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4章 一盘大棋
曹春在燕京拜访了近百名山南籍人士。
这里面既有领导干部,更多是各行各业的代表性人物。
无一例外,曹春的拜访,赢得了所有人的交口赞誉。
山南籍在京安家落户的人不少。有些人甚至三代之前就去了燕京的。尽管他们对家乡记忆模糊,甚至从来没来过山南。
但只要曹春说自己是来自山南的,都会受到热烈的欢迎。
因为,他们都知道,自己的根,在山南。
曹春拜访山南籍在京名人,是受陆天明委托的。因此,每见到一个人,他都会主动介绍说自己是受山南县县长陆天明委托,特意看望山南籍在京游子。
人就是这样,活得越好,家乡情结越重。
相反,过得不如意的人,往往都想逃避家乡。
曹春拜访的人,当然都是出人头地有名望的人。对于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人,也没有拜访的必要。
曹春的拜访,收获颇丰。
他在拜访的时候,就拜访到了目前在国际机械制造业排名前三的名人朱忠旺。
朱忠旺从事的是重型机械设备制造产业。他的产品已经遍布全球。现在全球但凡是有点名气的工程,都能看到朱忠旺生产的设备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在拜访过朱忠旺之后,曹春才深切感悟到,自己与陆天明根本就不在一个档次上。
曹春从城关镇副镇长任上被提拔到县招商局局长的位子上。在山南,曹春算得上是有脸有面,很有本事的年轻干部。
他在城关镇副镇长的位子上,为城关镇带来了名利双收。
城关镇引以为豪的企业,无不都是曹春引进来的。
曹春因此而得到时任常务副县长肖科的赏识。
曹春后悔自己在招商局局长的位子上时,怎么就没想到去拜访这些人?
其实,当初陆天明让他随演出团赴京,曹春还很不以为然。直到陆天明拿出一份精心准备好的名单,要求他逐一登门拜访时,他还不明白陆天明的用意在哪。
当然,陆天明没有说出用意。他只要求曹春登门诚恳拜访。
但是,很快,曹春就发现拜访的成效了。
这段时间,至少已经有十来家企业给他打来电话,提出想回山南看看的愿望。
“各位领导,同志们,陆书记要求我发言,我就讲几句。”曹春激动的神色未退,他甚至有些紧张地搓了搓双手。
“到今天我才明白,陆书记给我们下了一盘大棋。”
此言一出,会议室顿时静得连掉一口针的声音都能听到。
曹春深吸一口气,缓缓说道:“我想汇报一下我在燕京的一些情况。陆书记那时候安排我,登门拜访了我们山南籍在京的各界人士。现在,我们已经得到了非常好的反应。简单点说,已经有不少山南籍企业家表示愿意回家乡投资了。”
“我们啊,过去坐井观天惯了。根本没有去想,外面的世界有多大,有多精彩。我想请问在座的各位,谁会想到邀请山南籍的老乡回乡投资创业的?”
曹春激动的神色变得凝重了起来,他长长舒出一口气道:“我相信,我们山南在陆书记的领导下,即将迎来大开发的热潮。”
会议室沉默了有十几秒钟。有人带头鼓掌。
掌声瞬间便热烈起来,经久不息。
陆天明见气氛到了最佳的时候,便摆摆手,示意大家停下鼓掌。
“同志们,刚才我们听取了曹春同志的汇报,我想,各位都应该想到了,我们山南正处在发展最艰难的时期。”
他拿出一份图表扬了扬道:“这是我们衡岳地区各县市区三年以来的Gdp汇总报表。我们山南三年来,一直垫底啊。数据显示,我们距离第一名,整整相差了两倍有余。”
会议室里静默无声。
陆天明的话,戳到了大家的痛处。
在路远没来山南之前,山南一直戴着一顶贫困县的帽子。
这顶帽子的好处是,上级每年都会有不菲的财政转移来山南。
过去山南的干部,不想事,也不干事。毕竟,上级给的贫困县补贴,足以让大家过得很滋润。
然而,干部滋润了,老百姓却苦了。
地方经济的指标,是老百姓幸福生活的晴雨表。过去的山南县,就是一个躺在贫困县帽子余荫里的懒散闲人。
路远通过努力,一举摘掉了贫困县帽子。但是,后果很快便显现了出来。
贫困县帽子摘了之后,过去享受的上级财政补贴跟着便取消了。
没有了上级的财政补贴,山南县很快便出现捉襟见肘的艰难。
路远之后的汪浩,并没有改变这种局面。
“我有时候在想,我们山南的人民是勤劳的人民,我们山南的资源也并非寸草不生。但是为什么,我们会落在别人后面那么远?同志们,同为公仆,别人可以赢得群众的尊重,敬爱,我们为什么不可以?”
“我们山南的干部,也都是诚诚恳恳,任劳任怨的。在座的各位,我看都有一腔热血。我想问问,难道我们愿意永远做个垫底的人?”
“今天的常委会,我们开成了一个扩大会。在此,我想请列席的代表,也讲几句。”
县委常委扩大会议并不多见。让列席人员发言的情况,更是稀少。
常委会议,主要是决定县里一些重大事项的会议。不但重要,而且保密。
人们平常只能从会议过后发布的会议简报里,一窥会议内容。
“现在,请大家用热烈的掌声,邀请我们的魏山魏总发言。”
陆天明说完,眼光去看魏山。他的目光里充满了肯定、信任和赞扬。这不由见惯了大风大浪的魏山,在他的目光注视下也显得有些激动了起来。
“各位领导,我是魏山。”魏山努力平静下去自己的情绪,开口说了第一句话,“我投资山南,说句心里话,与其说是投资环境,不如说是投资人。”
“我打心眼里敬佩陆天明书记。说实话,是他的诚恳,让我产生了回山南投资的想法。我与大家一样,我也是山南人。我的根在山南,今后,我也将与山南同呼吸,共命运。”
“这次,我投资建设的物流园,只是起到了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在此,我要感谢以陆书记为代表的山南各位领导,是你们的支持,信任和鼓励,才让我下定了决心。我魏山今后啊,一辈子都交给山南了。”
掌声又起。这次是陆天明带头鼓掌。
突然,肖平急匆匆进来,在陆天明耳朵边低声说了几句话。
陆天明立即起身,一言不发跟着肖平出去了会议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