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高,还在为文利村那边的事情伤神吗?”家中,周志高正在翻看资料,刘晓雅来到其身后,为其轻轻揉搓着太阳穴。
“龙国很大很大,在这里有很好的人,也有很恶的畜生,我们只需要做好自己便可。”
“文利村这样的情况,全国各地都有,有时候一个村支书比市长还要厉害,他们完全掌控着自己的村庄,村民在他们的眼里,就是他们可以随意揉捏的对象。”
“什么土地规划,什么补贴,完全由他们说了算,所以才导致了被查到的村支书,一个比一个可恶,没有必要为了那些东西生气,但我们可以清理这些垃圾人。”
周志高微微一笑,听着老婆说的话,他感觉心情好了不少。
确实,有时候没有必要去考虑太多,只要跟着自己的心走就成,多愁善感解决不了问题。
日子还得一天天过,路还得一步步走。
查贪腐的问题,从来不是一天两天的小事,而是一个长久不懈的大难题。
今天你抓捕了一批,明天又会冒出来的垃圾人,他们甚至会比上一批被清理的腐败分子更可恶。
抓住刘晓雅的手,周志高轻声说道,“晓雅,我确实有点操之过急了,明明这不是能彻底的事,想让每一个同志都只为人民服务,而没有任何私心,断然不可能。”
“每个人都有着不同的性格,有着不同的想法和欲望,预防和可控才是我应该做的。”
“就像人民群众中也有好人和坏人,有助人为乐的好市民,有碰瓷、占座、偷盗乃至杀人的不良市民和暴徒。”
“倒是我有些钻牛角尖了,谢谢你,晓雅。”
听到周志高说谢谢,刘晓雅在周志高腰间掐了一下,没好气的说,“和我还说谢谢,是当我不掐你吗?”
“今天惩罚你在下面,我要翻身做女王,哼!”
周志高笑着答应,将资料处理完毕,周志高和刘晓雅洗浴休息,后面又去清洗了一次身体,为了长久的健康,这是很有必要的一件事。
夫妻俩必须注意卫生,才不会被一些病毒给盯上。
周志高将最后一份举报材料归档时,窗外的晨光正刺破云层。
手机突然震动,是俞九襄发来的消息:“周书记,力远电池厂老板试图偷渡出境,已在机场截获。”他捏了捏发酸的鼻梁,回复道:“连夜审讯,重点查和当地官员的往来记录。”
记者招待会现场,闪光灯将主席台照得亮如白昼。
周志高展开一份文件,文利村村民体检报告上的红色批注格外刺眼:“237人重金属超标,12名儿童确诊肾炎。”
他的声音像冰锥般刺破喧闹,“这不是天灾,是人祸!是某些人用百姓的命换钞票!”
台下突然站起一名记者:“周书记,匿名举报真能保证安全吗?会不会石沉大海?”
周志高冷笑一声,身后屏幕切换成动态数据图:“自开通举报热线,48小时内收到1376条线索,已成立12个专项调查组。”
他举起一份文件,“这位举报某街道办主任的市民,今早我们已查实其贪污受贿证据。”
散会后,周志高的手机接连弹出消息。
安晴发来紧急报告:“周书记,文利村会计被人袭击,送医抢救中。”
他猛地攥紧拳头,指甲在掌心掐出月牙形的血痕。
这时,张远山的电话打了进来:“志高,省纪委查到邻县副县长与力远电池厂存在利益输送,涉及金额超千万!”
深夜的医院走廊,消毒水的气味刺鼻。
周志高站在手术室门口,听着里面传来的仪器滴答声。
俞九襄快步走来,警服上沾着泥渍:“袭击现场发现村委会副主任的指纹,他已经畏罪潜逃。”
周志高盯着走廊尽头的手术中红灯,一字一顿道:“通知全省布控,活要见人,死要见尸。”
手术室的灯终于熄灭,医生摘下口罩:“命保住了,但右手可能残疾。”
周志高走进病房,会计躺在病床上,缠着绷带的手艰难地比划着写字的动作。
刘晓雅递来本子和笔,老人颤抖着写下:“扶贫款...还有...电子账本...在...云盘...”
三天后的凌晨,周志高的办公室依旧亮着灯。
安晴举着平板电脑冲进来:“周书记,我们破解了云盘!里面不仅有文利村的贪污记录,还有全市二十多个村庄的问题线索!”
屏幕上,密密麻麻的转账记录令人触目惊心,其中一笔三百万的款项,收款方赫然是现任市农业局副局长。
周志高拨通张远山的电话:“张书记,看来我们要打一场大仗了。”
他望向窗外渐亮的天空,“这些蛀虫,把黑手伸向了最底层的百姓,必须连根拔起。”
挂掉电话后,他立刻召开紧急会议,全市纪检、公安、审计部门负责人连夜集结。
抓捕行动在黎明前展开。
当特警踹开农业局副局长家门时,对方正抱着装满现金的行李箱准备逃跑。
在他的书房暗格里,调查组搜出了与各地村支书的合影,每张照片背后都标注着受贿金额。
与此同时,各地传来捷报:参与文利村排污的企业负责人全部落网,外逃的村委会副主任在边境被抓获。
一个月后,文利村举行了一场特殊的大会。
周志高站在临时搭建的主席台上,身后的大屏幕循环播放着案件查处过程。
台下,村民们举着“还我青山绿水”“感谢青天大老爷”的横幅。
会计坐着轮椅也来了,他颤抖着将一个U盘递给周志高:“周书记,这是所有证据,现在我终于能睡个安稳觉了。”
周志高接过U盘,对着话筒大声说道:“今天,力远电池厂将被永久关停,所有污染的河道将全面治理!”
他的目光扫过台下每一张面孔,“我向大家承诺,只要我还在这个位置上一天,就绝不会让这样的事情再次发生!”
散会后,周志高在村里转悠。
清澈的河水重新流淌,孩子们在岸边嬉笑玩耍。
一位老奶奶颤巍巍地递来一个红薯:“周书记,尝尝,这是自家种的。”
他接过红薯,咬了一口,香甜的滋味直抵心间。
远处,新的污水处理厂正在施工,挖掘机的轰鸣声,仿佛是这片土地重生的号角。
“老婆婆,这红薯真好吃,正好我家洛汐正长身体,吃点红薯对她好,能卖我百十来斤吗?”周志高询问。
老奶奶猛摇头,说道,“不卖!周书记你要多少,我让我儿子给你送到家里。”
“一点红薯而已不值钱,你为我们解决了饮水的大问题,我们都特别感激你。”
周志高笑着摇头,“老婆婆,你这是想让我犯纪律啊,要是这样的话,这红薯我也不能再吃了。”
最后,周志高买了一百斤红薯,全部是老奶奶儿子亲自挑选品相最好的。
而且周志高还给收入比较低的村民支招,怎么去市里做点小买卖,比如烤红薯,烤玉米之类。
阳市规划了地摊文化,城管只会帮助大家出摊,绝不会出现狗仗人势围追堵打的禽兽之事。
一个城市上下一心才能更好,经济会得到发展,违法乱纪事件也会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