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多多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多多书院 > 其他类型 > 花若盛开 > 第650章 京城来信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容珏和小远是吃的赞不绝口,两个人胃口又好,吃了一块又一块。两小只也是吃的一嘴奶油。珍珠和姜云起,也是连着吃了好几块。

姜云起发现,花蕾特别会做新鲜的吃食,味道还是特别的好。不仅孩子喜欢,就连他这个大人也喜欢。

众人正在院子里吃的高兴的时候,容瑾从官驿取回来了上京城的来信,把花满城写的信递到了花蕾的手里。

又把平阳侯府给姜云起的信给了姜云起。他手上还有两封来信。一封是裴老侯爷送过来的,一封是承德州的如意送过来的。

花蕾拿着自己的信回了书房,花满城的信很厚,信上说,自家荒山上的油桐,今年已经采摘了不少的油桐籽。

今年也已经榨油了,榨出来的桐油,还制作了不少的油布和雨衣,不过,今年来不及送过来了,要等明年开春再送过来。

因为花蕾上交油布有功,盛武帝也并没有收回花蕾手里的使用权。不仅允许她自己油榨,制作油布,雨衣什么的售卖给百姓。

而且今年兵部原材料不够的时候,还问自家采买了不少的油桐籽和桐油,油布等提供给军队。所以,今年家里剩下的不少的桐油,都直接售卖给工部了。

所以,就今年,自家靠着花果山上的油桐树就赚了一大笔银子。而且这几年也顶格供应给太医院顶格供应了红薯酒后,庄子上的红薯酒的酿酒坊花蕾又扩大了规模。

而且花果山上的葡萄经过这几年的精心栽培,现在每到秋季,采摘的葡萄也已经有很多了,家里也成立了一个葡萄酒的酿酒坊,专门制作葡萄酒。

种植的药材,有些也已经可以收获了,不过遗憾的是,本来也是想售卖给太医院的。不过,太医院自己种植的药材足够他们自己用。

所以对于程林盛的上门兜售,还是很委婉的拒绝了,没办法,程林盛只能又去网罗了太医院退下来的老师傅,自己专门成立了一个药材的炮制坊,专门炮制花果山上的药材,售卖给其他的药铺。

药材的采摘炮制,现在都是程林盛在负责,他本来也跟着倪祖父学了很长时间的草药采摘炮制的方法。

他和倪大丫的宅子离小学堂不远。现在的小学堂又扩招了,现在已经有一百三四十个学生了。除了花满城和原来的张夫子,花满城又请了两位夫子回来。

倪大丫现在如愿的做了小学堂的厨娘,和原来的李厨娘两个一起负责小学堂的厨房,她还兼管着小学堂的收支账务的事情。

而墨宝也已经进了小学堂,现在已经进入了小班学习了。墨宝的妹妹雪宝则是每天跟着云思婉,做了小学堂的编外学生。

而云氏也早已经调理好身体,在学堂里开辟了一个女学班,教授女娃普通的认字,算术,还有女工。现在小学堂的女娃也已经有二十几个人了。

这几年,小学堂一直保持着收支平衡的状态,有时候还小有盈余。不过,盈余的部分,花满城也按照花蕾意思,没有收回,而是又把它分成两部分,反馈于学堂。

一部分当成奖学金,奖励给学业优异的学子,免除他们的学杂费。另一部分当成扶助金,每年免费招收残疾退役士兵的孩子,让他们一样的入学堂学习。

自从实行这个方案后,学堂里的学习气氛提高了很多。学子之间也形成了良好的学习氛围。而花记学堂也越来越受到庄户们的称道。

这两年,附近的村民,很多都来询问,想把自家的孩子送到到花记学堂学习。花满城也正在考虑这件事的可行性。

而当年花蕾离开上京城前和侯府一起购买的几座荒山,因为花蕾提前统筹规划好,大方向就是跟着盛武帝的喜好走。

所以,每个盆地,都种植盛武帝的新欢,油菜。每个山坡上,都留着向阳面,种植盛武帝的旧爱,玉米。

所以一切都很顺利,让花蕾不要担心,顺便,在信中,花满城夫妇也问了一些锦年的境况。还有花蕾自己的事情。

看完花满城十几页的信纸,花蕾很开心,家里一切都好,那就是最好的了,把信给了小远,看了一遍,花蕾也提笔开始给花满城夫妇回信。

年底,是肯定到不了上京城了,不过,也没急事,花蕾并不急。仔细的回答了自己父母信里的问题,也把自己在漠北的情况挑着一些说了。

又让小远自己也回了一封信,两份信纸全部装到了一个大信封里,等过几天,再送去官驿。

容瑾看完信后,也把两封信递给了花蕾,花蕾认真的看了一下,笑着问容瑾道。

“如意姐信里说,大姐夫可能要回京了,任职工部右侍郎吗?”

“嗯,应该差不多了。如果不出问题的话,说不定吏部已经下任职通知书了。”容瑾点头道。

“祖父出手的?”花蕾疑惑道。按道理,唐元成应该还要一年后才能回京,现在却提前一年要直接升职任工部右侍郎。

“也不算我们出手,就是帮了点小忙,大姐夫回来的话,按照正常来说,也应该是右侍郎的位置。

只不过,提早了一年,大姐夫和大姐都急着调回上京城,这次工部右侍郎突然丁忧,所以祖父活动了一下。

去圣上边上敲了敲边鼓,加上大姐夫能力确实不错。所以提前让大姐夫递补上了右侍郎这个空缺。”容瑾笑道。

“这下大姐开心了。”花蕾笑道,“虽然说迟早会回上京城,但是能提前回来,也是一件好事。”

“嗯,是的。大姐跟着大姐夫,吃了不少的苦,大姐夫从七品的县令做起,一步一步,能走到今天,除了大姐夫自身的能力,大姐也是功不可没。

好在大姐夫也是个有心的,大姐的付出,他也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两个人现在也过的挺好的。大姐婆家以前虽然低微贫寒,但是全家人品格心性都非常的不错。