陈诲,见信之后,与刘崇谅、张雄、邱邺等人一起看,计划就在其中。

其二,传递一封普通信件给陈诲,这封信,李煜写完之后,直接交给孙晟看了。

孙晟看完,一脸懵逼,开头第一句就是要求“陈诲不准再吃鸽子”!

陈诲爱吃鸽子,是写在稗官野史上的,不知真假。

宋代人郑文宝编写的《南唐近事》中记载:陈诲嗜鸽,驯养千余只。诲自南剑牧拜建州观察使,去郡前一月,群鸽先之富沙,旧所无孑遗矣。又尝因早衙,有一鸽投诲之怀袖中,为鹰鹯所击故也。诲感之,自是不复食鸽矣。

这是两件事,一件是说,陈诲到建州当观察使的时候,他驯养的一千多只鸽子,提前飞到了富沙(治所),另一件事,就是陈诲一天早上去办公,有一只鸽子飞到了他的怀里,一看之下,竟然是被老鹰攻击受伤了。

总归说明,陈诲对训练鸽子是比较有心得的,关键是,这货还喜欢吃鸽子!

不能吃了,鸽子在这个时代,可是宝贵的军事资产之一。

李煜要让陈诲亲自监督,在广东地区筛选优良鸽子品种,成立一支“军鸽部队”,进一步建立起飞鸽传书情报系统。

为什么非要去广东?因为这地方有养鸽子的风俗,品种也比较齐全。

《南越笔记·卷一》记载:广人有放鸽之会。岁五六月,始放鸽……教以清远之东林寺为初场,飞来寺为二场,英德之横石驿为三场……当日归者甲之,次日归者乙之,是为放鸽会。

这种放鸽会,与现在的赛鸽比赛,基本上是一样的。

老子早晚要打过长江去,打过淮河去,打过黄河去,打过永定河去,打到内蒙草原,打到贝加尔湖……这么远的距离,如果单靠传统的“驿站情报系统”,不仅成本高,而且速度慢。

运气再差一点,没等李煜实现“大一统”的梦想,说不定再蹦出来个“x自成”的人物,就因为驿站丢了工作,跟自己玩命。

用信鸽传递消息,一千公里以内,只要做好信鸽调度就行了,存一批、飞一批、送一批,让信鸽不是在路上,就是在天上,提高信息传递的效率。

再说,信鸽才吃多少东西啊!一个字儿,省钱!

孙晟虽然一脸懵逼,但他会毫不犹豫去执行,很多次经验都证明,听皇帝的,没错。

“陛下,臣闻听……和州大捷之后,韩熙载调动大量物资,前去支援李重进,莫非,陛下是打算深入淮河?”

“不错,属实。孙卿,你对这件事,有什么看法?”

“臣以为,当务之急仍在江南,还有就是……荆南方面,也需要陛下关注一下。”

李煜眼神一动,他知道,最后一句话,才是孙晟想说的,难道,荆南出事儿了?自己的情报系统为什么没有汇报?

“孙卿,你知道,朕不喜欢拐弯抹角,也不必猜朕的心思,有话就据实禀报。”

孙晟向是下定了某种决心,说道:“臣近日发现,刘镇抚使在金陵买了好几处大宅子,皇商侯无双也暗中汇报了,说他在银号里存了几十万两……”

李煜静静地听完,脸上没什么表情。

刘镇抚使,就是刘承勋,李煜登基之后,对待自己的心腹并不吝啬,每个都升官了,刘承勋眼下坐镇岳阳、统管江陵,权力也不小。

孙晟之所以知道这件事情,是他自己贪污了不少,于是“投案自首”,把钱送到侯无双开设的银号那里,侯家的钱,约等于李煜的钱。

“好,朕知道了。你去办差吧。”

孙晟走了之后,李煜认真想了这个问题——

不贪不是刘承勋,他现在贪了不少,但能够在金陵买房产、存银柜,说明还是心存芥蒂的。

因为,金陵这点风吹草动,李煜想要查,就一定能查出来,这一招算是投石问路,如果李煜不追究,刘承勋下一步动作会更加大胆。

对待官员贪污,李煜从来没当回事儿。

贪可以,别把命贪没了,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