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几名参加狙击手比武的战士,并没有因为老a特种兵的几句话而面露激动,反而满脸的凝重与平淡。
50发子弹很多吗?机枪手随便几个长点射就能光,连塞满两个步枪弹匣都不够。
可对于狙击手的来说并不算少,甚至有时训练不过是两三个弹匣,十几发子弹。
如此看来50发子弹似乎并不少,但以上都是在平时训练下的情况,要了解一把新式狙击枪,这点子弹真的不算多。
首先就算枪进行了校准,狙击手真的会拿来就使用吗?
很显然是不会的,不是信任的问题,当过狙击手的都知道,只要不是枪械出问题,自己就会一直使用一把狙击枪。
更是不会将自己的武器随便借给他人使用,就像厨子的刀,木匠的斧,理发师的剪子一样。
在将枪械校准之后还要测试其弹道,每一款枪它的弹道,下坠程度都是不一样的,还有子弹飞行速度的降低,这都是射手要充分考虑的因素。
至于最后就是熟悉其手感,85式狙击枪是半自动步枪,而这款94式狙击步枪却是栓动,会对不熟悉的射手造成一定的不适应感。
要是没有练好,很有可能出现连续扣两下扳机的情况,战场上那稍纵即逝的战机是很容易错过的。
如此看来,50发的子弹只能算勉勉强强的够,那些适应能力不强的射手在此次比武项目中将会相当吃亏。
但这在李宁看来却显得十分正常,神枪手大部分都是跟着大部队,狙击中远距离的目标,而狙击手常常会独自作战。
要求高,是保证他能在战场上活着走下来。
在来到自己的狙击位置后,李宁先是打开狙击枪的维修包,拿出工具开始检测枪械上的螺丝是否拧紧。
旁边代号老狐狸的老a特种兵见状点了点头,至少到目前为止,这名中校首长不像是来凑热闹的,应该是有些实力。
“我要开始射击了”,说着李宁就趴下身子将枪上的支架较好,子弹上膛,瞄准100米处的十字靶心扣动扳机。
只听“噗”的一声,一枚7.62毫米子弹的弹头从枪管中飞出,经过短暂的飞行后命中了十字靶心。
总耗时不过2.5秒,时间短到老狐狸连手中的望远镜还没有举起来呢,靶子便被命中。
“嗯……命中靶子正中心左下方,大于两厘米处,今天方向为东风,风力二级,估计湿度为45%”。
“多谢,我要攻击200米的靶子了,之后每次会增加50米,你注意关注一下子。”
话音未落,李宁再次扣动94式狙击枪的扳机,一发7.62子弹的弹头飞过200米,命中目标。
“这次,正中中心”。
噗,砰,噗,噗,砰……
“整个射击场上枪声环绕,81式自动步枪,85式狙击步枪,94式狙击步枪这三款分别代表着曾经,现在,未来的经典枪械在此竞相盛举。
现在神枪手比武项目已经完成初选,恭喜138名官兵成功晋级,现在全场休息15分钟,9点准时开始进行……”
听到广播里传来全场休息这4个字,李宁从地上爬了起来,拍了拍身上那股存在的灰尘,拿起旁边的水壶,简单补充了一下子水分便开始思考刚刚获得的数据。
94式狙击步枪自己已经有两年多的时间没有碰过了,很多感觉已经消失,记忆变得模糊,更别说这款狙击步枪还经过了不少的改进。
举个例子,自己当初在利剑测试原型枪的时候,枪管长度仅为620毫米,普通弹药的弹头初速大约为每秒800米左右,100米处射击精度为1 moA。
现在经过自己目测,最关键的枪管至少增加了100毫米,初速不大清楚,但可以肯定的是绝对有提升了,并且提升的还不小,100米处射击精度为0.8 moA~0.65moA。
也正因此,它已然称得上是一把新枪,弹道性能早已发生了变化,需要自己重新适应,好在两者有一定的联系,李宁适应起来会稍微容易些。
“首长,您的枪法可是真牛啊!800米外的目标一打一个准,而且几乎都打在七环以内,我能冒昧的问一下,您曾经是一名经验丰富的狙击手吗?”
老狐狸已经被眼前这名中校军官的枪法所折服,他18岁当兵,第2年因为立功提前转了士官,并且在20岁的那年接触到了狙击手这个职业。
很快就被其所吸引,即使被人称作为神枪手中的神枪手,但他依旧努力寻找狙击手相关的书籍。
直到两年前,他23岁,以2期士官的身份进入了a大队,在这里引以为傲的天赋变得平庸,任何一名狙击手,甚至是观察手实力都要盖过他。
好在a大队这个大家庭里自己强不值得炫耀,因为谁都强,可让别人也强起来那才叫能力,在经过一年多的魔鬼训练后,成功担任了一支精锐小队的观察手。
这倒没什么怨言,因为作为他的搭档,也是老师,绰号为鹰眼的老兵是整个老a中实力水平排进前五的高手,更是容易过两次一等功,连大队长见了都要递烟的程度。
现在他却见到了一名实力远超自己老师的首长,能不惊讶才怪呢。
“什么经验丰富的狙击手,我就是枪法准了一点点,经验比一般人要多了一点点,至于这把枪用的好,那是因为我以前试验过这款武器,当时打了上千发子弹,肩膀疼了三四天,直到半个月后在痊愈。”
“您可别说笑了!实话跟您说吧!我们这支部队是全国兵源最好的一支部队,狙击水平能超过您的估计没有,大多数就只能占平”。
老狐狸一听李宁的自嘲瞬间肃然起敬,他也见过很多领导,并且还是特种兵,察言观色的能力几乎是拉满了,能够肯定李宁说的话并不是为了好听,而是发自于内心的看法。
这样的老兵绝对有一大串故事,甚至有些连袁队长来了,都要肃然起敬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